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减震经编机地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580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8 09:33
一种液压减震经编机地脚,在上支撑盘及下支撑盘之间设有多个弹簧、内装满高粘度胶状物的耐压橡胶缓冲空腔和刚性行程限位杆,弹簧组是第一缓冲体,内装满高粘度胶状物的耐压橡胶缓冲囊,它是第二缓冲物,当上支撑盘受压后,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之间距离会逐步减小,弹簧受压缩短缓冲,当缩短预定程时,耐压橡胶缓冲空腔内装有压力油或高粘度胶状物作为第二缓冲物发挥缓冲作用,由于液态或高粘度胶状物具有体积不可压缩性,受压后能吸收波动性冲击力,当冲击过大时,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之间距离会减小极限值,此时由刚性行程限位杆进行极限限位,其吸震减震效果好,工作更可靠,而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A hydraulic shock absorption warp kni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减震经编机地脚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脚,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纺织机械如经编机的液压减震地脚。
技术介绍
:现有的纺织机械,特别是经编机所使用的地脚通常采用如下结构,第一种如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201020114221.9,名称为一种底座地脚所公开的一种结构,其包括上板和与上板平行设置的下板,在所述上板和下板之间形成空腔,安装于所述下板上的螺栓穿过所述下板伸入该空腔。这种结构的地脚,虽然能承受设备所施加的较大的由于其自重所产生的静载荷力和工作时由于震动所产生的动载荷力,但是由于其无法降低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震动,使得设备的床身震动幅值较大,因而大大影响了设备的加工精度和使用寿命。第二种如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200920233218.6,名称为机床地脚隔振装置所公开的一种结构,其机床的各地脚安装孔包括一通孔和一螺纹孔,隔震装置包括调节螺栓、锁紧螺母、球形垫圈、内六角螺钉、支撑垫和定位螺钉;调节螺栓底面上设有螺纹连接孔;支撑垫设有中心台阶孔和边缘通孔,调节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连接,锁紧螺母连接在螺纹孔上方的调节螺栓上;调节螺栓的底部伸入沉台中,球形垫圈设在调节螺栓的底面与沉台之间,内六角螺钉从支撑垫底面通过中心台阶孔与调节螺栓底面的螺纹连接孔相连;机床地脚安装孔中的通孔与地面定位螺栓相连。在支撑垫底面上设有弹性垫片,弹性垫片固定连接在支撑垫的底面上。这种结构的地脚,虽然具有一定的减震性能,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结构复杂,减震效果较差的缺陷。第三种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201110260322.6,名称为一种经编机地脚所公开的一种结构,该地脚包括上支承板和下支承板,所述上支承板具有沿其下端面向下延伸的第一轴部,所述下支承板具有沿其上端面向上延伸的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滑动连接且气密封配合,在所述上支承板及其第一轴部与所述下支承板及其第二轴部之间还设有弹簧和一个密闭的空气腔。这种结构的地脚,虽然减震效果优于上面两种,相对于第二种结构简单,但是它只能对经编机上下方向进行减震,并且密闭空气腔的左右两侧板是刚性连接,机器在工作中左右方向的震动无缓冲,长期刚性碰撞易导致密闭空气腔漏气,降低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编机地脚的减震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减震经编机地脚。