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594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9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节温器、包括第一水泵、第一待散热组件和第一散热器的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第一待散热组件包括第一子待散热件、彼此独立的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均与第一水泵的出水口相连,第一子待散热件与缸盖水套串联,第一节温器连接在第一散热器与第一水泵的回水口之间且缸盖水套与第一散热器相连,或者第一节温器连接在缸盖水套与第一散热器之间且第一散热器与第一水泵的回水口相连,第二节温器设在缸体水套与第一散热器之间,第一节温器的开启温度为小于第二节温器的开启温度。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效率高,缸体和缸盖单独冷却。

Engine cooling system and vehicles with the engine cool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gine cooling system and engine cooling system with the vehicle engine cooling system comprises a first and a second thermostat, including first pump, the first component to be cooled and the first radiator the first cooling loop, the first radia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to the child to be a heat sink, separate cylinder water jacket and cylinder head water jacket, cylinder water jacket and the water jacke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first pump, the first child to be connected in series with the cooling water jacket, the first thermostat connected to the first radiator and the first backwater port of the water pump between the water jacket and the radi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r the first thermostat connected in the backwater between the cylinder water jacket with the first radiator and the first radiator and the first port of the water pump and thermostat located between second cylinder water jacket with the first radiator, the first section temperature The opening temperature of the device is less than the opening temperature of the second node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engine cooling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the cooling efficiency is high, and the cylinder block and the cylinder head are cooled separat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冷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设计的冷却系统可以保障动力装置及相关组件在理想的条件下运行,从而增加发动机的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排放和油耗,提高了汽车的经济性和舒适性。相关技术中,发动机机体以及附件(例如增压器、中冷器)不能实现精确冷却控制,且冷却液在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的流动分布不均匀,出现缸体或缸盖局部过热或过冷,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却效率高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设置有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包括第一水泵、第一待散热组件和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待散热组件包括第一子待散热件、彼此独立的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所述缸体水套的进口和所述缸盖水套的进口均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子待散热件连接在所述缸盖水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回水口之间;第一节温器,所述第一节温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回水口之间且所述缸盖水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进口相连,或者所述第一节温器连接在所述缸盖水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进口之间且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回水口相连;第二节温器,所述第二节温器设在所述缸体水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进口之间;所述第一节温器的开启温度为t1,所述第二节温器的开启温度为t2,且t1小于t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彼此独立的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利用两个节温器分别控制缸体和缸盖的冷却,使缸体和缸盖的两条冷却回路彼此独立,满足缸体和缸盖各自的冷却温度需求,冷却效率高,可实现快速暖机,发动机摩擦小,且燃油经济性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包括第二散热器、第二待散热组件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二待散热组件包括第二子待散热件,所述第二子待散热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进口之间,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泵的回水口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温度为t,t<t1时,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进入小循环模式,所述小循环模式下,所述第一节温器和所述第二节温器均关闭;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温度为t,t1≤t<t2时,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进入第一大循环模式,所述第一大循环模式下,所述第一节温器开启,且所述第二节温器关闭;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温度为t,t≥t2时,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进入第二大循环模式,所述第二大循环模式下,所述第一节温器和所述第二节温器均开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共用一个膨胀水箱,所述第一水泵的入水口和所述第二水泵的入水口均与所述膨胀水箱相连;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除气支路、第二除气支路和第三除气支路,所述第一除气支路连接在所述膨胀水箱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