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及自动变速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4498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8:31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自动变速器(1),其特征在于,是在变速器壳体(2)内配设有包含旋转元件的变速机构(30),用以控制变速机构(30)的阀体(100),和用以对阀体(100)进行电子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200)的自动变速器(1),电子控制单元(200)以其内周面沿变速机构(30)的外周面在周向延伸的形式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动变速器及自动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尤其是具备电子控制单元的自动变速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搭载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具备:包含离合器或制动器等油压致动器或齿轮等旋转元件的变速机构,用以采用电磁阀等来控制对前述油压致动器的油压给排或向前述旋转元件的润滑油供给等的油压控制机构,和用以对该油压控制机构进行电子控制的电子控制单元。如此的自动变速器中,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配设于油压控制机构(阀体)的上表面的电子控制单元和传感器单元,与油压控制机构一起配置于变速器壳体内的变速机构下方。该电子控制单元具有盒状的外形,构成为接受来自传感器单元所包含的、用以检测变速机构的旋转元件的旋转速度的转速传感器等的信号,根据该车辆的运转状态等通过缆线向油压控制机构的电磁阀输出控制信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853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此的以往的自动变速器中,变速机构由较多旋转元件构成,自动变速器的形状作为整体成为圆筒状,因此若其外侧配设盒状的电子控制单元,则在该部位变速器壳体向外方鼓起。其结果是,自动变速器自身整体上容易大型化,关于自动变速器的车辆搭载性有改善的余地。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以谋求具有电子控制单元的自动变速器小型化为课题。解决问题的手段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如下构成的结构为特征。首先,本申请的第一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是在变速器壳体内配设有包含旋转元件的变速机构、用以控制该变速机构的油压控制机构、和用以电子控制该油压控制机构的电子控制单元的自动变速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以其内周面沿所述变速机构的外周面在周向延伸的形式形成。第二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一专利技术中,所述油压控制机构以其内周面沿所述变速机构的外周面在周向延伸的形式形成。第三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二专利技术中,所述油压控制机构的轴向一方端部设有在周向排列的多个油压电磁阀,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油压电磁阀相邻配置。第四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二或第三专利技术中,所述油压控制机构与所述变速器壳体形成为一体。第五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一至第四专利技术中,检测所述旋转元件的转速的转速检测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第六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五专利技术中,所述变速器壳体具有中间壁,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设于所述中间壁的轴向一方侧的容纳空间。第七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前述第六专利技术中,所述容纳空间内配设有所述变速机构的输入离合器,所述转速检测部包含检测所述输入离合器的输入侧旋转元件的转速的传感器。第八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前述第六或第七专利技术中,所述旋转元件包含支持于中间壁的输出部件,所述转速检测部包含检测所述输出部件的转速的传感器。第九专利技术,是一种自动变速器的制造方法,该自动变速器在变速器壳体内配设有包含旋转元件的变速机构、用以控制该变速机构的油压控制机构、和用以电子控制该油压控制机构的电子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以其内周面沿所述变速机构的外周面在周向延伸的形式形成,该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成型工序:通过三维层压成型法使所述油压控制机构以其内周面沿所述变速机构的外周面在周向延伸的形式成型。专利技术效果首先,根据第一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以其内周面沿变速机构的外周面在周向延伸的形式形成,因此与具有盒状的外形的电子控制单元配设于成为圆筒状的外形的变速机构的外侧的以往的自动变速器相比,能够将自动变速器整体在径向紧凑地构成,藉此,提高自动变速器的车辆搭载性。又,根据第二专利技术,油压控制机构以其内周面沿变速机构的外周面在周向延伸的形式形成,因此与具有盒状的外形的油压控制机构与电子控制单元配设于成为圆筒状的外形的变速机构的外侧的以往的自动变速器相比,能够将自动变速器整体在径向紧凑地构成,藉此,进一步提高自动变速器的车辆搭载性。