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减震经编机地脚,其特征是:包括上支撑盘、限位套、弹簧上座、弹簧、上固定板、高压橡胶套、下套座、弹簧下座和下支撑盘,限位套固定安装在上支撑盘的下端面上,弹簧上座固定在限位套上支撑盘的下端面上,所有弹簧上座均匀地分布在同一圆周上,高压橡胶套的上端与上固定板固定密封连接,高压橡胶套的下端与下套座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在上固定板、高压橡胶套和下套座之间形成密封的存油空腔,在存油空腔内装满高粘度胶状物,上固定板、高压橡胶套和下套座的上端设置在限位套的内孔中,上固定板、高压橡胶套和下套座最大外圆直径小于限位套的内孔直径,上固定板固定安装在上支撑盘的下端面上,下套座包括上限位环、下限位环、限位槽和存油空腔,限位槽设置在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之间,存油腔为下套座的内腔;在限位套的下段外圆面上等高度地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限位销可拆卸的插装在通孔内,限位销位于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之间的限位槽中,地脚的行程等于限位槽的高度尺寸减去限位销的直径,下套座通过下限位环固定安装在下支撑盘的上端面上,弹簧下座固定安装在下支撑盘的上端面上,弹簧下座的形状大小与弹簧上座的形状大小相等,弹簧下座设置位置与弹簧上座相对应,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装在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上,弹簧位于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之间。进一步,在上支撑盘与下支撑盘之间设有行程限位杆,行程限位杆与垂直固定在上支撑盘上或下支撑盘上。更进一步,在上支撑盘与下支撑盘之间沿周向均匀地设有2根以上行程限位杆。进一步,行程限位杆设置在弹簧内。更进一步,所述行程限位杆位于弹簧上座或弹簧下座的中心。进一步,在限位套的下段外圆面上对称设置有3~4个通孔。进一步,所述上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上支撑盘的下端面上。进一步,所述下套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下支撑盘的上端面上。进一步,所述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的外径与弹簧的内径相对应,弹簧的两端内孔分别套装在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上。进一步,所述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的内径与弹簧的外径相对应,弹簧的两端外圆分别套装在弹簧上座的内孔中。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在上支撑盘及下支撑盘之间设有3个以上弹簧,它们是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之间的第一缓冲体,在上支撑盘及下支撑盘之间设有的高压橡胶套是一个密闭的耐压橡胶缓冲囊,在耐压橡胶缓冲囊内装满高粘度胶状物,如液压油或高粘度膏脂类胶状物,当上支撑盘受压后,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之间距离会逐步减小,弹簧受压缩短缓冲,当缩短预定程时,耐压橡胶缓冲囊内装有压力油或高粘度胶状物作为第二缓冲物发挥缓冲作用,由于液态或高粘度胶状物具有体积不可压缩性,受压后能吸收波动性冲击力,当冲击过大时,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之间距离会减小极限值,此时由刚性行程限位杆进行极限限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弹簧作为第一缓冲体,以封闭液压式压力缓冲系统作为第二缓冲物,由刚性行程限位杆作为极限限位体的三道缓冲保障,经编机在工作时,床身因其自重所产生的静载荷力可由弹簧承受,同时,由于床身还受到因震动所产生的动载荷力,增加的这些动载荷力可同时由封闭液压腔承受,因而本专利技术通过弹簧和封闭液压腔两者的结合使地脚能承受的载荷力更大,从而使经编机工作更可靠。另外,由于弹簧和耐压橡胶缓冲囊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能大大降低经编机工作时所产生的震动,减小床身的震动幅值,因而本专利技术的地脚减震性能优良。并且液体不具备可压缩性,液压压力缓冲系统的缓冲承压能力大于气路压力缓冲系统。弹簧上座和弹簧下座的设置可以避免弹簧受压两顶端变形位移,在弹簧内设置行程限位杆,对弹簧上下伸缩起导向作用。限位销设置在下套座上端限位环的下端,当上支撑盘向下压至限位环的下端与限位销接触时,上支撑盘无法再向下移动,防止高压橡胶套与上固定板和下套座的接头处因压力过大而崩裂,更甚会使高压橡胶套受压破裂。