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200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第三花纹块位于胎面中心线上,第二花纹沟、第二花纹块、第一花纹沟和第一花纹块在第三花纹块两侧横向对称布置,第二花纹块和第三花纹块上均设置有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第二花纹块上的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连通第二花纹块两侧的第一花纹沟和第二花纹沟,第三花纹块上的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连通第三花纹块两侧的第二花纹沟。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城市客运车辆的特殊性和使用环境的特殊性,设计和发明专利技术了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不同的刀槽设计能赋予轮胎特殊性能,利用刀槽提高轮胎的耐磨、散热性能以及降低轮胎的噪音,同时通过花纹的结构性设计还可以提高轮胎的耐磨及散热性能。

Tread pattern of a special tyre for passenge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
本专利技术属于轮胎花纹
,具体涉及一种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
技术介绍
充气轮胎在其胎面部分配置有周向、径向花纹沟和各被花纹沟分割出的接地部位,从而形成满足轮胎性能及使用条件要求的花纹。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路况的分类细化以及车辆的分类细化,不同类型的车辆都逐渐分成单一的使用环境下的单一用途,其具体的用途以及国家专门针对不同车辆在不同使用环境中的法律法规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于专用车辆的轮胎有着更高的要求。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城市和市郊大巴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城市街道纵横交错,有些半岛城市如中国青岛、韩国首尔城市道路弯道多,导致城市客车急刹车急转弯的次数比一般车辆多很多,同时市郊大巴的速度又非常快,而且现在随着新型车辆和新能源的发展,目前客运车辆底盘越来越底,动力方式也由原来的汽油渐渐转变为纯电动。所以车辆本身的热量要比以前的客运车辆更多。所以对于轮胎的噪音、散热、耐磨、无偏磨、低滚阻等综合性能要求非常的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满足城市及市郊客车大巴车对轮胎的低滚阻、节油、低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花纹包括沿周向分布的第一花纹块(1)、第二花纹块(4)、第三花纹块(5)、第一花纹沟(2)和第二花纹沟(3),第三花纹块(5)位于胎面中心线上,第二花纹沟(3)、第二花纹块(4)、第一花纹沟(2)和第一花纹块(1)在第三花纹块(5)两侧横向对称布置,第二花纹块(4)和第三花纹块(5)上均设置有第一刀槽(6)和第二刀槽(7),第二花纹块(4)上的第一刀槽(6)和第二刀槽(7)连通第二花纹块(4)两侧的第一花纹沟(2)和第二花纹沟(3),第三花纹块(5)上的第一刀槽(6)和第二刀槽(7)连通第三花纹块(5)两侧的第二花纹沟(3);第一花纹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花纹包括沿周向分布的第一花纹块(1)、第二花纹块(4)、第三花纹块(5)、第一花纹沟(2)和第二花纹沟(3),第三花纹块(5)位于胎面中心线上,第二花纹沟(3)、第二花纹块(4)、第一花纹沟(2)和第一花纹块(1)在第三花纹块(5)两侧横向对称布置,第二花纹块(4)和第三花纹块(5)上均设置有第一刀槽(6)和第二刀槽(7),第二花纹块(4)上的第一刀槽(6)和第二刀槽(7)连通第二花纹块(4)两侧的第一花纹沟(2)和第二花纹沟(3),第三花纹块(5)上的第一刀槽(6)和第二刀槽(7)连通第三花纹块(5)两侧的第二花纹沟(3);第一花纹沟(2)和第二花纹沟(3)为沿周向的“之”字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沟(2)的两条相邻的直边之间的夹角α为120-140°,第二花纹沟(3)的两条相邻的直边之间的夹角γ为120-1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块(1)的宽度为第二花纹块(4)的宽度的0.9-1.1倍,第二花纹块(4)的宽度为第三花纹块(5)的宽度的0.9-1.1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沟(2)和第二花纹沟(3)均为对称角度的花纹沟,其侧面与胎面垂线之间的夹角β为15-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槽(7)的深度为第一花纹沟(2)的深度的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运车辆全轮位专用轮胎胎面花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槽(6)包括第一刀槽Ⅰ(601)、第二刀槽Ⅱ(602)和第三刀槽Ⅲ(603),第二刀槽Ⅱ(602)的一端与第一刀槽Ⅰ(601)连通,第二刀槽Ⅱ(602)另一端与第三刀槽Ⅲ(603)连通,第一刀槽Ⅰ(601)和第二刀槽Ⅱ(602)之间的夹角与第二刀槽Ⅱ(602)和第三刀槽Ⅲ(603)之间的夹角均为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召英樊军伟李杰杨智敏胡草笛
申请(专利权)人: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