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平推和垂直双减震结构的起落架升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139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8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平推和垂直双减震结构的起落架升降器,涉及无人机降落缓冲减震结构领域,包括起落架安装管、外壳和用于连接无人机机架的安装板,所述外壳内安装有平推减震器,所述平推减震器包括套接在螺纹丝杆上的螺纹块和推拉杆座,所述螺纹块与所述螺纹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推拉杆座中部开孔直径大于所述螺纹丝杆直径,所述螺纹块上一体成型有带卡帽的限位杆,所述推拉杆座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适应的通孔,所述推拉杆座可在所述限位杆上相对滑动,所述推拉杆座和所述螺纹丝杆之间设置有平推减震弹簧。通过压缩所述平推减震弹簧,将降落时起落架受反作用冲击力产生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实现缓冲减震的作用。

A landing gear elevator with flat and vertical double damping structur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gear lifting device using plug and vertical double damping structure, involving the UAV landing buffer structure, including landing gear installation pipe, casing and mounting plate for connecting the UAV frame, wherein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flat push shock absorber, the horizontal push shock absorber including sheathed on the screw rod of the screw block and push rod seat, the thread block and the screw rod is matched with the thread, the push rod seat central hole diameter greater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screw rod, forming one thread block with a cap limiting lever, the the push rod seat is provided with the through hole to limit rod, the push rod seat can limit the relative sliding rod of the push rod, the seat and the flat push damping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crew rod. By compressing the flat push damping spring, the kinetic energy generated by the impact force on landing gear is transformed into elastic potential energy, so that the buffering and damping effect can be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平推和垂直双减震结构的起落架升降器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减震结构领域,尤其涉及无人机降落缓冲减震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平推和垂直双减震结构的起落架升降器。
技术介绍
无人机即“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无人机技术越来越成熟,无人机的应用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无人机在民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行业应用,是现今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为了使无人机飞行更为稳定,更便于操控和完成飞行任务,常常需要在无人机的机架和设备安装架上设置减震构件,用以降低无人机电机振动、机器共振或外部坏境对无人机飞行稳定性的影响。另外,无人机在降落时,由于自身的重力和速度的作用,常常会受到地面传来的反作用冲击力,这种反作用冲击力较大时容易导致无人机降落时机身不稳定或损害无人机零部件,因此也需要设置一种用于减震结构,用于缓冲无人机降落时受到的反作用冲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平推和垂直双减震结构的起落架升降器,用于缓冲无人机降落时受到的反作用冲击力。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用平推和垂直双减震结构的起落架升降器,包括起落架安装管、外壳和用于连接无人机机架的安装板,所述外壳为通过螺钉连接的对称的两个板状结构,所述外壳和所述安装板通过竖直稳定柱连接,所述外壳中部沿长边方向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容纳有两端带轴承的螺纹丝杆,所述外壳的条形开口两端为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轴承相适应,所述外壳一端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螺纹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螺纹丝杆上设置有平推减震器,所述平推减震器包括套接在所述螺纹丝杆上的螺纹块和推拉杆座,所述螺纹块与所述螺纹丝杆螺纹配合,所述推拉杆座中部开孔直径大于所述螺纹丝杆直径,所述螺纹块上一体成型有带卡帽的限位杆,所述推拉杆座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适应的通孔,所述推拉杆座可在所述限位杆上相对滑动,所述推拉杆座和所述螺纹丝杆之间设置有平推减震弹簧;所述起落架安装管的一端固定有安装管座,所述安装管座的两边上对称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摇臂,所述摇臂与所述外壳通过转轴铰接,所述摇臂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推拉杆座上一体成型有伸出所述条形开口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与所述滑槽滑动适应。优选的,所述平推减震弹簧为阻尼弹簧,所述平推减震弹簧的材质为带有纳米孔的SiC和NiTi的复合材料。优选的,所述外壳和所述安装板上对应设置有凸出的圆筒,所述圆筒内径大、出口小,所述竖直稳定柱的两端设置有防止滑出的卡帽,所示卡帽与所述圆筒内径相适应。优选的,所述竖直稳定柱上套接有垂直减震弹簧,所述垂直减震弹簧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安装板上设置的圆筒之间,所述垂直减震弹簧为带有纳米孔的SiC和NiTi复合材料制成的阻尼弹簧。优选的,所述减速电机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减速电机安装柱,所述减速电机安装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外壳上。优选的,所述摇臂相对所述外壳的转动角度为0°~60°,无人机降落时,所述摇臂的滑槽与所述外壳的条形开口垂直。优选的,所述外壳设置为手枪形的板状结构,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外壳的“枪托”处,所述条形开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枪管”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内设置有用于紧固连接的螺钉。