因为上固定板、高压橡胶套和下套座之间形成的密封空腔设置在限位套的内孔中,上固定板、高压橡胶套和下套座最大外圆直径小于限位套的内孔直径,机器产生的震动使地脚产生左右方向震动时,上支撑盘与下支撑盘左右之间无刚性连接,使得左右方向震动时也形成缓冲,防止因机器左右震动产生的刚性碰撞变形导致的减震效果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不仅减震效果好,工作更可靠,而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图中,1-上支撑盘;2-限位套;3-弹簧上座;4-弹簧;5-上固定板;6-高压橡胶套;7-下套座;8-弹簧下座;9-下支撑盘;10-固定螺栓;11-行程限位杆;21-通孔;22-限位销;71-限位环;72-下限位环;73-限位槽;74-存油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经编机液压减震地脚,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支撑盘1、限位套2、弹簧上座3、弹簧4、上固定板5、高压橡胶套6、下套座7、弹簧下座8和下支撑盘9,限位套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上支撑盘1的下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液压减震经编机地脚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减震经编机地脚,其特征是:包括上支撑盘(1)、限位套(2)、弹簧上座(3)、弹簧(4)、上固定板(5)、高压橡胶套(6)、下套座(7)、弹簧下座(8)和下支撑盘(9),限位套(2)固定安装在上支撑盘(1)的下端面上,弹簧上座(3)固定在限位套(2)上支撑盘(1)的下端面上,所有弹簧上座(3)均匀地分布在同一圆周上,高压橡胶套(6)的上端与上固定板(5)固定密封连接,高压橡胶套(6)的下端与下套座(7)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在上固定板(5)、高压橡胶套(6)和下套座(7)之间形成密封的存油空腔(74),在存油空腔(74)内装满高粘度胶状物,上固定板(5)、高压橡胶套(6)和下套座(7)的上端设置在限位套(2)的内孔中,上固定板(5)、高压橡胶套(6)和下套座(7)最大外圆直径小于限位套(2)的内孔直径,上固定板(5)固定安装在上支撑盘(1)的下端面上,下套座(7)包括上限位环(71)、下限位环(72)、限位槽(73)和存油空腔(74),限位槽(73)设置在上限位环(71)和下限位环(72)之间,存油腔(74)为下套座(7)的内腔;在限位套(2)的下段外圆面上等高度地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21),限位销(22)可拆卸的插装在通孔(21)内,限位销(22)位于上限位环(71)和下限位环(72)之间的限位槽(73)中,地脚的行程等于限位槽(73)的高度尺寸减去限位销(22)的直径,下套座(7)通过下限位环(72)固定安装在下支撑盘(9)的上端面上,弹簧下座(8)固定安装在下支撑盘(9)的上端面上,弹簧下座(8)的形状大小与弹簧上座(3)的形状大小相等,弹簧下座(8)设置位置与弹簧上座(7)相对应,弹簧(4)的两端分别套装在弹簧上座(3)和弹簧下座(8)上,弹簧(4)位于上支撑盘(1)和下支撑盘(9)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减震经编机地脚,其特征是:包括上支撑盘(1)、限位套(2)、弹簧上座(3)、弹簧(4)、上固定板(5)、高压橡胶套(6)、下套座(7)、弹簧下座(8)和下支撑盘(9),限位套(2)固定安装在上支撑盘(1)的下端面上,弹簧上座(3)固定在限位套(2)上支撑盘(1)的下端面上,所有弹簧上座(3)均匀地分布在同一圆周上,高压橡胶套(6)的上端与上固定板(5)固定密封连接,高压橡胶套(6)的下端与下套座(7)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在上固定板(5)、高压橡胶套(6)和下套座(7)之间形成密封的存油空腔(74),在存油空腔(74)内装满高粘度胶状物,上固定板(5)、高压橡胶套(6)和下套座(7)的上端设置在限位套(2)的内孔中,上固定板(5)、高压橡胶套(6)和下套座(7)最大外圆直径小于限位套(2)的内孔直径,上固定板(5)固定安装在上支撑盘(1)的下端面上,下套座(7)包括上限位环(71)、下限位环(72)、限位槽(73)和存油空腔(74),限位槽(73)设置在上限位环(71)和下限位环(72)之间,存油腔(74)为下套座(7)的内腔;在限位套(2)的下段外圆面上等高度地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21),限位销(22)可拆卸的插装在通孔(21)内,限位销(22)位于上限位环(71)和下限位环(72)之间的限位槽(73)中,地脚的行程等于限位槽(73)的高度尺寸减去限位销(22)的直径,下套座(7)通过下限位环(72)固定安装在下支撑盘(9)的上端面上,弹簧下座(8)固定安装在下支撑盘(9)的上端面上,弹簧下座(8)的形状大小与弹簧上座(3)的形状大小相等,弹簧下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玉柱孙正林鲍家龙臧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源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