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肺茶饮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6344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2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肺茶饮料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生产工艺,以白茶、藤茶为原料,采用不同浸提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并对饮料的透光率和感官品质进行分析,从简单、实用、高效、安全的生产需要出发,对白茶、藤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即浸提、澄清、灭菌、配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索,以期建立一套高效、低耗、安全的白茶、藤茶液体茶饮料的生产制备工艺。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粉碎;S2、浸提;S3、混合;S4、过滤;S5、精滤;S6、超高压灭菌。

Moistening lung tea beverage and its productio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unfei tea beverage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ith white tea, tea as raw materials, using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the beverage transmittance and sensory quality were analyzed from the simple, practical and efficient and safe produc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hite tea, the extraction of Tengcha beverage, namely, clarification, steril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formula detailed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et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safety of white tea, Ampelopsis liquid tea beverage production preparation process. Its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comminution; S2, extraction; S3, mixing; S4, filtration; S5, fine filtration; S6, ultra high pressure ster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肺茶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饮料
,尤其涉及一种润肺茶饮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茶保健功能研究的深入,茶的消费增长十分迅速,已成为消费量最大的饮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变化。在饮茶方面,由过去的热饮杯沏、慢饮细嚷的方式逐渐转变为向着方便化的方向发展。自从20世纪中后期开发出瓶装茶饮料以来,瓶装茶饮料得到了迅速发展,己被国际饮料行业认定为是新一代饮品。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浓缩液、速溶茶粉为主要原料,经过滤、调配、灭菌和灌装等工序加工而成,含有一定量茶叶有效成份,且具茶风味的液体制品。根据茶饮料的配方不同可以分为纯茶型茶饮料、调味型茶饮料、功能型茶饮料。现代茶饮料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随后陆续传播到日本、欧洲、中国台湾等地。近年来,茶饮料品种不断发展,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是红茶饮料,80年代以乌龙茶为主,随着技术的改进,绿茶饮料逐渐成为主导产品,口味多样化饮料如玄米茶、麦茶等和功能性茶饮料加入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草药成份也在市场上出现。茶饮料具有天然、健康、解渴、提神的特性,比碳酸饮料更爽口、解渴,比水饮料更怡人有味,清香淡雅、回味无穷、富含保健成分,并且具有营养、保健疗效及消暑解渴的功用。其“开瓶即饮”的消费方式又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适应了追求健康生产方式的消费潮流。业内人士认为,茶饮料将在我国掀起第三次饮料浪潮,甚至取代碳酸饮料的地位,与发展多年的碳酸饮料争夺市场霸主地位。另外,茶饮料是茶叶深加工的重要方向之一,茶饮料的生产将工业化的理念和手段引进到农产品加工中,提高了茶叶产业的附加值,增加了茶叶产品的消费方式,扩大了茶叶的消费量,在茶叶出口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为茶叶消费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因此,茶饮料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它是茶业发展的一大突破口,将对整个茶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肺茶饮料及其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润肺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粉碎;S2、浸提;S3、混合;S4、过滤;S5、精滤;S6、超高压灭菌。一种润肺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白茶、藤茶分别粉碎过10-20目筛,分别得到白茶粉末、藤茶粉末;S2、取白茶粉末、藤茶粉末加入到水中浸提25-35min,得到浸提液;S3、在浸提液中加入壳聚糖、多糖、蜂蜜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S4、将混合液使用板框过滤器过滤;S5、再用陶瓷膜过滤器进行精滤;S6、超高压灭菌即得。一种润肺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白茶、藤茶分别粉碎过10-20目筛,分别得到白茶粉末、藤茶粉末;S2、取8-12重量份白茶粉末、20-25重量份藤茶粉末加入到1000-5000重量份水中在温度为95-100℃下浸提25-35min,得到浸提液;S3、在浸提液中加入浸提液重量0.01-0.06%的壳聚糖、浸提液重量0.1-0.3%的多糖、浸提液重量1-3%的蜂蜜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S4、将混合液使用板框过滤器过滤,得到过滤液;S5、将过滤液用陶瓷膜过滤器进行精滤;S6、超高压灭菌即得。