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及机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307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3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变速器及机动车,其中,变速器用于机动车,包括:输入轴,输入轴上设置有变速齿轮组;中间轴,中间轴上设置有与变速齿轮组相适配的从动齿轮组及位于从动齿轮组一侧的第一常啮合齿轮;输出轴,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常啮合齿轮;其中,第一常啮合齿轮与第二常啮合齿轮形成齿轮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变速器,由输入轴带动变速齿轮组中一齿轮旋转,传递至中间轴相对应的从动齿轮组中的一齿轮,进而带动中间轴旋转,使得第一常啮合齿轮旋转,再带动第二常啮合齿轮旋转,最终经由输出轴输出,有效地避免高档齿轮早期断裂故障,提升了变速器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变速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及机动车
本技术涉及变速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速器以及一种机动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商用机动车的变速器通常采用常啮合前置的结构,而这种结构存在不可避免的具有以下缺陷:一、高档齿轮的轮辐宽度小,容易出现断齿的故障;二、各档齿轮承受扭矩大,容易出现早期失效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速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动车。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用于机动车,包括:输入轴,输入轴上设置有变速齿轮组;中间轴,中间轴上设置有与变速齿轮组相适配的从动齿轮组及位于从动齿轮组一侧的第一常啮合齿轮;输出轴,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常啮合齿轮;其中,第一常啮合齿轮与第二常啮合齿轮形成齿轮副。本技术提出的变速器,通过在输出轴上设置变速齿轮组,使得变速器的传输路径为,由输入轴带动变速齿轮组中一齿轮旋转,传递至中间轴相对应的从动齿轮组中的一齿轮,进而带动中间轴旋转,使得第一常啮合齿轮旋转,再带动第二常啮合齿轮旋转,最终经由输出轴输出,由于中间轴上有足量的空间,进而能够采用相对较宽轮辐的齿轮,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高档齿轮早期断裂故障,提升了变速器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变速器的安全性。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变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常啮合齿轮与第二常啮合齿轮的传动比为I,I大于1。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常啮合齿轮与第二常啮合齿轮组成减速齿轮副,因此,减小了第一常啮合齿轮的扭矩,间接地,也降低了变速齿轮组与从动齿轮组中各个齿轮的扭矩,降低了对各个齿轮的强度要求,进而保证了变速齿轮组与从动齿轮组中各个齿轮副的可靠性,避免了各个齿轮容易出现早期失效的故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设置,使得变速器的结构更合理,使得变速器的体积更小巧,节省了变速器的占用空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变速齿轮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倒档变速齿轮、一档变速齿轮、二档变速齿轮、三档变速齿轮、四档变速齿轮、五档变速齿轮以及六档变速齿轮;其中,从动齿轮组包括;与变速齿轮组中各档变速齿轮逐一啮合的倒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以及六档从动齿轮。在该技术方案中,变速器设置有包括倒档在内的七个档位,以此满足机动车的多档位需求,使得机动车对不同路况的适应性更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倒档变速齿轮与一档变速齿轮之间、二档变速齿轮与三档变速齿轮之间、四档变速齿轮与五档变速齿轮之间以及六档变速齿轮之间与第二常啮合齿轮之间均设置有同步器齿环。在该技术方案中,输入轴转动时,变速齿轮组中的各个齿轮均不转动,当同步器齿环与任一变速齿轮组中的齿轮相配合,该变速齿轮才能够跟随输入轴转动,进而带动中间轴上与该变速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中间轴旋转,传递至第一常啮合齿轮,并有第二常啮合齿轮传递至输出轴输出,该方案档位清晰易于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倒档变速齿轮与倒档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换向齿轮。在该技术方案中,倒档变速齿轮通过换向齿轮与倒档从动齿轮完成动力的传递,从而使得转动方向的改变,实现倒档的目的,并且,该方案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四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六档从动齿轮以及第一常啮合齿轮与中间轴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四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六档从动齿轮以及第一常啮合齿轮与各自相应的四档变速齿轮、五档变速齿轮、六档变速齿轮以及第二常啮合齿轮组成的齿轮副均为加速齿轮,因此,四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六档从动齿轮以及第一常啮合齿轮相对的较小,进而将四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六档从动齿轮以及第一常啮合齿轮与中间轴设置为一体式结构,能够有效地保证以上齿轮的强度,使得动力传递效果更稳定。