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1658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具体是利用一种可移动式测力装置进行轨道车辆车厢对转向架作用力测试,装置包括移动式底架车、称重单元、铟钢尺、电子水准仪、控制装置。移动式底架车可以在轨道上自由相对移动,满足不同长度类型的轨道车辆测力需要;称重单元设置有伺服传动机构,可根据控制装置发出的指令进行高低升降;铟钢尺、电子水平仪可准确测车厢支撑点水平高低极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试方法,相对于现有的车厢对转向架作用力的测试方法,具有不受车辆类型限制,不受地面地形影响的优点,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检测测试准确性高,检测过程柔性化作业,实用性强,广泛适用于轨道车辆整车厂小批量多车型流水线。

A test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force of the chassis on the chassis of a rail traffic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testing a rail vehicle carriage of underframe force, concrete is the use of a portable force measuring device for rail vehicle bogie carriage to force testing device comprises a movable chassis, weighing unit, electronic leveling instrument, invar rods and control device. Mobile chassis in the orbit free relative motion, meet the rail vehicle with different length type force; weighing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servo drive mechanism for lifting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issued by the electronic level; invar rods, can accurately measure the carriage support level range. The testing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st methods of car bogie force, is not affected by the vehicle type, the advantages from the ground terrain effect,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accuracy of detection, the detection process of flexible operation, strong practicability, widely applicable to small batch rail vehicle factory multi type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IEC61133-2006车辆组装和运行前的整车试验规范》)的要求,车辆轮重偏差不超过该轴平均轮重的±4%,轴重偏差不超过平均轴重的±2%[1]。因此,地铁车辆必须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将轮(轴)重偏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现有称重调簧工艺一般将车辆分解成转向架及车体两大部件分别控制,由于车体焊接扭曲变形,且整备状态下车体装配部件复杂,数量繁多,车辆各零部件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会产生偏差、加上装配过程中也会有公差累积,造成车体四角重量测量调整复杂、难度大。在传统车体称重测量工艺中,在测量工位地面上根据空簧承载面定距及空簧横向距离设置四个平面基础,并使用水准仪进行校准,使得平面度≤0.5mm,然后人工挪动4个支撑装置,将其摆放到平面基础上,再将测力传感器摆放到支撑装置上,然后操作架车机缓慢将车体落在测力传感器上,从而得出车体四角重量,测量精度低,且对测量车型定距及空簧距有特殊要求,局限性大。由于轨道交通车辆行业发展快,车型种类繁多,既有试验台位无法满足不同定距车型测量,且生产厂房内部场地有限无法设置新的试验台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及现有硬件设施,提供一种简单、操作省力、适应性强、柔性化作业、故障率低的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包括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底架车、铟钢尺、电子水准仪;所述底架车用于支撑车厢,包括底部设有轮对的横梁,横梁的顶部两端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称重单元;所述铟钢尺和电子水平仪用于测量车厢支撑点的水平高低极差。上述称重单元通过滑轨设置在横梁上,称重单元可以在横梁上横向调节移动,满足不同空簧间距的车辆。上述称重单元设有连接控制装置的伺服传动机构,实现称重单元的高低升降。上述铟钢尺设有磁力座,使得铟钢尺可吸附在轨道车辆空气簧支撑面上。