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14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该轮胎改善了在农田中的牵引性能,而不损害铺砌道路上的行进稳定性和与振动相关的乘坐舒适性。中央侧面积Sc设定为一个节距面积Spc的25%至40%,肩侧面积Ss设定为一个节距面积Sps的10%至18%,其中一个节距面积Spc和Sps是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横向花纹块的、对应于从中央区域和肩区域的轮胎周向上的同一位置起的一个节距的面积,中央区域是从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朝向左右外侧去胎面宽度的15%的范围的、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区域,肩区域是从胎面部的两端部朝向轮胎宽度方向中心去胎面宽度的15%的范围的、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区域,中央侧面积Sc和肩侧面积Ss是横向花纹块的包含在一个节距面积Spc和Sps内的胎面表面的面积。

tyre

The purpose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tire, which improves the traction performance in farmland, without harming the traveling stability and the riding comfort related to vibratio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side Sc is set to a pitch area of Spc 25% to 40%, shoulder area of Ss is set to a pitch area of Sps 10% to 18%, one pitch area of Spc and Sps in the same section of a tire circumferential position to adjacent transverse pattern blocks, corresponding from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 shoulder region on the tire circumferential spacing area, central area is from the center of the tir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tread part toward the lateral tread width to about 15%, to extend the area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tire, the shoulder area is to tread toward the width of the tire width direction. The center from both ends of the tread of the 15%, to extend the area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tire,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side Sc and side shoulder area of Ss is horizontal pattern block in a pitch area of Spc and Sps in the tread surface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特别是在农田中具有优异牵引性能的农业机械的轮胎。
技术介绍
使用诸如农业机械用轮胎的耕地等的地势不平整的路面条件会根据区域间、季节间、日间、甚至一日内改变的降雨和其它天气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路面条件还可能根据农作物培养和耕种阶段(犁地、种植、灌溉、收割)的不同而变化。作为确保在这些不同条件下轮胎的牵引足够的措施,轮胎的横向花纹块的高度设置得较高,或者使横向花纹块的延伸角度接近沿着轮胎宽度方向。以该方式,尝试增强刮掉农田上的土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向农田行进期间,农业机械用轮胎必须在大部分为铺砌道路的普通道路上行进。因而,对于横向花纹块的高度和横向花纹块的延伸角度如上所述设定的轮胎,归因于花纹块刚性不足等,已经存在如下问题:铺砌道路上的耐偏磨耗性能低或农田上的排土性能低。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可以想到的是使横向花纹块的延伸角度从轮胎宽度方向朝向沿着轮胎周向的方向倾斜。然而,以该方式配置的横向花纹块将导致轮胎在农田上行进时的牵引下降。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确保轮胎在铺砌道路上的耐偏磨耗性能的同时确保轮胎在农田上的牵引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305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514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的方法在保持铺砌道路上的耐偏磨耗性能的同时确实地确保了轮胎在农田中的牵引。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横向花纹块形成的胎面花纹的主要功能不是用来确保铺砌道路上的耐偏磨耗性能和农田上的牵引。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在保持铺砌道路上的耐偏磨耗性能的同时改善农田中的牵引性能的胎面花纹的轮胎。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在胎面部具有沿着轮胎周向周期性配置的多个横向花纹块(lugblock)。所述横向花纹块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在35度至55度的范围内倾斜地延伸。另外,当从中央区域和肩区域的轮胎周向上的同一位置起、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横向花纹块的一个节距的面积分别为一个节距面积Spc和一个节距面积Sps,包含在所述一个节距面积Spc和所述一个节距面积Sps内的、所述横向花纹块的胎面表面的面积分别为中央侧面积Sc和肩侧面积Ss时,中央侧面积Sc为一个节距面积Spc的25%至40%,肩侧面积Ss为一个节距面积Sps的10%至18%,其中所述中央区域是从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分别朝向左右外侧去胎面宽度TW的15%的范围的、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区域,所述肩区域是从胎面部的两端部分别朝向轮胎宽度方向中心去胎面宽度TW的15%的范围的、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区域。根据该配置,在轮胎的中央区域中存在较大的摩擦力,在肩区域中的横向花纹块之间还存在较宽的底部面积。