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族二胺及其中间体和它们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3286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为新颖的不对称二胺的二氨基‑2‑(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以及为该化合物前体的氨基硝基‑2‑(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和二硝基‑2‑(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和它们的衍生物。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人提供:为新颖的不对称二胺的二氨基‑2‑(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以及为该化合物前体的氨基硝基‑2‑(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和二硝基‑2‑(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和它们的衍生物。

Aromatic two amines and their intermediates and their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two amino asymmetric amine two novel 2 (benzothiazole 2 base) two phenyl ether and its derivatives, as well as the precursors of amino nitro 2 (benzothiazole 2 base) two phenyl ether and two nitro benzene and 2 (2) two thiazole base phenyl ethers and their derivatives. In addition, the inventor: two amino asymmetric amine two novel 2 (benzoxazole 2 base) two phenyl ether and its derivatives, as well as the precursors of amino nitro (2 benzoxazole 2 base) two phenyl ether and two nitro 2 (benzoxadiazol 2) two triazole based phenyl ethers and their derivati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芳香族二胺及其中间体和它们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用于以聚酰亚胺为代表的高功能性高分子和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有用的二氨基-2-(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以及二氨基-2-(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和它们的制造方法。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二氨基-2-(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的前体的氨基硝基-2-(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二硝基-2-(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和它们的衍生物,以及为二氨基-2-(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的前体的氨基硝基-2-(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二硝基-2-(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和它们的衍生物,以及这些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需要可承受在太空等苛刻条件下使用的兼具高耐热性、高断裂韧性和易成形性的高分子材料。专利文献1中,作为在成形时保持良好的加工性,同时不会因热固化产生挥发成分而赋予高耐热性的方法,记载了在将聚酰亚胺低聚物加热并用苯基乙炔基邻苯二甲酸酐等密封剂密封并成形后,进一步加热,利用苯基乙炔基使其交联和固化的方法。特别是,作为在制造碳纤维等与聚酰亚胺的复合材料时用于提高低聚物的流动性而提高加工性的改良法,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不对称的四羧酸酐的方法,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使用Cardo(カルド)型二胺的方法,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二胺成分为不对称的2-(4-氨基苯氧基)-5-氨基联苯。特别是,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2-(4-氨基苯氧基)-5-氨基联苯为用于获得兼具高耐热性、高断裂韧性和易成形性的高分子的原料,是大幅扩展了不对称聚酰亚胺的可能性的化合物(非专利文献1)。另外,不对称聚酰亚胺大多具有在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高温侧因活跃的链段运动而显示高溶融流动性的特征(非专利文献2)。因此,成为不对称聚酰亚胺原料的不对称系二胺的开发受到期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5,567,800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1974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10444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279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最新聚酰亚胺-基础与应用−日本聚酰亚胺·芳香族系高分子研究会编,第222-230页;非专利文献2:聚酰亚胺·芳香族高分子最新的进步2013年横田力男编,第20-25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适合于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制造的不对称二胺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刻苦研究,结果制造了为新颖的不对称二胺的二氨基-2-(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以及为该化合物前体的氨基硝基-2-(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和二硝基-2-(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和它们的衍生物。另外,本专利技术人制造了为新颖的不对称二胺的二氨基-2-(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以及为该化合物前体的氨基硝基-2-(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和二硝基-2-(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和它们的衍生物。而且,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二氨基-2-(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和二氨基-2-(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具有与上述的2-(4-氨基苯氧基)-5-氨基联苯相匹敌的性能,而且制造较为容易,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式中,R1、R2、R3和R4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A和B相互独立地为硝基或氨基,Q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下述式(1-e)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化学式2](式中,R1、R2、R3和R4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B为硝基或氨基,Q为氧原子或硫原子),该制造方法包括将下述式(2)所表示的硝基苯基苯并噻唑化合物或硝基苯基苯并噁唑化合物与下述式(3)所示的苯酚化合物或其金属盐进行反应而获得上述式(1-e)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步骤:[化学式3](式中,Q、R1、R2、R3和R4与上述相同,X为卤素原子)[化学式4](式中,B为硝基或氨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下述式(1-f)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化学式5](式中,R1、R2、R3和R4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B为硝基或氨基,Q为氧原子或硫原子),该制造方法包括将下述式(4)所示的氨基苯基苯并噻唑化合物或氨基苯基苯并噁唑化合物与下述式(3)所示的苯酚化合物或其金属盐进行反应而获得上述式(1-f)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步骤:[化学式6](式中,Q、R1、R2、R3和R4与上述相同,X为卤素原子)[化学式7](式中,B为硝基或氨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下述式(1-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化学式8](式中,R1、R2、R3和R4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Q为氧原子或硫原子),该制造方法包括将下述式(1-e)或式(1-d)所表示的化合物的硝基还原而获得上述式(1-a)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步骤:[化学式9](式中,Q、R1、R2、R3和R4与上述相同,B为硝基或氨基)[化学式10](式中,Q、R1、R2、R3和R4与上述相同)。专利技术效果氨基-2-(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和二氨基-2-(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可适合地用作不对称系二胺,由该化合物衍生的聚酰亚胺的利用领域的可能性大幅扩展,提供了新的功能性材料。附图说明[图1-1]图1-1是实施例1-2所制造的化合物的1H-NMR光谱的图表。[图1-2]图1-2是实施例1-2所制造的化合物的13C-NMR光谱的图表。[图2-1]图2-1是实施例2-2所制造的化合物的1H-NMR光谱的图表。[图2-2]图2-2是实施例2-2所制造的化合物的13C-NMR光谱的图表。[图2-3]图2-3是实施例2-4所制造的化合物的1H-NMR光谱的图表。[图2-4]图2-4是实施例2-4所制造的化合物的13C-NMR光谱的图表。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式(1)中Q为硫原子的化合物是下述式(1-1)所表示的具有氨基和/或硝基的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以下称为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1。[化学式11](式中,R1、R2、R3和R4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A和B相互独立地为硝基或氨基)。上述式(1)中Q为氧原子的化合物是下述式(2-1)所表示的具有氨基和/或硝基的苯并噁唑-2-基-二苯基醚。以下称为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2。[化学式12](式中,R1、R2、R3和R4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A和B相互独立地为硝基或氨基)。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1和2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1]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1是下述式(1-1)所表示的具有氨基和/或硝基的苯并噻唑-2-基二苯基醚及其衍生物。[化学式13](式中,R1、R2、R3和R4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A和B相互独立地为硝基或氨基)。上述式(1-1)中,A所示的基团键合于苯环的3位、4位、5位和6位中任一处的碳原子上,B所示的基团键合于苯环的2'位、3'位和4'位中任一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芳香族二胺及其中间体和它们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31 JP 2015-073538;2015.05.26 JP 2015-106271.下述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式(1)中,R1、R2、R3和R4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A和B相互独立地为硝基或氨基,Q为氧原子或硫原子。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和B同时为氨基。3.下述式(1-e)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化学式2]式(1-e)中,R1、R2、R3和R4相互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B为硝基或氨基,Q为氧原子或硫原子,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将下述式(2)所表示的硝基苯基苯并噻唑化合物或硝基苯基苯并噁唑化合物与下述式(3)所示的苯酚化合物或其金属盐反应而获得上述式(1-e)所表示的化合物的步骤:[化学式3]式(2)中,Q、R1、R2、R3和R4与上述相同,X为卤素原子;[化学式4]式(3)中,B为硝基或氨基。4.下述式(1-f)所表示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化学式5]式(1-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田元则笠松正裕玉置晃弘森清一井本充隆竹田纯久
申请(专利权)人:精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