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悬置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257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40
一种发动机悬置拉杆,包括扁管、通孔、第一加强筋、凸板、连接臂、外骨架、胶体、保护套、第一镂空、内管、第二镂空、折叠罩、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连接臂右端设有外骨架,外骨架内设有胶体,胶体内右端设有第一镂空,胶体内左端设有保护套,保护套内安装内管,保护套前后两端伸出外骨架外,胶体内左端设有第二镂空,第二镂空和保护套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悬置拉杆结构合理,能实现汽车动力总成产生振动的衰减。

An engine mounting rod

An engine mount rod, including a flat tube, a through hole, a first reinforcement, a convex plate, a connecting arm, an outer skeleton, a colloid, a protective sleeve, a first hollow out, a inner tube, a second hollow out, a folding cover, a second reinforcing bar, and a third reinforcement,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an outer skeleton, a colloid inside the outer skeleton, and a colloid inside the right end. There are first hollowed out, the inner side of the colloid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sleeve, the inner pipe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protective sleeve,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protective sleeve is extended out of the outer frame. The inner left end of the colloi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hollow out, second hollow out and a protective sleeve connected. The advantag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suspended rod is reasonable and the vibration attenuation of the automobile power assembly can b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悬置拉杆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拉杆,属于汽车配件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数量不断地增多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整车的设计成本预算要求也越来越低,可是人们对整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更加优化的设计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之一。由于发动机悬置拉杆设计结构不够合理,使得在汽车高速转弯时,汽车产生的振动幅度比较大,汽车的车型乘坐舒适性值差,即舒适性较差。为了解决上述困难,需要开发一款悬置拉杆结构合理,能实现汽车动力总成产生振动的衰减的一种发动机悬置拉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拉杆。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发动机悬置拉杆设计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悬置拉杆,包括扁管、通孔、第一加强筋、凸板、连接臂、外骨架、胶体、保护套、第一镂空、内管、第二镂空、折叠罩、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连接臂右端设有外骨架,外骨架内设有胶体,胶体内右端设有第一镂空,胶体内左端设有保护套,保护套内安装内管,保护套前后两端伸出外骨架外,胶体内左端设有第二镂空,第二镂空和保护套相连,外骨架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第三加强筋,外骨架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折叠罩,折叠罩将保护套和内管笼罩在内,连接臂前侧和后侧各设有第一加强筋,连接臂的左端顶部和底部各设有凸板,凸板上设有扁管,扁管内设有通孔,连接臂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保护套的长度和内管长度相同。所述外骨架、连接臂、凸板、保护套均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折叠罩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胶体为软橡胶布。