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1500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0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包括一圆环形的外燃烧器环,其设计要点在于:外燃烧器环设置为内、外双锥面,内锥面圆周分布有多个内圈燃烧孔,外锥面圆周分布有多个外圈燃烧孔,内圈燃烧孔和外圈燃烧孔成长条状,且内圈燃烧孔和外圈燃烧孔均与所述外燃烧器环径向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其燃烧工作时的火焰对受热器皿的热幅盖属于全方位的,不存在受热盲区,不存在不同温层和不同温区,加大燃烧器的热功率,加快了煮食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
技术介绍
]当前家用燃气灶的燃烧器一般包括引射混合器、外火引射喷嘴、内火引射喷嘴、气流分配室、圆环形外燃烧器头部和内燃烧器头部,圆环形外燃烧器头部连接在引射混合器上,内燃烧器头部设置于外燃烧器头部内。圆环形外燃烧器头部一般具有单一设置的外锥面或内锥面,单一设置的外锥面或内锥面设置燃烧孔的普遍存在热功率不足,煮食单位时间偏长,不能充分的满足我国饮食文化的实际需求。为此,有必要改进现有火焰燃烧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其燃烧工作时的火焰对受热器皿的热幅盖属于全方位的,不存在受热盲区,不存在不同温层和不同温区,加大燃烧器的热功率,加快了煮食速度。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包括一圆环形的外燃烧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燃烧器环设置为内锥面、外锥面的双锥面,所述内锥面圆周分布有多个内圈燃烧孔,所述外锥面圆周分布有多个外圈燃烧孔,内圈燃烧孔和外圈燃烧孔成长条状,且内圈燃烧孔和外圈燃烧孔均与所述外燃烧器环径向夹角设置。如上所述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外锥面均布有一组内凹的凹口,凹口截面呈“V”形状,各凹口从外锥面的外周边缘顶点起以同一角度斜向上延伸至外锥面的内周顶点止,在各凹口同侧槽壁上均设有条状的外圈燃烧孔,外圈燃烧孔从外锥面的外周边缘顶点起以平行于凹口槽边角度斜向上延伸至外锥面的内周顶点止,多个外圈燃烧孔形成一沿外锥面圆周斜向上喷火的外圈燃烧孔组。如上所述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燃烧器环内壁还设置有位于内锥面、外锥面之间中间过渡面,中间过渡面包括一竖直内壁表面和一第二内壁表面,第二内壁表面与竖直内壁表面垂直设置呈台阶状,所述内锥面的顶点延伸至第二内壁表面,竖直内壁表面的顶点、外锥面的顶点同位于外燃烧器环水平位置的最高点,所述内圈燃烧孔从内锥面下端外周边缘顶点起沿内锥面表面向上延伸至第二内壁表面外圈顶点止。如上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面上的外圈燃烧孔和内锥面上的内圈燃烧孔数量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外锥面和内锥面均设置燃烧孔,燃烧工作时形成内外两环火焰,因为内外锥面均设置了燃烧孔,使燃烧工作时的火焰对受热器皿的热幅盖属于全方位的,不存在受热盲区,不存在不同温层和不同温区,加大燃烧器的热功率,加快了煮食速度。2、外圈燃烧孔从外锥面的外周边缘顶点起以平行于凹口槽边角度斜向上延伸至外锥面的内周顶点止,多个外圈燃烧孔形成一沿外锥面圆周斜向上的外圈燃烧孔组,从而使得外锥面燃烧时会产生的热空气动力,使火焰产生向内收紧的燃烧状态,实现了高能效的节能技术目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包括一圆环形的外燃烧器环1,外燃烧器环1设置为内、外双锥面,内锥面2圆周分布有多个内圈燃烧孔21,外锥面3圆周分布有多个外圈燃烧孔31,外锥面3上的外圈燃烧孔31和内锥面2上的内圈燃烧孔21数量相等。内圈燃烧孔212和外圈燃烧孔31成长条状,且内圈燃烧孔21和外圈燃烧孔31均与外燃烧器环1径向夹角设置。本案例中,内圈燃烧孔21呈长条状,内圈燃烧孔21沿内锥面2与外燃烧器环1径向夹角设置,多个内圈燃烧孔21形成一由下往上喇叭状张开的内圈燃烧孔组。本案例中,外锥面3均布有一组内凹的凹口30,凹口30截面呈“V”形状,各凹口30从外锥面3的外周边缘顶点起以同一角度斜向上延伸至外锥面3的内周顶点止,在各凹口30同侧槽壁上均设有条状的外圈燃烧孔31,外圈燃烧孔31从外锥面3的外周边缘顶点起以平行于凹口30槽边角度斜向上延伸至外锥面3的内周顶点止,多个外圈燃烧孔31形成一沿外锥面3圆周斜向上喷火的外圈燃烧孔组。进一步改进:外燃烧器环1内壁还设置有位于内锥面2、外锥面3之间中间过渡面4,中间过渡面4包括一竖直内壁表面41和一第二内壁表面42,第二内壁表面42与竖直内壁表面41垂直设置呈台阶状,内锥面2的顶点延伸至第二内壁表面42,而竖直内壁表面41的顶点、外锥面3的顶点同位于外燃烧器环1水平位置的最高点,内圈燃烧孔21从内锥面2下端外周边缘顶点起沿内锥面3表面向上延伸至第二内壁表面42外圈顶点止,这样增长了内圈燃烧孔21长度,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包括一圆环形的外燃烧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燃烧器环设置为内、外双锥面,内锥面圆周分布有多个内圈燃烧孔,外锥面圆周分布有多个外圈燃烧孔,内圈燃烧孔和外圈燃烧孔成长条状,且内圈燃烧孔和外圈燃烧孔均与所述外燃烧器环径向夹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包括一圆环形的外燃烧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燃烧器环设置为内、外双锥面,内锥面圆周分布有多个内圈燃烧孔,外锥面圆周分布有多个外圈燃烧孔,内圈燃烧孔和外圈燃烧孔成长条状,且内圈燃烧孔和外圈燃烧孔均与所述外燃烧器环径向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面双涡流束火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锥面均布有一组内凹的凹口,凹口截面呈“V”形状,各凹口从外锥面的外周边缘顶点起以同一角度斜向上延伸至外锥面的内周顶点止,在各凹口同侧槽壁上均设有条状的外圈燃烧孔,外圈燃烧孔从外锥面的外周边缘顶点起以平行于凹口槽边角度斜向上延伸至外锥面的内周顶点止,多个外圈燃烧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佑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太太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