基于上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被试车辆车厢调运至测试场地,调整架车机位置,使得架车机托臂对应至车厢架车垫板位置;S2、启动架车机,将车厢抬升至规定高度后,移出车厢支撑工装;S3、移入底架车,使得底架车位于车厢空簧支撑面正下方,启动架车机,将车厢放置到底架车上,由称重单元支撑车厢;S4、通过数据线连接称重单元和控制装置,并检测数据传输正常;S5、通过磁力座将铟钢尺吸附在车厢空气簧支撑面上,调整电子水平仪,读取并记录高度数值,测得所有空气簧支撑面高度数值;S6、以最高的空气簧支撑面为基准,通过控制装置及称重单元设置其他3个称重单元支撑空气簧支撑面起升至基准高度;S7、通过控制装置读取每个称重单元测得重量数据,并记录,结合重量数据和高度数值预估工位调整垫片的调整值;S8、用游标卡尺结合铟钢尺,对上述预估的调整值进行核准,并记录;S9、往控制装置输入核准后的工位调整垫片的调整值,调整点处的称重单元根据控制装置的指令进行相应高度的调整;S10、通过控制装置读取每个称重单元测得重量数据,并记录,核实数据是否符合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设计要求;若符合,则停止调整;若不符合,则重复步骤S7-S9,至数据符合设计要求;记录每个调整点处的最终重量数据以及每个工位调整垫片的最终调整值;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模拟出增加调整垫片对整个底架作用力分布改变的影响S11、根据每个工位调整垫片的最终调整值,选取相应的工位调整垫装配在轨道车辆空气簧与空气簧支持面之间,改变整个车厢在4个支撑点之间的作用力分布。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6中的称重单元起升高度的误差不超过0.1mm。进一步的,上述步骤S8中的游标卡尺测量工位调整垫片的误差不超过0.1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相对于现有的车厢对转向架作用力的测试调整方法,具有不受车辆类型限制,不受地面地形影响的优点,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检测测试准确性高,检测过程柔性化作业,实用性强,广泛适用于轨道车辆整车厂小批量多车型流水线,底架车可在轨道上自由相对移动,可满足不同长度类型的轨道车辆测力需要,同时可满足不同车辆的空簧间距。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的应用位置示意图。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横梁,2、称重单元,3、铟钢尺,4、电子水准仪,5、控制装置,6、滑轨,7、车厢,8、空气簧支撑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如附图所示,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7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包括底架车、铟钢尺3、电子水准仪4和控制装置5;底架车包括底部设有轮对的横梁1,称重单元2通过滑轨6设置在横梁1的顶部两端,称重单元2设有连接控制装置5的伺服传动机构;称重单元2和伺服传动机构分别于控制装置5连接。电子水平仪和带磁力座的铟钢尺3用于测量车厢7支撑点的水平高低极差。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7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被试车辆车厢7调运至测试场地,调整架车机位置,使得架车机托臂对应至车厢7架车垫板位置;S2、启动架车机,缓慢将车厢7抬升至规定高度后,移出车厢7支撑工装;S3、移入底架车,沿车长方向移动底架车以适应不同长度车辆支撑需要,沿车宽方向在横梁1上移动称重单元2,以适应不同宽度车辆支撑需要,通过纵向横向调节使得底架车位与车厢7空簧支撑面的正下方。启动架车机,将车厢7缓慢放置到底架车上,由称重单元2支撑车厢7;S4、通过数据线连接称重单元2和控制装置5,并检测数据传输正常;S5、通过磁力座将铟钢尺3吸附在车厢7空气簧支撑面8上,调整电子水平仪,读取并记录高度数值,测得所有空气簧支撑面8高度数值;S6、以最高的空气簧支撑面8为基准,通过控制装置5及称重单元2设置其他3个称重单元2支撑空气簧支撑面8起升至基准高度,保证高度误差不超过0.1mm;S7、通过控制装置5读取每个称重单元2测得重量数据,并记录,结合重量数据和高度数值预估工位调整垫片的调整值;S8、用游标卡尺结合铟钢尺3,对上述预估的调整值进行核准,并记录;S9、往控制装置5输入核准后的工位调整垫片的调整值,调整点处的称重单元2根据控制装置5的指令进行相应高度的调整;S10、通过控制装置5读取每个称重单元2测得重量数据,并记录,核实数据是否符合车厢7对底架作用力的设计要求;若符合,则停止调整;若不符合,则重复步骤S7-S9,至数据符合设计要求;记录每个调整点处的最终重量数据以及每个工位调整垫片的最终调整值;S11、根据每个工位调整垫片的最终调整值,选取相应的工位调整垫装配在轨道车辆空气簧支撑面8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底架车、铟钢尺、电子水准仪;所述底架车用于支撑车厢,包括底部设有轮对的横梁,横梁的顶部两端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称重单元;所述铟钢尺和电子水平仪用于测量车厢支撑点的水平高低极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控制装置连接的底架车、铟钢尺、电子水准仪;所述底架车用于支撑车厢,包括底部设有轮对的横梁,横梁的顶部两端设有与控制装置连接的称重单元;所述铟钢尺和电子水平仪用于测量车厢支撑点的水平高低极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单元通过滑轨设置在横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单元设有连接控制装置的伺服传动机构,实现高低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铟钢尺设有磁力座。5.基于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车厢对底架作用力的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被试车辆车厢调运至测试场地,调整架车机位置,使得架车机托臂对应至车厢架车垫板位置;S2、启动架车机,将车厢抬升至规定高度后,移出车厢支撑工装;S3、移入底架车,使得底架车位于车厢空气簧支撑面正下方,启动架车机,将车厢放置到底架车上,由称重单元支撑车厢;S4、通过数据线连接称重单元和控制装置,并检测数据传输正常;S5、通过磁力座将铟钢尺吸附在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王小杰魏培欣戴广锋杨晓云张玉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