又,根据第三专利技术,油压控制机构的轴向一方端部设有在周向排列的多个油压电磁阀,电子控制单元与油压电磁阀相邻配置,因此能够不通过缆线而容易地进行多个油压电磁阀对电子控制单元的连接。又,根据第四专利技术,油压控制机构与变速器壳体形成为一体,因此与这些部分采用单独部件而分别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数及装配时间。又,根据第五专利技术,检测旋转元件的转速的转速检测部一体地形成于电子控制单元,因此与转速检测部作为与电子控制单元独立的部件而设置的以往的自动变速器相比,包含转速检测部的电子控制单元能够容易地向变速器壳体内安装。又,根据第六专利技术,电子控制单元配设于变速器壳体内的中间壁的轴向一方侧的容纳空间,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变速器壳体内的空间容纳电子控制单元。又,根据第七专利技术,作为转速检测部,具有检测配设于中间壁的轴向一方侧的容纳空间内的输入离合器的输入侧旋转元件的转速的传感器,因此与检测输入侧旋转元件的转速的传感器作为与电子控制单元独立的部件而设置的以往的自动变速器相比,能够将包含传感器的电子控制单元容易地向变速器壳体内安装。又,根据第八专利技术,作为转速检测部,具有检测支持于中间壁的输出部件的转速的传感器,因此与检测输出部件的转速的传感器作为与电子控制单元独立的部件而设置的以往的自动变速器相比,能够将包含传感器的电子控制单元容易地向变速器壳体内安装。此外,根据第九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的制造方法,与具有盒状的外形的电子控制单元及油压控制机构配设于成为圆筒状的外形的变速机构的外侧的以往的自动变速器相比,能够通过三维层压成型法制造具有沿变速机构的外周面在周向延伸的内周面的油压控制机构,因此能够使组装有该油压控制机构的自动变速器整体在径向紧凑地构成,其结果是提高自动变速器的车辆搭载性。又,油压控制机构通过三维层压成型法成型,因此无需考虑金属模具的脱模,因而在油压控制机构的油路设计中,不会受到以往那样不得不使所有油路在全长上在表面开口等制约。因此,在油路的形状和布局方面获得较高自由度,同时由此也提高油压控制机构的形状自由度和变速器壳体内的布局的自由度。附图说明图1是从轴向驱动源侧观察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的大致内部构造的图;图2是示出该自动变速器的内部构造的上半部的图1的A-A线剖视图;图3是示出该自动变速器的内部构造的下半部的图1的A-A线剖视图;图4是示出该自动变速器的内部构造的上半部的图1的B-B线剖视图;图5是示出该自动变速器的内部构造的下半部的图1的B-B线剖视图;图6是示出该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单元单体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该电子控制单元单体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图8是从轴向驱动源侧观察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的大致内部构造的图;图9是示出该自动变速器的内部构造的上半部的图2的A-A线剖视图;图10是示出该自动变速器的内部构造的下半部的图2的A-A线剖视图;图11是示出该自动变速器的内部构造的上半部的图2的B-B线剖视图;图12是示出该自动变速器的内部构造的下半部的图2的B-B线剖视图;图13是示出该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单元单体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该电子控制单元单体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关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的构成说明各实施形态。[第一实施形态]首先,参照图1~图7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形态的自动变速器1。图1是从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变速器及自动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变速器壳体内配设有:包含旋转元件的变速机构,用以控制该变速机构的油压控制机构,和用以电子控制该油压控制机构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以其内周面沿所述变速机构的外周面在周向延伸的形式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29 JP 2016-0663721.一种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变速器壳体内配设有:包含旋转元件的变速机构,用以控制该变速机构的油压控制机构,和用以电子控制该油压控制机构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以其内周面沿所述变速机构的外周面在周向延伸的形式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控制机构以其内周面沿所述变速机构的外周面在周向延伸的形式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控制机构的轴向一方端部设有在周向排列的多个油压电磁阀,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油压电磁阀相邻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控制机构与所述变速器壳体形成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旋转元件的转速的转速检测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电子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杉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