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前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509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2:12
提供一种前叉,所述前叉减轻了臂型的前叉的簧下重量并且可使刚性适当,此外,能够提高外观性。前摆臂(12)具有左右一对的臂部(12c)和将左右的臂部(12c)连接成一体的桥接部(12d),在臂部(12c)上设置有第1切挖孔(12h)、第2切挖孔(12j)以及第3切挖孔(12p),第1切挖孔(12h)、第2切挖孔(12j)以及第3切挖孔(12p)被以露出于臂部(12c)的外侧面(12e)的方式设置的反射体(141)从外侧覆盖。

The front fork of a saddle vehicle

A front fork is provided, which reduces the spring weight of the front fork of the arm type and makes the rigidity suitable, and also improves the appearance. The front arm (12) has a right and left arm (12c) and a bridging part (12D) connected to the left and right arm (12c). On the arm (12c), there are first cutting holes (12h), second cutting holes (12j), and third cutting holes (12p), first cutting holes (12h), second cutting holes (12j), and third cutting holes (12p) being exposed out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arm (12c). The reflector (141) arranged in (12e) way is covered from outs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鞍乘型车辆的前叉
本专利技术涉及鞍乘型车辆的前叉。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支承前轮的前叉,公知有侧视观察时朝向下方逐渐变细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前叉是臂型的前叉,因此与例如伸缩型的前叉相比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轻量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14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即使在使用臂型的前叉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相对于前轮的凹凸的跟随性,希望实现前叉的进一步轻量化,减轻簧下重量,但是,例如,若为了轻量化而将材料切挖,有时会损害外观性。并且,在臂型的前叉中,存在刚性升高的趋势,因此,需要考虑设定成适当的刚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叉,减轻了臂型的前叉的簧下重量并且可使刚性适当,此外,能够提高外观性。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说明书中包括2015年9月25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5-188547的全部内容。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叉,所述鞍乘型车辆具有:手把转向轴(61),其通过手把(21)而被操作;主车架(62),其将所述手把转向轴(61)支承为能够转动;前轮转向轴(12a),其被配置于所述手把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鞍乘型车辆的前叉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叉,所述鞍乘型车辆具有:手把转向轴(61),其通过手把(21)而被操作;主车架(62),其将所述手把转向轴(61)支承为能够转动;前轮转向轴(12a),其被配置于所述手把转向轴(61)的前方,对前轮(13)进行转向;叉支承部(68),其将所述前轮转向轴(12a)支承为能够转动;连杆部件(66、67),其将所述主车架(62)和所述叉支承部(68)连结成能够摆动;以及缓冲器(69),其架设于所述主车架(62)和所述连杆部件(66、67),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前叉在上部具有所述前轮转向轴(12a),并且在下端部对所述前轮(13)进行轴支承,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前叉的特征在于,所述前叉(1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25 JP 2015-188547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前叉,所述鞍乘型车辆具有:手把转向轴(61),其通过手把(21)而被操作;主车架(62),其将所述手把转向轴(61)支承为能够转动;前轮转向轴(12a),其被配置于所述手把转向轴(61)的前方,对前轮(13)进行转向;叉支承部(68),其将所述前轮转向轴(12a)支承为能够转动;连杆部件(66、67),其将所述主车架(62)和所述叉支承部(68)连结成能够摆动;以及缓冲器(69),其架设于所述主车架(62)和所述连杆部件(66、67),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前叉在上部具有所述前轮转向轴(12a),并且在下端部对所述前轮(13)进行轴支承,所述鞍乘型车辆的前叉的特征在于,所述前叉(12)具有左右一对臂部(12c)和将所述左右的臂部(12c)连接成一体的桥接部(12d),在所述臂部(12c)上设置有切挖孔(12h、12j、12p),所述切挖孔(12h、12j、12p)被以露出于所述臂部(12c)的外侧面的方式设置的罩部件(141)从外侧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部件(141)被设置于形成在所述臂部(12c)的外侧面上的凹部(12f)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罩部件是使来自车辆侧方的光反射的反射体(141),所述反射体(141)具有沿着所述臂部(12c)的外形的形状,所述反射体(141)的至少一部分在侧视观察时与安装于所述前轮(13)上的制动盘(64a)以及所述前轮(13)所具有的车轮(13b)重合。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原直树藤田昌之多湖贤司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