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HDGNR10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08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称作人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HDGNR10的新人类蛋白质,以及编码该蛋白的分离多核苷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指向与G蛋白质趋化因子受体(CCR5)HDGNR10结合的人类抗体以及编码这些抗体的多核苷酸。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载体、宿主细胞、抗体、和用于制备人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HDGNR10和抗人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HDGNR10的人类抗体的重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诊断和治疗涉及此新人类蛋白质和这些新人类抗体的疾病、紊乱和/或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码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家族成员多肽的新人类基因。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码称作人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HDGNR10(本文称作“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或“HDGNR10”)的新人类多肽的多核苷酸。本专利技术还涉及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多肽、以及载体、宿主细胞、指向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多肽的抗体,和制备它们的重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检测涉及免疫系统和HIV感染的疾病、紊乱和/或病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预防和/或诊断这些疾病、紊乱和/或病症的治疗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用于鉴定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活性的拮抗剂和激动剂的筛选方法。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又称作CCR5。
技术介绍
十分明确的是,许多医学上有意义的生物学方法是由参与涉及G蛋白和/或第二信使如cAMP的细胞转导途径的蛋白质介导的(Lefkowitz,Nature,351353-354(1991))。此处这些蛋白质称作参与涉及G蛋白或PPG蛋白的途径的蛋白。这些蛋白质的一些例子包括GPC受体,例如针对肾上腺素药剂和多巴胺的那些GPC受体(Kobilka,B.K.等,PNAS,8446-50(1987);Kobilka,B.K.等,Science,238650-656(1987);Bunzow,J.R.等,Nature,336783-787(1988)),G蛋白本身,效应蛋白如磷脂酶C、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酸二酯酶,和激励者蛋白(actuator protein)如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Simon,M.I.等,Science,252802-8(1991))。例如,在一种形式的信号转导中,激素结合的效果是激活细胞内的酶,腺苷酸环化酶。激素对酶的激活依赖于核苷酸GTP的存在,而且GTP还影响激素的结合。G蛋白使激素受体与腺苷酸环化酶连接起来。已证明G蛋白质在被激素受体激活时将结合的GDP交换为GTP。然后携带GTP的形式与激活的腺苷酸环化酶结合。G蛋白本身催化GTP水解为GDP,这使G蛋白回到其基础的无活性形式。因此,G蛋白扮演了双重角色,一个是作为将信号从受体接替到效应器的中间体、一个是作为控制信号持续时间的时钟。G蛋白偶联受体的膜蛋白基因超家族的特征在于具有7个可能的跨膜域。这些域被认为是通过胞外或胞质环连接的跨膜α螺旋。G蛋白偶联受体包括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受体,如激素、病毒、生长因子和神经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的特征在于包括这样7个约20-30个氨基酸的保守疏水链,连接至少8个趋异的亲水环。G蛋白家族的偶联受体包括多巴胺受体,其与用于治疗精神和神经疾病的精神抑制药物结合。该家族成员的其它例子包括降钙素、肾上腺素、内皮素、cAMP、腺苷、毒蕈碱、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胺、凝血酶、激肽、促卵泡激素、视蛋白、内皮分化基因-1受体及视紫红质、增味剂、巨细胞病毒受体等。G蛋白偶联受体可以细胞内通过异三聚体G蛋白偶联与多种细胞内酶、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偶联(见,Johnson等,Endoc.Rev.10317-331(1989))。不同G蛋白α亚基优选刺激特定的效应器以调节细胞中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已经确定G蛋白偶联受体的细胞质残基的磷酸化是调节某些G蛋白偶联受体与G蛋白偶联的重要基质。在哺乳动物宿主中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存在于许多位点中。趋化因子(又称间分泌细胞因子(intercrine cytokine))是一个结构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亚家族。这些分子大小为8-10kd。一般地,趋化因子在氨基酸水平上表现出20%至75%的同源性,而且特征在于形成两个二硫键的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基于头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的排列,趋化因子被划分为两个亚家族即α和β。在α亚家族中,头两个半胱氨酸被一个氨基酸分隔开并由此称作“C-X-C”亚家族。在β亚家族中,这两个半胱氨酸处于相邻位置并因此被称作“C-C”亚家族。迄今,在人类中已鉴定到至少9个不同的该家族成员。这些间分泌细胞因子表现出广泛的功能。标志性的特征是它们能够引起不同细胞类型(包括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趋化迁移。