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器件中的桥连的电致发光金属络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6980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铱和铂金属络合物,含有所述金属络合物的电子器件、尤其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及配体自身。要求保护含有式(2)的部分结构的马库什结构(1),M(L)n(L')m。还要求保护用于配体自身的下式:式(63)。以下化合物(I)是典型实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电子器件中的桥连的电致发光金属络合物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作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发光体的金属络合物。在使用有机半导体作为功能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中,所用的发光材料经常为显示磷光而非荧光的有机金属络合物。基于量子力学的原因,使用有机金属化合物作为磷光发光体可实现高达四倍的能量效率及功率效率。一般来说,仍需要对显示三重态发射的OLED进行改善,尤其在效率、工作电压及寿命方面进行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磷光OLED中所用的三重态发光体特别为铱络合物及铂络合物。所用的铱络合物尤其为具有芳族配体的双邻位金属化络合物和三邻位金属化络合物,其中配体经由带负电荷的碳原子及未带电荷的氮原子键合至金属。这样的络合物的实例为三(苯基吡啶基)铱(III)及其衍生物。文献公开了多种相关配体及铱络合物或铂络合物,例如具有1-苯基异喹啉或3-苯基异喹啉配体、具有2-苯基喹啉或具有苯基喹喔啉的络合物。即使使用这样的金属络合物已达到良好结果,但仍期望进行进一步的改善,尤其是在络合物的效率及寿命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善。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些金属络合物进一步的问题为:在有机溶剂中的低溶解度。例如,三(苯并[h]喹啉)铱(III)几乎不可溶于多种标准有机溶剂,例如芳族烃或氯苯中。除了导致显著增加络合物制备中的纯化困难以外,低溶解度也使得难以或完全不可能在OLED的溶液处理的制造中使用这些络合物。因此,此处期望获得具有较高溶解度的衍生物,然而衍生化不应劣化其电子性质。另外需要改善根据现有技术的一些金属络合物的升华性质。例如,这些金属络合物具有高升华温度,具有高升华温度也就是意味着这些材料在合成后的用于纯化的升华中以及在通过真空处理方法的OLED制造中受到高热应力。此处期望获得具有较低升华温度的衍生物,然而衍生化不应劣化其电子性质。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提供适于作为供OLED用的发光体的新型金属络合物。特别要解决的问题为提供关于效率、工作电压、寿命、色彩座标、溶解度和/或氧化稳定性显示得到改善的性质的发光体。意外地已发现,下面更详细说明的特定金属螯合络合物解决该问题且非常良好地适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这些金属络合物及包含这些络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EP1400514公开了具有苯基吡啶配体的铱络合物,其中苯基基团与吡啶基基团通过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亚烷基基团彼此桥连。没有公开其中桥连单元为亚环烷基基团或相应双环单元的结构。所公开的结构在吡啶基基团与苯基基团之间具有约15°-25°的明显扭转角。然而为了最佳地配位至金属且由此使络合物有较高的稳定性,扭转角应最小化、优选为0°或约0°。本专利技术提供式(1)的化合物,M(L)n(L’)m式(1)所述化合物含有式(2)的子结构M(L)n:其中所用的符号及标记如下:M为铱或铂;CyC为下式(CyC)的结构:其中所述基团在标记#的位置处键合至CyN且在标记*的位置处配位至M,且下文描述为式(3)的双环基团在标记o的位置处键合至CyC;CyN为下式(CyN)的结构:其中所述基团在标记#的位置处键合至CyC且在标记*的位置处配位至M,且下文描述为式(3)的双环基团在标记o的位置处键合至CyN;X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CR或N,条件是CyC中至多两个符号X及CyN中至多两个符号X为N;Y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CR2或O,条件是当y>1时,无氧原子直接地彼此键合;Z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CR2或O,条件是当z>1时,无氧原子直接地彼此键合;R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H,D,F,Cl,Br,I,N(R1)2,CN,NO2,OH,COOR1,C(=O)N(R1)2,Si(R1)3,B(OR1)2,C(=O)R1,P(=O)(R1)2,S(=O)R1,S(=O)2R1,OSO2R1,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的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或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或炔基基团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所述基团中的每个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可被R1C=CR1、R1C=N、C≡C、Si(R1)2、C=O、NR1、O、S或CONR1代替,且其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可被D、F、Cl、Br、I或CN代替,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基团,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的芳烷基或杂芳烷基基团,或具有10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的二芳基氨基基团、二杂芳基氨基基团或芳基杂芳基氨基基团;同时,两个相邻的R基团也可一起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芳族或杂芳族的环系;R1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H,D,F,Cl,Br,I,N(R2)2,CN,NO2,Si(R2)3,B(OR2)2,C(=O)R2,P(=O)(R2)2,S(=O)R2,S(=O)2R2,OSO2R2,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的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或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或炔基基团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所述基团中的每个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取代,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团可被R2C=CR2、R2C=N、C≡C、Si(R2)2、C=O、NR2、O、S或CONR2代替,且其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可被D、F、Cl、Br、I、CN或NO2代替,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团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团取代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基团,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团取代的芳烷基或杂芳烷基基团,或具有