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转运蛋白基因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3688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氨转运蛋白基因及其用途,特别涉及氨同化能力强的酿造酵母、使用该酵母制造的酒精饮料、其制造方法等。更加具体地说,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编码酿造酵母的氨转运蛋白MEP1p的基因MEP1,特别涉及通过控制啤酒酵母的特征基因nonScMEP1、或基因ScMEP1的表达量从而控制氨同化能力的酵母、使用该酵母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氨转运蛋白(Ammonia transporter)基因及其用途,特别涉及氨同化作用良好的酿造酵母、使用该酵母制造的酒精饮料以及所述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等。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码酿造酵母的氨转运蛋白Mep1的基因MEP1,特别涉及通过控制啤酒酵母的特征基因nonScMEP1或基因ScMEP1的表达量从而控制氨同化能力的酵母,以及使用该酵母的酒精饮料的制造方法等。
技术介绍
已知氨、氨基酸是酵母增殖所必需的氮源,在酿造过程中原料中含有的氨、氨基酸也作为酵母增殖的氮源而被同化。一般认为氨基酸是酒精饮料的重要呈味成分,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目标酒精饮料的质量对氨基酸的量进行控制对于新型酒精饮料的开发很重要。例如,通过增加酒精饮料的氨基酸含量能够使酒味香醇。但是,如上所述,在发酵过程中氨基酸与氨被酵母作为氮源同化,因此,控制发酵结束时的氨基酸的含量极其困难。酵母要将细胞外的氨基酸、氨作为氮源利用时必须将氨基酸、氨转运到菌体内,并且已证明酵母细胞膜内存在的氨转运蛋白、氨基酸转运蛋白参与这种氨基酸、氨的转运。已知酵母的氨转运蛋白有底物亲和性不同的3种转运蛋白(Mep1,Mep2,Mep3)(Mol Cell Biol174282-93,1997),氨基酸转运蛋白有底物特异性低的Cap1、底物特异性不同的大量的其它氨基酸转运蛋白(精氨酸转运蛋白Can1、脯氨酸转运蛋白Put4等)(Curr Genet36317-28,1999)。到目前为止,为了控制酒精饮料中氨基酸含量,已报导有使用其中参与氨基酸转运的基因(gap1,shr3,can1,put4,uga4)发生突变的酵母变种的例子(日本国特开2001-3211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状况下,在酒精饮料制造过程中为了控制氨基酸的含量,期望有氨基酸的同化得到控制的酵母。但是,为了控制酒精饮料中残存的氨基酸量,必须控制氨基酸以外的其它氮源的同化。因此,期望有氨的同化得到控制,从而氨基酸的同化得到控制的酵母。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积极研究,结果从啤酒酵母中成功鉴定、分离出编码氨转运蛋白的基因,并且已经制备出了用所得基因(用于表达)转化的酵母,同时确认了该酵母会促进氨同化,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啤酒酵母中存在的氨转运蛋白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该基因的表达受到调控的转化酵母、使用该基因表达受到调控的酵母制造酒精饮料的方法等。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所示的多核苷酸、含有该多核苷酸的载体、导入该载体的转化酵母、使用该转化酵母制造酒精饮料的方法等。(1)多核苷酸,其选自由下述(a)~(f)组成的群组(a)多核苷酸,其含有具有序列号1的碱基序列的多核苷酸;(b)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多核苷酸,所述蛋白质具有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c)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多核苷酸,所述蛋白质具有在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中缺失、取代、插入及/或添加1个或多个氨基酸后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d)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多核苷酸,所述蛋白质具有与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有60%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e)多核苷酸,其含有一种多核苷酸,该多核苷酸在严格条件下,与具有与序列号1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的多核苷酸进行杂交,且编码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的蛋白质;以及(f)多核苷酸,其含有一种多核苷酸,该多核苷酸在严格条件下,与具有与编码具有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多核苷酸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的多核苷酸进行杂交,且编码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的蛋白质。(2)如上述(1)所述的多核苷酸,其选自下述(g)~(i)组成的群组(g)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多核苷酸,所述蛋白质具有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在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中缺失、取代、插入及/或添加1~10个氨基酸后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h)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多核苷酸,所述蛋白质具有与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有90%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以及(i)多核苷酸,其含有一种多核苷酸,该多核苷酸在高严格条件下,与具有序列号1的碱基序列的多核苷酸进行杂交或与具有与序列号1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的多核苷酸进行杂交,且编码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的蛋白质。