许多趋化因子具有促炎活性并参与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多个步骤。这些活性包括刺激组胺释放、溶酶体酶和白三烯的释放、增加靶免疫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增强补体蛋白的结合、诱导粒细胞粘着分子和补体受体的表达、和呼吸爆发。除了参与炎症反应外,证实某些趋化因子还表现出其它活性。例如,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能够抑制造血干细胞增殖,血小板因子4(PF-4)是内皮细胞生长的有效抑制剂,白介素8(IL-8)促进角质细胞增殖,而GRO是黑素瘤细胞的自体分泌生长因子。根据这些多样的生物学活性,许多生理和疾病情况涉及趋化因子是毫不惊奇的,包括淋巴细胞运输、伤口愈合、造血调节和免疫紊乱例如过敏、哮喘和关节炎。由此,需要可以调整免疫系统调节的多肽,因为这些调节的失常可能涉及与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紊乱和/或病症。因此,需要鉴定和表征能够在检测、预防、改善或矫正这些疾病、紊乱和/或病症中起作用的人类多肽。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是7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表达在免疫系统的细胞中,例如巨噬细胞,包括树突细胞如郎氏细胞,和T细胞包括Th0和Th1效应细胞。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还被检测到存在于小胶质细胞、星型胶质细胞、神经元、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血管内皮细胞中。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还表达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液中的单核细胞和T细胞中,并且还参与其它形式的关节炎。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配体包括MIP-1α、MIP-1β、MCP-1、MCP-2、MCP-3、MCP-4、RANTES和Eotaxin。CCR5还是HIV的主要共同受体,并且还可以被其它感染剂例如其它病毒所识别以允许进入细胞。近来发现包含突变的CCR5基因的某些个体尽管多次暴露于HIV病毒,但对HIV感染具有抗性。该突变造成细胞表面不表达CCR5(Liu等,Cell 861(1996))。目前HIV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性感染疾病,在1999年造成2.6百万人死亡。由HIV感染导致的死亡数目将持续增加;在1999年,世界上有5.6百万新的HIV感染病例并且活着患者有33.6百万。尽管目前有14种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HIV,但半数患者在一年药物治疗后仍不能得到成功的治疗(成功定义为血清中不能检测到HIV RNA(实际上这等于每ml少于50个拷贝的HIV-1RNA))。这些药物疗法不能有效治疗HIV的原因在于几方面的失败某些药物的使用导致产生抗药性HIV株;一些个体不能耐受某些药物或药物有不良副作用;患者难于遵守复杂的给药疗法;以及药物不能接近身体内HIV的储存地。因此,本领域仍需要开发改良的HIV疫苗和疗法。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涉及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新多核苷酸和编码的多肽。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载体、宿主细胞、抗体、和制备这些多肽和多核苷酸的重组和合成方法。还提供检测涉及这些多肽和多核苷酸的疾病、紊乱和/或病症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预防和/或诊断这些疾病、紊乱和/或病症的治疗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鉴定G蛋白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结合伙伴(partne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编码第一抗体的分离的多核苷酸,所述第一抗体与含有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的第二抗体至少95%一致、至少96%一致、至少97%一致、至少98%一致、至少99%一致、或至少100%一致:(a)选自XF3.5F1、XF11.1F8、XF3.6 A2、XF3.10B8、XF22.3C9.6、XF22.9E6、XF27/28.7D5、XF27/28.18B5、XF27/28.25G10、XF27/28.36A12、XF27/28.36F11和XF27/28.43E2的杂交瘤细胞系表达的抗体的VH域的至少一个CDR区;(b)选自XF3.5F1、XF11.1F8、XF3.6A2、XF3.10B8、XF22.3C9.6、XF22.9E6、XF27/28.7D5、XF27/28.18B5、XF27/28.25G10、X F27/28.36A12、XF27/28.36F11和XF27/28.43E2的杂交瘤细胞系表达的抗体的VH域的至少两个CDR区;(c)选自XF3.5F1、XF11.1F8、XF3.6A2、XF3.10B8、XF22.3C9.6、X F22.9E6、XF27/28.7D5、XF27/28.18B5、XF27/28.25G10、XF27/28.36A12、XF27/28.36F11和XF27/28.43E2的杂交瘤细胞系表达的抗体的VH域的至少三个CDR区;(d) 选自XF3.5F1、XF11.1F8、XF3.6A2、XF3.10B8、XF22.3C9.6、XF22.9E6、XF27/28.7D5、XF27/28.18B5、XF27/28.25G10、XF27/28.36A12、XF27/28.36F11和XF27/28.43E2的杂交瘤细胞系表达的抗体的VL域的至少一个CDR区;(e)选自XF3.5F1、XF11.1F8、XF3.6A2、XF3.10B8、XF22.3C9.6、XF22.9E6、XF27/28.7D5、XF27 /28.18B5、XF27/28.25G10、XF27/28.36A12、XF27/28.36F11和XF27/28.43E2的杂交瘤细胞系表达的抗体的VL域的至少两个CDR区;和(f)选自XF3.5F1、XF11.1F8、XF3. 6A2、XF3.10B8、XF22.3C9.6、XF22.9E6、XF27/28.7D5、XF27/28.18B5、XF27/...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罗施基CA罗森SM鲁宾
申请(专利权)人:人类基因组科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