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50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为克服现有燃烧器火盖的火孔为双层结构,加工费时、生产效率低,火焰重叠、容易出现烟气超标,燃烧距离长、燃烧效率低的缺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带出气通道的炉头和与出气通道匹配的火盖,火盖上开设有火孔,所述火孔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的孔径大于所述进气端的孔径,以使火孔自进气端到出气端呈扩口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既能保证火焰稳定、燃烧区域稳定,又能降低火盖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提高热效率、提升燃烧效果,避免烟气超标。

A burner for gas cook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rner of a gas stove.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fire hole and the fire cover of the burner is a double-layer structure, processing time and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flame overlap, prone to exceed the standard combustion of long distance, flue gas, combustion and low efficiency, adopts the technical proposal as follows: a burner of a gas stove, comprising a furnace head with a gas outlet passage and outlet channel, fire cover, fire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fire hole, the fire hole includes a gas inlet and gas outlet aperture, the outlet end is larger than the inlet aperture, in order to make the fire hole from the air inlet end to the outlet end is flared. The burner of the gas cooker of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can ensure the flame stability, the combustion area is stable, but also can reduce the processing cost of the fire cap,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mprove the thermal efficiency, enhance the combustion effect, and avoid the excessive flu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
本技术属于厨房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燃烧器是燃气灶的重要配件,主要包括炉头和火盖,炉头上通常设有外环出气通道和中心出气通道,火盖包括与外环出气通道匹配的外环火盖和与中心出气通道匹配的中心火盖。无论是外环火盖还是中心火盖,都设有一圈主火孔,燃气和空气混合后的混合气体从出气通道排出后流向各个主火孔。由于目前的火盖的主火孔为进气端和出气端截面尺寸相同的直壁孔,混合气体的压力仅在出气端释放,混合气体冲出速度快,经点火器点火后,出气端形成的火焰容易跳动,燃烧区域不稳定。通常地,在主火孔的下方再设置一圈稳焰孔或是一圈稳焰槽,混合气体从出气通道排出后,部分流向稳焰孔或稳焰槽,经点火后形成一圈稳焰火,稳焰火能够拖拽住主火孔的火焰,起到稳焰的作用。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火盖上设置一圈主火孔和一圈稳焰结构,加工费时,生产效率低;第二、容易造成上下两层不居中火焰重叠的问题,导致烟气超标;第三、稳焰火离待加热器皿较远,燃烧距离长,热效率低,而且,稳焰火还会占用二次空气补充的氧气量,导致主火孔二次空气补充不足,燃烧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既能保证火焰稳定、燃烧区域稳定,又能降低火盖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提高热效率、提升燃烧效果,避免烟气超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带出气通道的炉头和与出气通道匹配的火盖,火盖上开设有火孔,所述火孔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的孔径大于所述进气端的孔径,以使火孔自进气端到出气端呈扩口状。混合气体自进气端进入到火孔内,经过呈扩口状的火孔后从出气端喷出,在这出气过程中,随着火孔孔径的增大,压力在火孔中得到释放,混合气体的喷出速度降低,经点火器点火后,在火孔出气端外形成的火苗短,火焰稳定,因此,燃烧区域稳定,加热效果好。在保证前述火焰稳定的前提下,仅设置一层火孔,相较于设置一层主火孔和一层稳焰结构来说,加工方便、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单层火孔还不会出现两层火焰不居中、火焰重叠的现象,有效避免了烟气超标;而且,火苗离待加热器皿近,燃烧距离短,热效率高,还没有稳焰火占用氧气量的问题,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能够充分接触,燃烧更充分。作为改进,所述火孔包括沿出气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出气段和第二出气段,第一出气段和第二出气段相连,第一出气段的内端形成上述进气端,第二出气段的外端形成上述出气端。通过设置两段出气段,火孔孔径由小到大,混合气体喷出速度降低,火苗更短,烟气更低,不易回火。虽然也可以设置三段者三段以上的出气段,但是三段或者三段以上的出气段对加工要求过高,且效果提升相对两段并不显著。作为火孔的一种结构改进,所述第一出气段和所述第二出气段均为直壁段,第一出气段的孔径与所述进气端的孔径相等,第二出气段的孔径与所述出气端的孔径相等。