本技术的优点是:连接臂、外骨架和凸板经过注橡机的硫化作用连接在一起,胶体通过注橡机的硫化作用连接在外骨架内;内管与汽车悬置总成连接,在高速转弯时,汽车发动机悬置拉杆靠胶体的扭转作用,实现汽车动力总成所产生振动的衰减,该振动会传递到汽车车身内;第一镂空和第二镂空既节省了原材料,又能减小胶体在发生扭转作用时的应力,并将产生的热量从第一镂空和第二镂空中散到空气中;折叠罩为柔性折叠罩,将折叠罩的另一端连接在悬置总成上,折叠罩也能化解汽车动力总成所产生振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扁管2、通孔3、第一加强筋4、凸板5、连接臂6、外骨架7、胶体8、保护套9、第一镂空10、内管11、第二镂空12、折叠罩13、第二加强筋14、第三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一种发动机悬置拉杆,包括扁管1、通孔2、第一加强筋3、凸板4、连接臂5、外骨架6、胶体7、保护套8、第一镂空9、内管10、第二镂空11和折叠罩12,所述连接臂5右端设有外骨架6,外骨架6内设有胶体7,胶体7内右端设有第一镂空9,连接臂5、外骨架6和凸板4经过注橡机的硫化作用连接在一起,胶体7通过注橡机的硫化作用连接在外骨架6内;内管10与汽车悬置总成连接,在高速转弯时,汽车发动机悬置拉杆靠胶体7的扭转作用,实现汽车动力总成所产生振动的衰减,该振动会传递到汽车车身内;胶体7内左端设有保护套8,保护套8内安装内管10,保护套8前后两端伸出外骨架6外,胶体7内左端设有第二镂空11,第二镂空11和保护套8相连,保护套8通过注橡机的硫化作用连接在胶体7内;第一镂空9和第二镂空11既节省了原材料,又能减小胶体7在发生扭转作用时的应力,并将产生的热量从第一镂空9和第二镂空11中散到空气中;外骨架6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第三加强筋14,外骨架6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折叠罩12,折叠罩12将保护套8和内管10笼罩在内,折叠罩12为柔性折叠罩12,将折叠罩12的另一端连接在悬置总成上,折叠罩12也能化解汽车动力总成所产生振动,连接臂5前侧和后侧各设有第一加强筋3,连接臂5的左端顶部和底部各设有凸板4,凸板4上设有扁管1,扁管1内设有通孔2,连接臂5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第二加强筋13,保护套8的长度和内管10长度相同,外骨架6、连接臂5、凸板4、保护套8均为橡胶材料制成,折叠罩12为橡胶材料制成,胶体7为软橡胶布。本技术使用方法:连接臂5、外骨架6和凸板4经过注橡机的硫化作用连接在一起,胶体7通过注橡机的硫化作用连接在外骨架6内;内管10与汽车悬置总成连接,在高速转弯时,汽车发动机悬置拉杆靠胶体7的扭转作用,实现汽车动力总成所产生振动的衰减,该振动会传递到汽车车身内;第一镂空9和第二镂空11既节省了原材料,又能减小胶体7在发生扭转作用时的应力,并将产生的热量从第一镂空9和第二镂空11中散到空气中;折叠罩12为柔性折叠罩12,将折叠罩12的另一端连接在悬置总成上,折叠罩12也能化解汽车动力总成所产生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悬置拉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悬置拉杆,包括扁管(1)、通孔(2)、第一加强筋(3)、凸板(4)、连接臂(5)、外骨架(6)、胶体(7)、保护套(8)、第一镂空(9)、内管(10)、第二镂空(11)和折叠罩(1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臂(5)右端设有外骨架(6),外骨架(6)内设有胶体(7),胶体(7)内右端设有第一镂空(9),胶体(7)内左端设有保护套(8),保护套(8)内安装内管(10),保护套(8)前后两端伸出外骨架(6)外,胶体(7)内左端设有第二镂空(11),第二镂空(11)和保护套(8)相连,外骨架(6)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第三加强筋(14),外骨架(6)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折叠罩(12),折叠罩(12)将保护套(8)和内管(10)笼罩在内,连接臂(5)前侧和后侧各设有第一加强筋(3),连接臂(5)的左端顶部和底部各设有凸板(4),凸板(4)上设有扁管(1),扁管(1)内设有通孔(2),连接臂(5)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第二加强筋(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悬置拉杆,包括扁管(1)、通孔(2)、第一加强筋(3)、凸板(4)、连接臂(5)、外骨架(6)、胶体(7)、保护套(8)、第一镂空(9)、内管(10)、第二镂空(11)和折叠罩(1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臂(5)右端设有外骨架(6),外骨架(6)内设有胶体(7),胶体(7)内右端设有第一镂空(9),胶体(7)内左端设有保护套(8),保护套(8)内安装内管(10),保护套(8)前后两端伸出外骨架(6)外,胶体(7)内左端设有第二镂空(11),第二镂空(11)和保护套(8)相连,外骨架(6)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第三加强筋(14),外骨架(6)的前侧和后侧各设有折叠罩(12),折叠罩(12)将保护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欢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合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