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包括内变速器、轴帽、板状主体和调节弹簧,所述内变速器的一端设有内变速器外壳,所述消声器的一端设有变速传动轴,所述变速传动轴和轴帽固定连接,所述板状主体的下方设有下座轴垫圈,所述下座扭簧的一端设有自润滑轴承,所述自润滑轴承的下方设有导板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设有自润滑轴承和内变速器,能够降低噪音,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小、重量轻、传递效率高、负载能力大的齿轮结构,能达到对齿轮传动高效率和小型化的要求,具有免维修、外观美等特点,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变速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变速系统的作用就是通过改变链条和不同的前、后大小的齿轮盘的配合来改变车速快慢。前齿盘的大小和后齿盘的大小决定了自行车旋动脚蹬时的力度。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时,脚蹬时越感到费力。现在的变速器在使用时,存在由于自身的润滑度不够,导致费力,导致设备磨损严重。现有的自行车变速器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承载能力不高,不耐冲击,不耐高温,自润滑能力差,耐磨性能不好,摩擦系数大,使用寿命短,不能减弱噪声,与内变速器相比,外变速器体积大,重量重、短寿命、维修频繁、外观不美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包括内变速器、轴帽、板状主体和调节弹簧,所述内变速器的一端设有内变速器外壳,且内变速器外壳的一端设有消声器,所述消声器的一端设有变速传动轴,且变速传动轴的外表面设有螺母,所述变速传动轴和轴帽固定连接,且轴帽的下方设有柳钉,所述柳钉的下方设有螺钉,且螺钉和板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板状主体的下方设有下座轴垫圈,且下座轴垫圈的一端设有下座扭簧,所述下座扭簧的一端设有自润滑轴承,所述自润滑轴承的下方设有导板螺栓,且导板螺栓的一端设有导轮。优选的,所述内变速器外壳通过变速传动轴和消声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轮和柳钉的数量至少为两组。优选的,所述导板螺栓通过导轮和调节弹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柳钉通过板状主体和螺钉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采用内变速器的设置,相较于外变速装置,不容易生锈和碰坏,防尘防灰,同时它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传递效率高、负载能力大的齿轮结构,能达到对齿轮传动,高效率和小型化的要求,由于体积小,重量轻、高可靠、长寿命、免维修、外观美等特点,深受市场欢迎,所述下座扭簧的一端设有自润滑轴承,能够降低噪音,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使用寿命长,且内变速器外壳的一端设有消声器,能够阻挡声波的传播,允许气流通过,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防止变速器在工作时产生过大的噪音,影响使用体验,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自润滑、消声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的局部视图。图中:1、内变速器外壳;2、消声器;3、变速传动轴;4、轴帽;5、柳钉;6、螺钉;7、下座扭簧;8、下座轴垫圈;9、导板螺栓;10、导轮;11、调节弹簧;12、内变速器;13、自润滑轴承;14、螺母;15、板状主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包括内变速器12、轴帽4、板状主体15和调节弹簧11,所述内变速器12的一端设有内变速器外壳1,且内变速器外壳1的一端设有消声器2,所述消声器2的一端设有变速传动轴3,且变速传动轴3的外表面设有螺母14,所述变速传动轴3和轴帽4固定连接,且轴帽4的下方设有柳钉5,所述柳钉5的下方设有螺钉6,且螺钉6和板状主体15固定连接,所述板状主体15的下方设有下座轴垫圈8,且下座轴垫圈8的一端设有下座扭簧7,所述下座扭簧7的一端设有自润滑轴承13,所述自润滑轴承13的下方设有导板螺栓9,且导板螺栓9的一端设有导轮10。其中,所述内变速器外壳1通过变速传动轴3和消声器2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导轮10和柳钉5的数量至少为两组。其中,所述导板螺栓9通过导轮10和调节弹簧1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柳钉5通过板状主体15和螺钉6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在使用时,所述内变速器12的一端设有内变速器外壳1,不容易生锈和碰坏,防尘防灰,同时它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传递效率高、负载能力大的齿轮结构,能达到对齿轮传动,高效率和小型化的要求,体积小,重量轻、高可靠、长寿命、免维修,且内变速器外壳1的一端设有消声器2,能够阻挡声波的传播,允许气流通过,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防止变速器在工作时产生过大的噪音,影响使用体验,所述消声器2的一端设有变速传动轴3,主要负责变速器变速命令的执行,实现变速的效果,且变速传动轴3的外表面设有螺母14,方便用户日常的清洁和维护,便于拆卸,且螺钉6和板状主体15固定连接,自行车的链条通过板状主体15进行固定,所述板状主体15的下方设有下座轴垫圈8,在变速器工作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且下座轴垫圈8的一端设有下座扭簧7,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所述下座扭簧7的一端设有自润滑轴承13,能够降低噪音,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使用寿命长。且导板螺栓9的一端设有导轮10,用来固定链条以及配合链条运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设有自润滑轴承13和内变速器12,能够降低噪音,耐磨性能好,摩擦系数小,使用寿命长,并且体积小、重量轻、传递效率高、负载能力大的齿轮结构,能达到对齿轮传动高效率和小型化的要求,具有免维修、外观美等特点,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包括内变速器(12)、轴帽(4)、板状主体(15)和调节弹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变速器(12)的一端设有内变速器外壳(1),且内变速器外壳(1)的一端设有消声器(2),所述消声器(2)的一端设有变速传动轴(3),且变速传动轴(3)的外表面设有螺母(14),所述变速传动轴(3)和轴帽(4)固定连接,且轴帽(4)的下方设有柳钉(5),所述柳钉(5)的下方设有螺钉(6),且螺钉(6)和板状主体(15)固定连接,所述板状主体(15)的下方设有下座轴垫圈(8),且下座轴垫圈(8)的一端设有下座扭簧(7),所述下座扭簧(7)的一端设有自润滑轴承(13),所述自润滑轴承(13)的下方设有导板螺栓(9),且导板螺栓(9)的一端设有导轮(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自行车变速器,包括内变速器(12)、轴帽(4)、板状主体(15)和调节弹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变速器(12)的一端设有内变速器外壳(1),且内变速器外壳(1)的一端设有消声器(2),所述消声器(2)的一端设有变速传动轴(3),且变速传动轴(3)的外表面设有螺母(14),所述变速传动轴(3)和轴帽(4)固定连接,且轴帽(4)的下方设有柳钉(5),所述柳钉(5)的下方设有螺钉(6),且螺钉(6)和板状主体(15)固定连接,所述板状主体(15)的下方设有下座轴垫圈(8),且下座轴垫圈(8)的一端设有下座扭簧(7),所述下座扭簧(7)的一端设有自润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山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