一种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和代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082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和代步车。包括车体,与车体连接的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闭环结构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转轴;所述车杆的末端嵌入车体内,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车体内设有与转轴连接的转向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转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和代步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代步车控制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和代步车。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以及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轻便及环保的交通工具。电动的代步车由于其携带方便、环保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人们短途出行首选代步工具。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特别是的一线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会使用代步车作为代步工具。现有的电动代步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车体上具有一个操作杆,使用者站在电动代步车的脚踏平台上对操作杆进行操作,从而前进、后退及停止,这样的控制也称“手控”。另一种是车体由两部分组成,左部分和右部分之间通过转动机构实现相互转动,从而实现“脚控”。专利文献CN203032854U于2013年7月3日公开了一种代步车转向用电位器连接结构,起包括轴承座、转轴、电器盒及电位器,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中间轴向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适配有弹性连接体,所述弹性连接体中间轴向设有连接孔,所述电位器上设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适配在连接孔内。通过弹性连接体来连接转轴和电位器上的调节轴,可有效减少震动,避免车子震动影响电位器的电阻值。现有的代步车的转向结构一般通过转轴两侧的双弹簧提供车杆的回弹力,结构较为复杂,且弹性结构不可避免存在钟摆式震荡效应,车杆在回弹的时候会有轻微的往复摆动,影响代步车的转向性能。另外,现有车杆控制的代步车与车体采用的是分离结构,车杆固定在代步车车体前端位置,可靠性较低,长期使用,车杆容易脱落或转向不灵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代步车转向性能的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和代步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包括车体,与车体连接的车杆;所述车体上设有闭环结构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转轴;所述车杆的末端嵌入车体内,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车体内设有与转轴连接的转向组件。进一步的,所述车杆末端设有矩形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四个角部位置设有弧形过渡面;所述固定槽为矩形通槽,贯穿所述车体;其四个角部位置也设有弧形的过渡面。矩形的连接块和矩形的、通槽形式的固定槽配合,能有效抑制车杆横向摆动,提高车杆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代步车车速的滑动可变电位器;所述滑动可变电位器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滑槽;以及与滑槽对应的、设置在连接块内的滑块。现有技术均采用摇摆、旋转方式来控制代步车的车速及前进、后退的方向,操纵杆较差。本技术方案创造性采用了平推的方式来控制车速,利用车杆前进、后退的位移量跟车速挂钩,达到控制车速的目的,更符合人类的感知,操纵感更强。另外滑块和滑槽的配合方式还实现了将车杆和转轴咬合,使得转轴可以随车杆横向转动,实现转向控制的功能,一举两得。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前端设有弧形槽壁,与车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壁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向组件嵌入固定在安装孔内,并与转轴可转动连接。此为一种转向组件外置的实施方式,即可转向组件安装固定在固定槽内,方便检修拆卸。进一步的,所述转向组件包括同轴连接的固定部、检测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嵌入安装孔内;所述固定部外部为带倒角的矩形,与安装孔形状适配;内部为与转轴适配的圆形中空结构;所述连接部为中空的圆柱体;其直径大于转轴;连接部中空的内部与检测部连接的一端设有环形的定位部;所述检测部外径大于固定部和连接部;其内部设有检测转轴旋转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转轴贯穿固定部、检测部和连接部;所述转轴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车杆的末端接触定位;另一端嵌入连接部内,并与定位部接触定位。三段式的转向组件结构,且转轴同时贯穿这三个组件,可以让转轴与转向组件之间有更多的接触面积,提高转轴的固定强度,以及转向检测的精度。而固定部内圆外方的结构形式能实现转向结构的自锁安装,防止转向组件随转轴转动。而检测部外径大,固定部和连接部外径小,在套入转轴的时候可以将转向组件卡死在固定槽的槽壁与车杆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端部设有照明灯具。固定部端部即为弧形槽壁的端部,其外凸于车体前端,位于整个代步车最前端的位置,在此位置安装照明灯具可以提升照明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车杆的末端与固定槽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一圆台;所述固定槽槽壁设有与第一圆台对应的第二圆台。