10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团取代的二芳基氨基基团、二杂芳基氨基基团或芳基杂芳基氨基基团;同时,两个或更多个相邻的R1基团可一起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芳族或杂芳族的环系;R2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H,D,F,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芳族和/或杂芳族的有机基团,所述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芳族和/或杂芳族的有机基团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也可被F代替;同时,两个或更多个R2取代基也可一起形成单环或多环的环系;L’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配体;y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1、2、3、4、5、6或7;z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1、2、3、4、5、6或7;n为1、2或3;m为0、1、2、3或4;同时,通过单键或者二价或三价的桥连基,两个或更多个配体L也可连接在一起或者L也可连接至L’,由此形成三齿、四齿、五齿或六齿的配体体系;此外,取代基R也可另外地配位至M。因此,式(2)的子结构具有以下结构:式(2)的结构中,CyC与CyN彼此经由共价键连接。此外,另外地将CyC与CyN彼此连接的双环桥连基的存在是本专利技术所必需的。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桥连基具有下式(3)的结构:其中虚线键表示键合至CyC或CyN的键。当键合至Y和/或Z的R基团一起形成环系时,式(3)的双环结构变为多环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式(1)的化合物,M(L)n(L’)m   式(1)所述化合物含有式(2)的子结构M(L)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30 EP 15178985.61.一种式(1)的化合物,M(L)n(L’)m式(1)所述化合物含有式(2)的子结构M(L)n:其中所用的符号及标记如下:M为铱或铂;CyC为下式(CyC)的结构:其中所述基团在标记#的位置处键合至CyN且在标记*的位置处配位至M,且含有Y和Z的双环基团在标记o的位置处键合;CyN为下式(CyN)的结构:其中所述基团在标记#的位置处键合至CyC且在标记*的位置处配位至M,且含有Y和Z的所述双环基团在标记o的位置处键合;X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CR或N,条件是CyC中至多两个符号X及CyN中至多两个符号X为N;Y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CR2或O,条件是当y>1时,无氧原子直接地彼此键合;Z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CR2或O,条件是当z>1时,无氧原子直接地彼此键合;R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H,D,F,Cl,Br,I,N(R1)2,CN,NO2,OH,COOR1,C(=O)N(R1)2,Si(R1)3,B(OR1)2,C(=O)R1,P(=O)(R1)2,S(=O)R1,S(=O)2R1,OSO2R1,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的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或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或炔基基团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所述基团中的每个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可被R1C=CR1、R1C=N、C≡C、Si(R1)2、C=O、NR1、O、S或CONR1代替,且其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可被D、F、Cl、Br、I或CN代替,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基团,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的芳烷基或杂芳烷基基团,或具有10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可被一个或多个R1基团取代的二芳基氨基基团、二杂芳基氨基基团或芳基杂芳基氨基基团;同时,两个相邻的R基团也可一起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芳族或杂芳族的环系;R1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H,D,F,Cl,Br,I,N(R2)2,CN,NO2,Si(R2)3,B(OR2)2,C(=O)R2,P(=O)(R2)2,S(=O)R2,S(=O)2R2,OSO2R2,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的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或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或炔基基团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支链或环状的烷基、烷氧基或硫代烷氧基基团,所述基团中的每个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取代,其中一个或多个非相邻的CH2基团可被R2C=CR2、R2C=N、C≡C、Si(R2)2、C=O、NR2、O、S或CONR2代替,且其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可被D、F、Cl、Br、I、CN或NO2代替,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在每种情况下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团取代的芳族或杂芳族环系,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团取代的芳氧基或杂芳氧基基团,或具有5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团取代的芳烷基或杂芳烷基基团,或具有10至40个芳族环原子且可被一个或多个R2基团取代的二芳基氨基基团、二杂芳基氨基基团或芳基杂芳基氨基基团;同时,两个或更多个相邻的R1基团可一起形成单环或多环的脂族、芳族或杂芳族的环系;R2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H,D,F,或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芳族和/或杂芳族的有机基团,所述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脂族、芳族和/或杂芳族的有机基团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也可被F代替;同时,两个或更多个R2取代基也可一起形成单环或多环的环系;L’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配体;y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1、2、3、4、5、6或7;z在每种情况下是相同或不同的且为1、2、3、4、5、6或7;n为1、2或3;m为0、1、2、3或4;同时,通过单键或者二价或三价的桥连基,两个或更多个配体L也可连接在一起或者L也可连接至L’,由此形成三齿、四齿、五齿或六齿的配体体系;此外,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菲利普·施特塞尔克里斯蒂安·埃伦赖希
申请(专利权)人:默克专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