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倒档变速齿轮与倒档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I0,I0大于1;一档变速齿轮与一档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I1,I1大于1;二档变速齿轮与二档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I2,I2大于1。在该技术方案中,倒档变速齿轮与倒档从动齿轮组成的齿轮副、一档变速齿轮与一档从动齿轮组成的齿轮副以及二档变速齿轮与二档从动齿轮组成的齿轮副均为减速齿轮副,因此,当选择上述档位时,变速器的输出转速较小,并且,二档档位输出转速大于一档档位输出转速,以此来满足各个档位的不同速度需求。当然,具体传动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置为任一数值。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三档变速齿轮与三档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I3,I3小于1;四档变速齿轮与四档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I4,I4小于1;五档变速齿轮与五档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I5,I5小于1;六档变速齿轮与六档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I6,I6小于1;其中,I3>I4>I5>I6。在该技术方案中,三档变速齿轮与三档从动齿轮组成的齿轮副、四档变速齿轮与四档从动齿轮组成的齿轮副、五档变速齿轮与五档从动齿轮组成的齿轮副以及六档变速齿轮与六档从动齿轮组成的齿轮副为增速齿轮副,因此,当选择上述档位时,变速器的输出转速较大,并且,上述档位的输出转速关系为,六档大于五档大于四档大于三档,以此来满足各个档位的不同速度需求。当然,具体传动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置为任一数值。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外壳,设置有与输入轴相适配的输入轴孔以及输出轴相适配的输出轴孔,变速齿轮组、中间轴、从动齿轮组以及换向齿轮均设置在外壳内;其中,输入轴部分位于外壳内,另一部分由输入轴孔伸出;输出轴部分位于外壳内,另一部分由输出轴孔伸出。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外壳对变速器中的各个其他部件进行保护,以避免灰尘等杂物附着而影响变速器的正常运行。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动车,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本技术提出的机动车,因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因此,具备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如图1所示的变速器的采用一档时的动力传递示意图。其中,图1与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变速器,12输入轴,122倒档变速齿轮,124一档变速齿轮,126二档变速齿轮,128三档变速齿轮,130四档变速齿轮,132五档变速齿轮,134六档变速齿轮,14中间轴,142倒档从动齿轮,144一档从动齿轮,146二档从动齿轮,148三档从动齿轮,150四档从动齿轮,152五档从动齿轮,154六档从动齿轮,156第一常啮合齿轮,16输出轴,162第二常啮合齿轮,18同步器齿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速器及机动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器,用于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设置有变速齿轮组;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变速齿轮组相适配的从动齿轮组及位于所述从动齿轮组一侧的第一常啮合齿轮;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常啮合齿轮;其中,所述第一常啮合齿轮与所述第二常啮合齿轮形成齿轮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用于机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上设置有变速齿轮组;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变速齿轮组相适配的从动齿轮组及位于所述从动齿轮组一侧的第一常啮合齿轮;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常啮合齿轮;其中,所述第一常啮合齿轮与所述第二常啮合齿轮形成齿轮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常啮合齿轮与所述第二常啮合齿轮的传动比为I,所述I大于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齿轮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倒档变速齿轮、一档变速齿轮、二档变速齿轮、三档变速齿轮、四档变速齿轮、五档变速齿轮以及六档变速齿轮;其中,所述从动齿轮组包括;与所述变速齿轮组中各档变速齿轮逐一啮合的倒档从动齿轮、一档从动齿轮、二档从动齿轮、三档从动齿轮、四档从动齿轮、五档从动齿轮以及六档从动齿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档变速齿轮与所述一档变速齿轮之间、所述二档变速齿轮与所述三档变速齿轮之间、所述四档变速齿轮与所述五档变速齿轮之间以及所述六档变速齿轮之间与所述第二常啮合齿轮之间均设置有同步器齿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档变速齿轮与所述倒档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换向齿轮。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丽丽王维传乔湘鹤谢小兵祝浩吴思思叶旭强郑砾豪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