该种火孔结构可以一次加工成形,加工方便;火孔呈柱形沉孔状,火孔孔径由小到大产生突变,第一出气段和第二出气段中混合气体流速突变,造成混合气体在孔径更大的第二出气段中湍流,在第二出气段外端造成扰动效果,改善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的混合效果。作为火孔的另一种结构改进,所述第一出气段为直壁段,所述第二出气段为扩口段,第一出气段的孔径与所述进气端的孔径相等,第二出气段的孔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该种火孔结构可以一次加工成形,加工方便;第一出气段为直壁段,能够保证混合气体的基本出气速度,第二出气段呈扩口状,能够均匀地将混合气体向外扩散,即第二出气段的内壁能够对混合气体起到引流的作用,而且,火孔的孔径由小到大变化,第一出气段和第二出气段中混合气体流速不一致,造成混合气体在孔径更大的第二出气段中湍流,在第二出气段外端造成扰动效果,改善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的混合效果。作为火孔的又一种结构改进,所述第一出气段和所述第二出气段均为扩口段,第二出气段的孔壁的倾斜度大于第一出气段的孔壁的倾斜度。该种火孔结构可以一次加工成形,加工方便;第一出气段呈扩口状,可使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进行一定程度混合,第二出气段呈扩口状,能够均匀地将混合气体向外扩散,即第二出气段的内壁能够对混合气体起到引流的作用;而且,第二出气段的孔壁的倾斜度大于第一出气段的孔壁的倾斜度,火孔的孔径由小到大变化,第一出气段和第二出气段中混合气体流速不一致,造成混合气体在孔径更大的第二出气段中湍流,在第二出气段外端造成扰动效果,改善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的混合效果。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出气段的长度大于第一出气段的长度,使得二次空气与第二出气段中的混合气体充分混合。第二出气段的长度大于第一出气段的长度,经实际测试,混合效果较好。若第二出气段长度小于第一出气段长度,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混合效果变弱。作为火孔的再一种结构改进,所述火孔整体构成一扩口段,其孔径自进气端到出气端逐渐增大。火孔整体构成一扩口段,整个火孔的内壁都能够对混合气体起到引流作用,使混合气体匀速向外扩散,出气速度均匀,燃烧稳定;火孔呈内小外大的圆锥孔状,钻头制作更为简单。作为再改进,所述火孔的扩口段角度为3°~10°。当火孔整体构成一扩口段,火孔的扩口段角度在3°~10°之间,可兼顾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混合效果、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的混合比例以及燃烧火力。若扩口段角度小于3°,其接近普通的单层火孔,其进气端和出气端截面尺寸差距小,混合气体的压力绝大部分在出气端释放,混合气体冲出速度快,经点火器点火后,出气端形成的火焰容易跳动,燃烧区域不稳定;同时,锥度过小,加工难度较大。若扩口段角度大于10°,火孔中燃气量过低,会导致燃烧火力不足;混合气体喷出速度过慢,火苗过低,容易出现回火;二次空气过量,带走大量的热,降低燃烧效率。作为改进,所述出气端的孔径是所述进气端的孔径的1.1至1.5倍。出气端与进气端的孔径比在1.1至1.5之间,可兼顾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混合效果、混合气体与二次空气的混合比例以及燃烧火力。若出气端与进气端的孔径比小于1.1,其接近普通的单层火孔,其进气端和出气端截面尺寸差距小,混合气体的压力绝大部分在出气端释放,混合气体冲出速度快,经点火器点火后,出气端形成的火焰容易跳动,燃烧区域不稳定。若出气端与进气端的孔径比大于1.5,火孔中燃气量过低,会导致燃烧火力不足;混合气体喷出速度过慢,火苗过低,容易出现回火;二次空气过量,带走大量的热,降低燃烧效率。作为改进,多个火孔沿火盖周向均布,相邻两个火孔的中心间距是所述进气端的孔径的1.5至2倍。相比现有技术主火孔间孔距为孔径的2至3倍,将孔距减小为进气端孔径的1.5至2倍,仅设置单层火孔,通过减小火孔间距,即可保证燃烧稳定,达到稳焰效果。若相邻两个火孔的中心间距大于进气端孔径的2倍,各火孔处的火焰彼此分离,火力较弱,且火焰容易跳动,影响燃烧效果;二次空气过量,带走大量的热,降低燃烧效率。若相邻两个火孔的中心间距小于进气端孔径的1.5倍,二次空气补充不足,燃烧不充分,容易出现烟气超标现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火孔呈扩口状,火孔孔径由小到大,混合气体流动速度降低,在火孔出气端外形成的火苗短,火焰稳定,燃烧区域稳定,加热效果好;2)单层火孔,可采用异形钻头,直接一次加工完成,节省加工时间,降低加工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带出气通道的炉头和与出气通道匹配的火盖,火盖上开设有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孔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的孔径大于所述进气端的孔径,以使火孔自进气端到出气端呈扩口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带出气通道的炉头和与出气通道匹配的火盖,火盖上开设有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孔包括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出气端的孔径大于所述进气端的孔径,以使火孔自进气端到出气端呈扩口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孔包括沿出气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出气段和第二出气段,第一出气段和第二出气段相连,第一出气段的内端形成上述进气端,第二出气段的外端形成上述出气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段和所述第二出气段均为直壁段,第一出气段的孔径与所述进气端的孔径相等,第二出气段的孔径与所述出气端的孔径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段为直壁段,所述第二出气段为扩口段,第一出气段的孔径与所述进气端的孔径相等,第二出气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范永日周跃成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