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病毒载体,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成纤维细胞特异性非病毒载体及其构建和该载体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大面积骨缺损是骨科、口腔颌面外科及整形外科领域的一大难题。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特别是其中的BMP-2或BMP-7能促进骨再生和缺损修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ex vivo局部基因治疗方法可将促进骨缺损修复的BMP基因导入基因递送细胞,然后将细胞移植到缺损局部进一步表达,避免了直接局部注射BMP蛋白后蛋白作用浓度难以稳定的问题。目前骨修复基因治疗主要以骨髓基质细胞为基因递送细胞,以病毒载体系统(主要为腺病毒、逆转录病毒和腺相关病毒)为导入系统。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显示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BMP-2基因转导入成纤维细胞后,细胞表现出转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而且在动物体内促进骨缺损的修复,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逆转录病毒的致瘤性。而采用普通非病毒载体介导BMP-2局部基因治疗,BMP-2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水平低,表达时间短,只能在体外表现出微弱的成骨表型,体内未能成骨。有人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中I型胶原蛋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纤维细胞特异性非病毒载体pcDNA3-CEP-BMP-2(含有该载体菌株DH5α/pcDNA3-CEP-BMP-2保藏编号CCTCC M 20605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OL1A2启动子-378bp到+52bp的近转录起始位点的启动子与-21.1kb到-18.8kb的一段2.3kb的增强子区域克隆至普通真核表达载体pcDNA3-BMP-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静,王茸影,邹嫣琼,王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