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润肺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白茶、藤茶分别粉碎过10-20目筛,分别得到白茶粉末、藤茶粉末;S2、取8-12重量份白茶粉末、20-25重量份藤茶粉末加入到1000-5000重量份水中先在温度为45-55℃下浸提24-26min,然后在微波功率为500-700W下进行微波提取4-6min,得到提取液;S3、在提取液中加入提取液重量0.01-0.03%的壳聚糖季铵盐、提取液重量0.1-0.3%的多糖、提取液重量1-3%的蜂蜜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S4、将混合液使用板框过滤器过滤,得到过滤液;S5、将过滤液用陶瓷膜过滤器进行精滤;S6、超高压灭菌即得。所述板框过滤器过滤的滤膜孔径为0.5-0.9μm,过滤压力为0.1-0.3MPa。所述陶瓷膜过滤器截留分子量为80-120KD。所述多糖为银耳多糖和/或山药多糖。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糖由70-80wt%银耳多糖和20-30wt%山药多糖组成。所述超高压灭菌的压强为350-450MPa,时间为10-20min。一种润肺茶饮料,由上述生产工艺制备而成。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研究生产工艺,以白茶、藤茶为原料,采用不同浸提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并对饮料的透光率和感官品质进行分析,从简单、实用、高效、安全的生产需要出发,对白茶、藤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即浸提、澄清、灭菌、配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索,以期建立一套高效、低耗、安全的白茶、藤茶液体茶饮料的生产制备工艺。具体实施方式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DRA)测定:DPPH·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自由基分析方法,其原理是依据稳定自由基DPPH·在甲醇溶液中呈深紫色,在517nm波长处有一强吸收,自由基清除剂通过与其单电子配对使其颜色逐渐消失,褪色程度与接收电子数成化学计量关系。因此,通过吸光度的变化可以衡量试样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清除率越高,其抗氧化性越强。(1)试剂:0.1mMDPPH-甲醇溶液,0.05mol/LTris-HCl缓冲液(2)操作步骤:样品管:2mLDPPH-甲醇溶液,0.9mLTris-HCl缓冲液和0.5mL润肺茶饮料。对照管:2mLDPPH-甲醇溶液,0.9mLTris-HCl缓冲液和0.5mL甲醇的混合液。蒸馏水管调零。加入样品后准确黑暗反应30min,在517nm处测吸光值。(3)计算公式:清除率(%)=(对照管吸光度-样品管吸光度)/对照管吸光度)×100。透光率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UV-16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普达仪器有限公司),以蒸馏水作参比在625nm下测定透光率。实施例中白茶为福安市满江红韵茶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特级野生老白茶,原产地福鼎。实施例中藤茶为福建省龙岩市天马茗茶有限公司提供的野生藤茶(又名原叶茅岩莓茶),原产地福建。实施例中壳聚糖为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壳聚糖。实施例中壳聚糖季铵盐为济宁宏明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卤代法壳聚糖季铵盐,名称: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成膜性、调理性、吸湿保湿性、生物相溶性、生物降解性、絮凝性、抗静电性等性能。壳聚糖季铵盐水溶性好,在酸性、碱性条件下均能溶解,且溶液的稳定性好。实施例中银耳多糖为杭州众菇善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银耳多糖,提取来源为银耳子实体,提取率为30%(即每100g银耳子实体提取30g银耳多糖)。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实施例中蜂蜜为蓝田县颐蜂堂生态蜜蜂园有限公司提供的天然野生百花蜂蜜。蜂蜜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和止咳功效。实施例中山药多糖为兰州沃特莱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山药多糖,提取来源为薯蓣科多年蔓生草本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ethunb.的干燥块茎,提取率为30%(即每100g干燥块茎提取30g山药多糖)。具有补肺止咳功效,可用于肺气不足,久咳虚喘,或肺肾二虚,纳气无力的虚喘。实施例1润肺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白茶、藤茶分别粉碎过16目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肺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粉碎;S2、浸提;S3、混合;S4、过滤;S5、精滤;S6、超高压灭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肺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粉碎;S2、浸提;S3、混合;S4、过滤;S5、精滤;S6、超高压灭菌。2.一种润肺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白茶、藤茶分别粉碎过10-20目筛,分别得到白茶粉末、藤茶粉末;S2、取白茶粉末、藤茶粉末加入到水中浸提25-35min,得到浸提液;S3、在浸提液中加入壳聚糖、多糖、蜂蜜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S4、将混合液使用板框过滤器过滤;S5、再用陶瓷膜过滤器进行精滤;S6、超高压灭菌即得。3.一种润肺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白茶、藤茶分别粉碎过10-20目筛,分别得到白茶粉末、藤茶粉末;S2、取8-12重量份白茶粉末、20-25重量份藤茶粉末加入到1000-5000重量份水中在温度为95-100℃下浸提25-35min,得到浸提液;S3、在浸提液中加入浸提液重量0.01-0.06%的壳聚糖、浸提液重量0.1-0.3%的多糖、浸提液重量1-3%的蜂蜜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S4、将混合液使用板框过滤器过滤,得到过滤液;S5、将过滤液用陶瓷膜过滤器进行精滤;S6、超高压灭菌即得。4.一种润肺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兴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拜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