(3)如上述(1)所述的多核苷酸,其含有具有序列号1的碱基序列的多核苷酸。(4)如上述(1)所述的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具有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多核苷酸。(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核苷酸,其为DNA。(6)蛋白质,其为由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核苷酸编码的蛋白质。(7)载体,其含有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核苷酸。(7a)上述(7)所述的载体,其包括表达盒,该表达盒包括下述构成要素(x)~(z)(x)在酵母细胞内可转录的启动子;(y)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核苷酸,其连接在该启动子的正义方向或反义方向;以及(z)涉及RNA分子的转录终止和多聚腺苷化作用,并在酵母内起作用的信号。(8)载体,其含有下述(j)~(l)中任一项多核苷酸,(j)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多核苷酸,所述蛋白质具有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在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中缺失、取代、插入及/或添加1~10个氨基酸后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 (k)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多核苷酸,所述蛋白质具有与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有90%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以及(1)多核苷酸,其含有一种多核苷酸,该多核苷酸在高严格条件下,与具有序列号3的碱基序列的多核苷酸进行杂交或与具有与序列号3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的多核苷酸进行杂交,且编码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的蛋白质。(9)多核苷酸,其选自下述(m)~(q)组成的群组(m)多核苷酸,其编码RNA,该RNA具有与上述(5)所述的多核苷酸(DNA)的转录产物互补的碱基序列;(n)多核苷酸,其编码RNA,该RNA通过RNAi效应抑制上述(5)所述的多核苷酸(DNA)的表达;(o)多核苷酸,其编码RNA,该RNA对上述(5)所述的多核苷酸(DNA)的转录产物具有特异切割的活性;(p)多核苷酸,其编码RNA,该RNA通过共抑制效应抑制上述(5)所述的多核苷酸(DNA)的表达;以及,(q)多核苷酸,其编码具有与下述(q1)、(q2)或(q3)所述的多核苷酸(DNA)的转录产物互补的碱基序列的RNA;多核苷酸,其编码通过RNAi效应抑制下述(q1)、(q2)或(q3)所述的多核苷酸(DNA)表达的RNA;多核苷酸,其编码对下述(q1)、(q2)或(q3)所述的多核苷酸(DNA)的转录产物具有特异切割活性的RNA;或多核苷酸,其编码通过共抑制效应抑制下述(q1)、(q2)、或(q3)所述的多核苷酸(DNA)表达的RNA;(q1)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多核苷酸,所述蛋白质具有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在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中缺失、取代、插入及/或添加1~10个氨基酸后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q2)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多核苷酸,所述蛋白质具有与序列号4的氨基酸序列有90%以上同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多核苷酸,其选自下述(a)~(f)组成的群组:    (a)多核苷酸,其含有具有序列号1的碱基序列的多核苷酸;    (b)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多核苷酸,所述蛋白质具有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    (c)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多核苷酸,所述蛋白质具有在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中缺失、取代、插入及/或添加1个或多个氨基酸后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    (d)多核苷酸,其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多核苷酸,所述蛋白质具有与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有60%以上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    (e)多核苷酸,其含有一种多核苷酸,该多核苷酸在严格条件下,与具有与序列号1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的多核苷酸进行杂交,且编码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的蛋白质;以及    (f)多核苷酸,其含有一种多核苷酸,该多核苷酸在严格条件下,与具有与编码具有序列号2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多核苷酸的碱基序列互补的碱基序列的多核苷酸进行杂交,且编码具有氨转运蛋白活性的蛋白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尾嘉宏儿玉由纪子下永朋子
申请(专利权)人:三得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