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通过沿所述螺纹丝杆水平运动的螺纹块和推拉杆座组合带动所述起落架安装管绕所述外壳转动,从而实现起落架收起或放下,当起落架放下、接触地面时受到地面传来的反作用冲击力,起落架受到冲击力必然会带动起落架安装管受力绕所述转轴转动,影响无人机降落时的稳定性,容易造成无人机零部件损坏或降落时发生倾覆;当起落架安装管受反作用力绕转轴转动时,安装在起落架安装管上的摇臂必然会带动所述推拉杆和推拉杆座沿限位杆滑动,在所述螺纹块和所述推拉杆座之间设置平推减震弹簧后,所述推拉杆座受力向螺纹块滑动时,平推减震弹簧受到压缩产生抵抗推拉杆座滑动的力,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再缓慢释放,起到缓冲反作用冲击力的减震效果。(2)所述平推减震弹簧为阻尼弹簧,由于阻尼弹簧具有的吸能、缓震的特性,能起到较好的缓冲、减震效果。(3)通过在外壳和安装板上设置用于容纳竖直稳定柱的圆筒,在重力作用下,所述竖直稳定柱接触所述安装板上圆筒的最下端和所述外壳上圆筒的最上端,降落时,所述安装板和竖直稳定柱向下移动,挤压、排出所述圆筒内的空气做功,使安装板7和竖直稳定柱缓慢下落,避免竖直稳定柱直接撞击外壳,避免安装板直接撞击竖直稳定柱,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4)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安装板上设置的圆筒之间的竖直稳定柱上套接有垂直减震弹簧,将安装板下落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进一步起到缓冲减震带效果。(5)所述平推减震弹簧和所述垂直减震弹簧均为带有纳米孔的SiC和NiTi的复合合金材料制成的阻尼弹簧,采用带有纳米孔的新型SiC和NiTi的复合合金材料,这种材料所具有的较高的压缩强度、稳定的线形超弹性可以带来良好的缓震效果,同时由于所述新型SiC和NiTi的复合合金材料中带有纳米孔,结构比重较小,同时这种带纳米孔的材料也能起到辅助吸能的作用。(6)所述外壳设置为手枪形的板状结构,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外壳的“枪托”处,所述条形开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枪管”处,省略不必要的部分,减轻了起落架升降器的自重,利于无人机飞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平推减震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无人机降落时本技术状态示意图;图5为安装板和外壳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1-起落架安装管;2-安装管座;3-摇臂;4-转轴;5-外壳;6-垂直减震弹簧;7-安装板;8-竖直稳定柱;9-减速电机;10-减速电机安装柱;11-螺纹丝杆;12-轴承;13-推拉杆;14-螺纹块;15-平推减震弹簧;16-限位杆;17-推拉杆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结合附图1-3所示,一种采用平推和垂直双减震结构的起落架升降器,包括起落架安装管1、外壳5和用于连接无人机机架的安装板7,所述外壳5为通过螺钉连接的对称的两个板状结构,所述外壳5和所述安装板7通过竖直稳定柱8连接,所述外壳5中部沿长边方向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容纳有两端带轴承12的螺纹丝杆11,所述外壳5的条形开口两端为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轴承12相适应,所述外壳5一端安装有减速电机9,所述螺纹丝杆11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螺纹丝杆11上设置有平推减震器,所述平推减震器包括套接在所述螺纹丝杆11上的螺纹块14和推拉杆座17,所述螺纹块14与所述螺纹丝杆11螺纹配合,所述推拉杆座17中部开孔直径大于所述螺纹丝杆11直径,所述螺纹块14上一体成型有带卡帽的限位杆16,所述推拉杆座17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采用平推和垂直双减震结构的起落架升降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平推和垂直双减震结构的起落架升降器,包括起落架安装管(1)、外壳(5)和用于连接无人机机架的安装板(7),所述外壳(5)为通过螺钉连接的对称的两个板状结构,所述外壳(5)和所述安装板(7)通过竖直稳定柱(8)连接,所述外壳(5)中部沿长边方向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容纳有两端带轴承(12)的螺纹丝杆(11),所述外壳(5)的条形开口两端为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轴承(12)相适应,所述外壳(5)一端安装有减速电机(9),所述螺纹丝杆(11)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丝杆(11)上设置有平推减震器,所述平推减震器包括套接在所述螺纹丝杆(11)上的螺纹块(14)和推拉杆座(17),所述螺纹块(14)与所述螺纹丝杆(11)螺纹配合,所述推拉杆座(17)中部开孔直径大于所述螺纹丝杆(11)直径,所述螺纹块(14)上一体成型有带卡帽的限位杆(16),所述推拉杆座(17)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16)相适应的通孔,所述推拉杆座(17)可在所述限位杆(16)上相对滑动,所述推拉杆座(17)和所述螺纹丝杆(11)之间设置有平推减震弹簧(15);所述起落架安装管(1)的一端固定有安装管座(2),所述安装管座(2)的两边上对称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摇臂(3),所述摇臂(3)与所述外壳(5)通过转轴(4)铰接,所述摇臂(3)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推拉杆座(17)上一体成型有伸出所述条形开口的推拉杆(13),所述推拉杆(13)与所述滑槽滑动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平推和垂直双减震结构的起落架升降器,包括起落架安装管(1)、外壳(5)和用于连接无人机机架的安装板(7),所述外壳(5)为通过螺钉连接的对称的两个板状结构,所述外壳(5)和所述安装板(7)通过竖直稳定柱(8)连接,所述外壳(5)中部沿长边方向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容纳有两端带轴承(12)的螺纹丝杆(11),所述外壳(5)的条形开口两端为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轴承(12)相适应,所述外壳(5)一端安装有减速电机(9),所述螺纹丝杆(11)的一端与所述减速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丝杆(11)上设置有平推减震器,所述平推减震器包括套接在所述螺纹丝杆(11)上的螺纹块(14)和推拉杆座(17),所述螺纹块(14)与所述螺纹丝杆(11)螺纹配合,所述推拉杆座(17)中部开孔直径大于所述螺纹丝杆(11)直径,所述螺纹块(14)上一体成型有带卡帽的限位杆(16),所述推拉杆座(17)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16)相适应的通孔,所述推拉杆座(17)可在所述限位杆(16)上相对滑动,所述推拉杆座(17)和所述螺纹丝杆(11)之间设置有平推减震弹簧(15);所述起落架安装管(1)的一端固定有安装管座(2),所述安装管座(2)的两边上对称设置有一体成型的摇臂(3),所述摇臂(3)与所述外壳(5)通过转轴(4)铰接,所述摇臂(3)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推拉杆座(17)上一体成型有伸出所述条形开口的推拉杆(13),所述推拉杆(13)与所述滑槽滑动适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平推和垂直双减震结构的起落架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