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8113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包括火盖,气流分配体,所述火盖上具有主火孔,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火孔的下方,具有内外延伸的稳焰通道,其中所述火盖与所述气流分配体形成一个腔体,与所述主火孔和所述稳焰通道相通。由于气流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的差异,火焰容易离焰,稳焰通道的燃烧的火焰可以保证主火孔根部的温度,起到稳定主火孔火焰的作用,有很好的稳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具
,尤其涉及燃气灶具用大气式燃烧器。
技术介绍
现在的大气式燃烧器一般包括大火盖、小火盖和分配气流上下本体,目前的燃烧器存在一些问题点。例如,1、大火盖的稳焰孔一般做在出火孔表面的下方,此种情况下的小稳焰孔极易离焰,所以稳焰效果较差。还有些稳焰虽然做成稳焰槽但是在大火盖上有一圈很窄的缝隙,比较难加工。同时此处的缝隙堵塞后不好清洗。2、大部分点火针的位置放置在小火盖附近,先点着小火盖再传到大火盖,然后正常燃烧。且很多点火针裸露在外面,当长时间烹饪后,会有很多脏东西粘在点火针上,出现点不着火的情况。有些为了防止点火针黏上脏东西,一般会在小火盖上多出一块帽子,造成此处火焰缺失。点火针放在小火盖附近和小火盖多出一块帽子都会影响二次空气的补充。3、一般的火盖直径为120mm,火孔为30°,此种结构燃烧器火焰极易溢出锅底,造成热量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稳焰效果好,点火针隐蔽,燃烧器直径小,热效率高的燃烧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包括火盖,气流分配体,所述火盖上具有主火孔,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火孔的下方,具有内外延伸的稳焰通道,其中所述火盖与所述气流分配体形成一个腔体,与所述主火孔和所述稳焰通道相通。进一步,所述稳焰通道设置在所述火盖和所述气流分配体结合的外边缘部分。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火盖上,位于火盖2下边缘处外侧的比主火孔小的小孔。在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火盖上位于所述主火孔和所述小孔中间的部分,设有气流导向槽。进一步,所述火盖为环形,环形外侧面上部设有间隔设置的所述主火孔,所述主火孔的下面环形外侧面向内倾斜,形成环形倾斜面,所述气流导向槽就设在所述环形倾斜面上。进一步,所述气流分配体内侧外边缘处有一个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火盖上的所述气流导向槽相配合,在两者之间形成稳焰通道。进一步,所述环形火盖的环形倾斜面,继续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竖直的环面,所述小孔设置在所述竖直的环面上。进一步,所述小孔为间隔设置在竖直环面上的圆形火孔。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分配体的内侧外边缘处有一个斜面上,设有气流导向槽。进一步,所述火盖为环形,环形外侧面上部设有间隔设置的所述主火孔,所述主火孔的下面环形外侧面向内倾斜,形成环形倾斜面。进一步,所述气流导向槽与所述火盖的环形外侧面向内倾斜的环行倾斜面配合,形成稳焰通道。进一步,所述稳焰通道的高度范围是0.8~1.0mm。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火盖上位于所述主火孔和所述小孔中间的部分,设有气流导向槽。所述火盖为环形,环形外侧面上部设有间隔设置的所述主火孔,所述主火孔的下面环形外侧面向内倾斜,形成环形倾斜面,所述气流导向槽就设在所述环形倾斜面上。所述气流分配体内侧外边缘处有一个斜面,在所述斜面上设有气流导向槽,所述气流分配体上的气流导向槽与火盖上的气流导向槽相配合,形成所述稳焰通道。进一步,所述气流分配体包括气流分配体上部和气流分配体下部,两者结合形成气流通道,并且与所述腔体相通,其中所述气流分配体下部的气流通道部分向下凸出,形成气流通道部。进一步,所述气流分配体下部外侧部有个凹进去的区域,为第一凹区,所述火盖上与所述气流分配体下部外侧部的第一凹区结合的部分也有一凹进去的区域,为第二凹区,此处与气流分配体下部的第一凹区相配合,一起组成了容纳点火针的空间。进一步,所述燃烧器的直径为108mm~115mm之间,所述主火孔的倾角在40°~45°之间,所述气流分配体下部4的斜面角度α在40°~45°之间,所述火盖的斜面角度β在45°~50°之间。进一步,所述气流分配体下部的斜面角度α与所述火盖的斜面角度β需根据所述火盖中所述主火孔的角度来变更,可以与主火孔23角度平行或比主火孔23角度偏差在5°以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稳焰的气流先经过小圆孔后再经过稳焰通道,稳焰火焰不易离焰,稳焰效果好。点火针的位置在火盖下方,点火针不易粘脏东西,不会出现点不着火的情况,同时放在火盖下方,不会影响中间小火盖二次空气的补充,给中心小火盖提供足够的二次空气补充空间。此款燃烧器直径小节省材料,且火孔倾角可以做大,火焰易集中在锅底,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实例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提供这些说明的目的仅在于帮助解释本专利技术,不应当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火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燃烧器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稳焰通道在气流分配体下部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稳焰通道由气流分配体下部和火盖组合而成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或三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火盖结构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包括火盖2,气流分配体10,火盖上具有主火孔23,其特征在于,位于主火孔23的下方,具有内外延伸的稳焰通道22,其中火盖2与气流分配体10形成一个腔体6,并与稳焰通道22相通。具体地,所述稳焰通道设置在火盖2和气流分配体10结合的外边缘部分。通气时,燃气从主火孔23和稳焰通道22流出,并很快燃烧。由于气流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的差异,火焰容易离焰,稳焰通道22的燃烧的火焰可以保证主火孔23根部的温度,起到稳定主火孔23火焰的作用,有很好的稳焰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还包括设置在火盖2上,位于火盖2下边缘处外侧的比主火孔小的小孔24。燃气进入火盖2与气流分配体10形成的腔体6后,从主火孔23和小孔24流出。从小孔24流出的燃气撞在气流分配体10内侧的壁面上,然后经火盖2的稳焰通道22流出,并且燃烧,达到好的稳焰效果。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火盖2上位于所述主火孔23和所述小孔24中间的部分,设有气流导向槽25。气流分配体10内侧外边缘处有一个斜面42,所述斜面42与所述火盖2的气流导向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包括火盖,气流分配体,所述火盖上具有主火孔,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火孔的下方,具有内外延伸的稳焰通道,其中所述火盖与所述气流分配体形成一个腔体,与所述主火孔和所述稳焰通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包括火盖,气流分配体,所述火盖上具有主火孔,
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火孔的下方,具有内外延伸的稳焰通道,其中所述火盖与所
述气流分配体形成一个腔体,与所述主火孔和所述稳焰通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焰通道
设置在所述火盖和所述气流分配体结合的外边缘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
所述火盖上,位于火盖2下边缘处外侧的比主火孔小的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上位
于所述主火孔和所述小孔中间的部分,设有气流导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为环
形,环形外侧面上部设有间隔设置的所述主火孔,所述主火孔的下面环形外侧面向内
倾斜,形成环形倾斜面,所述气流导向槽就设在所述环形倾斜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分配
体内侧外边缘处有一个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火盖上的所述气流导向槽相配合,在两
者之间形成稳焰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火盖
的环形倾斜面,继续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竖直的环面,所述小孔设置在所述竖直的环
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为间
隔设置在竖直环面上的圆形火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分配
体的内侧外边缘处有一个斜面上,设有气流导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稳焰结构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为
环形,环形外侧面上部设有间隔设置的所述主火孔,所述主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娟娟李晖甄月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林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