第一圆台对应的第二圆台配合,车杆在转轴上滑动的时候难免与固定槽的槽壁碰撞,第一圆台对应的第二圆台配合,能在碰撞的时候缓冲应力,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转向组件设置在车体内部;所述转轴穿透固定槽的槽壁与转向组件连接。转向组件设置在车体内部,固定槽的尺寸可以适当减小,让车体看起来更完整。另外,转向组件在车体内相对密封处理,不易受到外部异物侵蚀,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车杆末端设有矩形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四个角部位置设有弧形过渡面;所述固定槽为矩形通槽,贯穿所述车体;其四个角部位置也设有弧形的过渡面;所述固定槽前端设有弧形槽壁,与车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壁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向组件包括同轴连接的固定部、检测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嵌入安装孔内;所述固定部外部为带倒角的矩形,与安装孔形状适配;内部为与转轴适配的圆形中空结构;所述连接部为中空的圆柱体;其直径大于转轴;连接部中空的内部与检测部连接的一端设有环形的定位部;所述检测部外径大于固定部和连接部;其内部设有检测转轴旋转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转轴贯穿固定部、检测部和连接部;所述转轴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车杆的末端接触定位;另一端嵌入连接部内,并与定位部接触定位;所述连接块与固定槽相对的一面设有第一圆台;所述固定槽末端的槽壁设有与第一圆台对应的第二圆台;所述转轴贯穿所述第一圆台和第二圆台。进一步的,所述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代步车车速的滑动可变电位器;所述滑动可变电位器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滑槽;以及与滑槽对应的、设置在连接块内的滑块。本技术方案创造性采用了平推的方式来控制车速,利用车杆前进、后退的位移量跟车速挂钩,达到控制车速的目的,更符合人类的感知,操纵感更强。另外滑块和滑槽的配合方式还实现了将车杆和转轴咬合,使得转轴可以随车杆横向转动,实现转向控制的功能,一举两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代步车,其包括本专利技术任一所述的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现有技术的车杆是直接固定在车体前端,长期使用容易脱落,且车杆在前端位置,各种磕碰在所难免,与车杆联动的转向部件也会受到冲击松动,容易造成转向失灵,稳定性差。本专利技术采用在车体上设置闭环结构的固定槽,而车杆是嵌入到固定槽内固定,即车杆末端是嵌入到车体内部的,被车体完全包裹固定,固定强度有明显提高。且车杆内置,不易受到外力破坏干扰,转向组件也能得到更好保护,有利于提高转向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第一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第二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向组件第一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和代步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包括车体,与车体连接的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闭环结构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转轴;所述车杆的末端嵌入车体内,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车体内设有与转轴连接的转向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包括车体,与车体连接的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设有闭环结构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转轴;所述车杆的末端嵌入车体内,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车体内设有与转轴连接的转向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杆末端设有矩形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四个角部位置设有弧形过渡面;所述固定槽为矩形通槽,贯穿所述车体;其四个角部位置也设有弧形的过渡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代步车车速的滑动可变电位器;所述滑动可变电位器包括设置在转轴上的滑槽;以及与滑槽对应的、设置在连接块内的滑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前端设有弧形槽壁,与车体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槽壁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向组件嵌入固定在安装孔内,并与转轴可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括同轴连接的固定部、检测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嵌入安装孔内;所述固定部外部为带倒角的矩形,与安装孔形状适配;内部为与转轴适配的圆形中空结构;所述连接部为中空的圆柱体;其直径大于转轴;连接部中空的内部与检测部连接的一端设有环形的定位部;所述检测部外径大于固定部和连接部;其内部设有检测转轴旋转的角度传感器;所述转轴贯穿固定部、检测部和连接部;所述转轴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车杆的末端接触定位;另一端嵌入连接部内,并与定位部接触定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代步车滑动操控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越智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