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新专利>正文

一种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416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包括脚蹬、主柱、万向节和方向舵,所述脚蹬通过中轴与所述主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中轴上设置有第一伞轮,所述第一伞轮下方设置有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伞轮,所述第二伞轮与所述万向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与软轴传动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软轴传动管上设置有所述方向舵,所述软轴传动管的另一端与螺旋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并能够改变船体的运动方向且不需要特定形状船体的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

A kind of propeller prope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ring propeller, including pedal, column, gimbal and rudder, the ped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haft through the end of the column, the central axis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evel wheel, the first bevel wheel is arrang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arachute gear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econd round of the umbrella and the gimbal, the other is connected with a flexible shaft of the joint pipe, the flexible shaft tube of the rudder, the flexible shaft tub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ropeller is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eer propeller propeller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motion of the hull and does not require a specific shape of the hu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
本技术涉及游船推进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
技术介绍
公知的船舶推进器因动力源的原因,一般都是将螺旋桨固定在船的尾部,利用水的反冲力来推动船体向前运动,其推力的方向只是沿船尾指向船头。若要改变船的航行方向只能依靠设置在船尾的舵子转向来实现。其缺点是转弯半径较大,特别是大型船舶靠岸时更是难以操作。同时由于螺旋桨的位置的原因,使得船体底部必须制作出特定的形状来适应流体动力学的要求。因而人们希望有一种能够改变船体的运动方向且不需要特定形状船体的推进器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并能够改变船体的运动方向且不需要特定形状船体的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包括脚蹬、主柱、万向节和方向舵,所述脚蹬通过中轴与所述主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中轴上设置有第一伞轮,所述第一伞轮下方设置有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伞轮,所述第二伞轮与所述万向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与软轴传动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软轴传动管上设置有所述方向舵,所述软轴传动管的另一端与螺旋桨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伞轮通过轴承与所述主柱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柱上设置有开口向后的U型挡板,所述软轴传动管通过所述U型挡板固定在所述主柱上。进一步的,所述方向舵设置在所述万向节与所述软轴传动管连接位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通过设置在与脚蹬相连接的中轴上的第一伞轮,在脚蹬带动第一伞轮产生转动时,第一伞轮带动第二伞轮旋转,进而第二伞轮通过万向节将扭力传递给软轴传动管内的软轴,从而使螺旋桨产生转动并推动船只前进;同时,万向节在船只过浅滩和礁石时可以向后折弯使螺旋桨抬起避过障碍物;并且方向舵设置在软轴传动管上,通过摆动方向舵可使软轴传动管转动方向,从而达到螺旋桨向不同方向转动产生推力的目的。总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并能够改变船体的运动方向且不需要特定形状船体的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伞轮,2-第二伞轮,3-脚蹬,4-万向节,5-主柱,6-中轴,7-万向舵,8-软轴传动管,9-螺旋桨,10-U型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包括脚蹬3、主柱5、万向节4和方向舵7,脚蹬3通过中轴6与主柱5的一端相连接,中轴6上设置有第一伞轮1,第一伞轮1下方设置有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伞轮2,第二伞轮2通过轴承与主柱5相连接,第二伞轮2与万向节4的一端相连接,万向节4的另一端与软轴传动管8的一端相连接,软轴传动管8上设置有方向舵7,软轴传动管8的另一端与螺旋桨9相连接;主柱5上设置有开口向后的U型挡板10,软轴传动管8通过U型挡板10固定在主柱5上,方向舵7设置在万向节7与软轴传动管8连接位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设置在与脚蹬3相连接的中轴6上的第一伞轮1,在脚蹬3带动第一伞轮1产生转动时,第一伞轮1带动第二伞轮2旋转,进而第二伞轮2通过万向节4将扭力传递给软轴传动管8内的软轴,从而使螺旋桨9产生转动并推动船只前进;同时,万向节4在船只过浅滩和礁石时可以向后折弯使螺旋桨9抬起避过障碍物;并且方向舵7设置在软轴传动管8上,通过摆动方向舵7可使软轴传动管8转动方向,从而达到螺旋桨9向不同方向转动产生推力的目的。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蹬、主柱、万向节和方向舵,所述脚蹬通过中轴与所述主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中轴上设置有第一伞轮,所述第一伞轮下方设置有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伞轮,所述第二伞轮与所述万向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与软轴传动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软轴传动管上设置有所述方向舵,所述软轴传动管的另一端与螺旋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向螺旋桨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蹬、主柱、万向节和方向舵,所述脚蹬通过中轴与所述主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中轴上设置有第一伞轮,所述第一伞轮下方设置有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伞轮,所述第二伞轮与所述万向节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另一端与软轴传动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软轴传动管上设置有所述方向舵,所述软轴传动管的另一端与螺旋桨相连接。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陈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