因而,能够在保持铺砌道路上的耐偏磨耗性能的同时改善轮胎在农田上的牵引性能和排土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轮胎的截面图和胎面部的立体图。图2是胎面花纹的展开图。图3是横向花纹块的立体图和截面图。图4是示出在农田上行进期间产生牵引的机理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实施例的结果的表格。具体实施方式图1的(a)和图1的(b)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T的截面图和外观立体图。图2是示出胎面部5中的胎面花纹的示图。如图1的(a)所示,轮胎T包括主要由帘线构件构成的胎圈芯51、胎体52、带束层53、主要由橡胶构件构成的胎圈填胶55、内衬层56、侧橡胶57以及胎面橡胶58等。轮胎T在胎体52的冠部区域的外周侧具有由一根以上带束构成的带束层53,胎体52环状地跨设在由胎圈填胶55和胎圈芯51形成的一对胎圈部之间。布置于带束层53的轮胎径向外侧的是胎面橡胶58,胎面橡胶58构成轮胎T的包括胎体52的冠部区域、带束层53和胎面橡胶58在内的胎面部5。此外,布置于胎体52的侧区域的外侧的是从胎圈部起并与胎面橡胶58重叠的侧橡胶57,侧橡胶57构成轮胎T的侧部6。胎体52的内周侧的全部区域被内衬层56覆盖。轮胎T在安装于车辆时具有设定的转动方向。例如,如图1的(b)所示,表示轮胎使用时的转动方向的箭头A刻印于轮胎侧面Ts。轮胎在装配于车辆时以使箭头A与车辆的前进方向一致的方式装配。应当注意的是,在以下说明中,车辆前进时的轮胎转动方向称为“前”,车辆后退时的轮胎转动方向称为“后”。如图2所示,轮胎T的胎面部5设置有多个横向花纹块10。换言之,轮胎T是所谓的农业机械用轮胎。各横向花纹块10均以在胎面部5中从底面9朝向轮胎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横向花纹块10均从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宽度方向中心)CL侧朝向轮胎的两外侧端部、从前侧向后侧倾斜地延伸。由于该配置,当轮胎T向前行进时,横向花纹块10的中央CL侧先于轮胎的外侧端部与路面接合。也就是,本示例的胎面花纹具有从轮胎的宽度方向外侧朝向内侧倾斜地形成的多个横向花纹块10。横向花纹块10沿着周向彼此间等间隔地配置。此外,位于轮胎的宽度方向一侧的一组横向花纹块和位于轮胎的宽度方向另一侧的另一组横向花纹块在周向上彼此错开。它们沿周向交替延伸。如图1的(b)和图2所示,各横向花纹块10均由位于该横向花纹块10的踏入侧的踏入侧面11、位于横向花纹块10的蹬出侧的蹬出侧面12、位于横向花纹块10的中央侧的中央侧面13、位于横向花纹块10的肩侧的肩侧面14以及在车辆行进时用作轮胎的接地面(接地部)的胎面表面15限定。踏入侧面11、蹬出侧面12和中央侧面13形成为朝向底面9行进的平滑曲面。需要注意的是,踏入侧面11是面向轮胎转动方向的前侧的表面。此外,蹬出侧面12是面向轮胎转动方向的后侧的表面。中央侧面13形成为连接至踏入侧面11和蹬出侧面12、位于中央CL侧的平滑曲面。肩侧面14以沿着轮胎T的轮胎侧面Ts在轮胎径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胎面表面15是被踏入侧面11、蹬出侧面12、中央侧面13和肩侧面14包围的顶面。胎面表面15因其与铺砌道路或耕地上的泥土D(见图4)接触所受到的摩擦力而产生驱动力,其中胎面表面15是轮胎在铺砌道路或耕地上行进时的接地面。前侧边缘16形成在位于胎面表面15与踏入侧面11之间的交叉部,后侧边缘17形成在位于胎面表面15与蹬出侧面12之间的交叉部。如图2所示,各横向花纹块10的前侧边缘16和后侧边缘17均从轮胎的宽度方向外侧朝向宽度方向中心CL侧以直线状、曲折状或曲线状、或者这些形状的组合延伸。优选地,前侧边缘16和后侧边缘17形成为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平滑地连续到宽度方向中心CL侧端部的形状。以此方式,横向花纹块10的胎面表面15的形成为平滑形状的前侧边缘16和后侧边缘17能够在不踏坏农田的情况下改善牵引性能。此外,前侧边缘16和后侧边缘17形成为使得它们之间的沿着轮胎周向的边缘间距离EL从轮胎的宽度方向外侧朝向宽度方向中心CL侧连续且平滑地增大。此外,配置可以是这样的:在后述的中央区域Rc中,横向花纹块10的踏入侧面11具有踏入侧倾斜壁面11a和踏入侧壁面11b,横向花纹块10的蹬出侧面12具有蹬出侧倾斜壁面12a和蹬出侧壁面12b,横向花纹块10的中央侧面13具有中央侧倾斜壁面13a和中央侧壁面13b。如图3的(a)和图3的(b)所示,踏入侧倾斜壁面11a随着从胎面表面15的踏入侧端部朝向踏入侧去朝向径向内侧倾斜,并且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其在胎面部具有沿着轮胎周向周期性配置的多个横向花纹块,其中所述横向花纹块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在35度至55度的范围倾斜地延伸,并且,当从中央区域和肩区域的轮胎周向上的同一位置起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横向花纹块的一个节距的面积分别为一个节距面积Spc和一个节距面积Sps,包含在所述一个节距面积Spc和所述一个节距面积Sps内的所述横向花纹块的胎面表面的面积分别为中央侧面积Sc和肩侧面积Ss时,中央侧面积Sc为一个节距面积Spc的25%至40%,肩侧面积Ss为一个节距面积Sps的10%至18%,其中所述中央区域是从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分别朝向左右外侧去胎面宽度的15%的范围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区域,所述肩区域是从胎面部的两端部分别朝向轮胎宽度方向中心去胎面宽度的15%的范围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18 JP 2015-1230901.一种轮胎,其在胎面部具有沿着轮胎周向周期性配置的多个横向花纹块,其中所述横向花纹块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在35度至55度的范围倾斜地延伸,并且,当从中央区域和肩区域的轮胎周向上的同一位置起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横向花纹块的一个节距的面积分别为一个节距面积Spc和一个节距面积Sps,包含在所述一个节距面积Spc和所述一个节距面积Sps内的所述横向花纹块的胎面表面的面积分别为中央侧面积Sc和肩侧面积Ss时,中央侧面积Sc为一个节距面积Spc的25%至40%,肩侧面积Ss为一个节距面积Sps的10%至18%,其中所述中央区域是从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分别朝向左右外侧去胎面宽度的15%的范围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区域,所述肩区域是从胎面部的两端部分别朝向轮胎宽度方向中心去胎面宽度的15%的范围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侧面积Sc与所述肩侧面积Ss的比在1.8至2.2的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区域中的所述横向花纹块均具有位于所述横向花纹块的踏入侧的踏入侧面和位于所述横向花纹块的蹬出侧的蹬出侧面,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横向花纹块均由与路面接触的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西雄介岩本太郎内山政孝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