进口之间,所述第二除气支路连接在所述膨胀水箱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回水口之间,所述第三除气支路连接在所述膨胀水箱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进口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水泵通过所述发动机的曲轴驱动,所述第二水泵为电子水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还包括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缸盖水套的出口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节温器的壳体和所述第二节温器的壳体中的至少一个集成在所述第一水泵的壳体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子待散热件为暖风装置;或者所述第一子待散热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子待散热件并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子待散热件至少包括变速器冷却器和暖风装置;所述第二子待散热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子待散热件并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子待散热件至少包括中冷器和增压器冷却器或者多个所述第二子待散热件至少包括中冷器、增压器冷却器和变速器冷却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水泵的回水口处的冷却液压力为预设压力值,所述预设压力值大于冷却液的汽化压力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具有冷却效果好,控制精确,冷却液分布均匀,燃油经济性高,发动机磨损小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冷却循环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发动机冷却系统100、第一水泵1、第一水泵1的回水口11、第二水泵2、第一节温器3、第二节温器4、膨胀水箱5、缸体水套6、缸盖水套7、第一散热器8、第二散热器9、暖风装置10、增压器冷却器11、机油冷却器12、中冷器13、变速器冷却器14、第一除气支路15、第二除气支路16、第三除气支路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图3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100。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100包括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第一节温器3和第二节温器4。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包括第一水泵1、第一待散热组件和第一散热器8。第一水泵1是第一冷却循环回路中冷却液循环的驱动力,第一水泵1驱动冷却液在第一冷却循环回路的各部件中循环流动。可选地,第一水泵1为机械式水泵,通过发动机的曲轴驱动。第一待散热组件为一些需要散热或冷却的部件或者为该部件散热的部件冷却器。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待散热组件包括第一子待散热件、彼此独立的缸体水套6和缸盖水套7。缸体水套6和缸盖水套7互不连通,缸体水套6中的冷却液用于带走缸体的热量,缸盖水套7中的冷却液用于带走缸盖的热量。如图1所示,缸体水套6的进口和缸盖水套7的进口均与第一水泵1的出水口相连,即缸体水套6的进口与第一水泵1的出水口相连,缸盖水套7的进口也与第一水泵1的出水口相连,第一水泵1为缸体水套6供冷却液,也为缸盖水套7供冷却液。如图1所示,第一子待散热件连接在缸盖水套7的出口与第一水泵1的回水口11之间,第一子待散热件与缸盖水套7串联。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待散热件为暖风装置10,暖风装置10为一个热交换装置,从缸盖水套7的出口流出的热的冷却液流经暖风装置10,使吹过暖风装置10的空气被冷却液加热,被加热的空气一部分可以被送到挡风玻璃除霜,一部分可以送入驾驶室或车厢。可选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待散热件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子待散热件并联设置,每个第一子待散热件均连接在缸盖水套7的出口与第一水泵1的回水口11之间,多个第一子散热器件至少包括变速器冷却器14和暖风装置10。变速器冷却器14与暖风装置10并联,变速器冷却器14用于冷却变速器。如图1所示,第一节温器3连接在第一散热器8的出口与第一水泵1的回水口11之间,以使第一散热器8与第一水泵1可选择性地连通,且缸盖水套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包括第一水泵、第一待散热组件和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待散热组件包括第一子待散热件、彼此独立的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所述缸体水套的进口和所述缸盖水套的进口均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子待散热件连接在所述缸盖水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回水口之间;第一节温器,所述第一节温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回水口之间且所述缸盖水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进口相连,或者所述第一节温器连接在所述缸盖水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进口之间且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回水口相连;第二节温器,所述第二节温器设在所述缸体水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进口之间;所述第一节温器的开启温度为t1,所述第二节温器的开启温度为t2,且t1小于t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包括第一水泵、第一待散热组件和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待散热组件包括第一子待散热件、彼此独立的缸体水套和缸盖水套,所述缸体水套的进口和所述缸盖水套的进口均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子待散热件连接在所述缸盖水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回水口之间;第一节温器,所述第一节温器连接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回水口之间且所述缸盖水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进口相连,或者所述第一节温器连接在所述缸盖水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进口之间且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回水口相连;第二节温器,所述第二节温器设在所述缸体水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进口之间;所述第一节温器的开启温度为t1,所述第二节温器的开启温度为t2,且t1小于t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冷却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循环回路包括第二散热器、第二待散热组件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二待散热组件包括第二子待散热件,所述第二子待散热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的进口之间,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水泵的回水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温度为t,t<t1时,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进入小循环模式,所述小循环模式下,所述第一节温器和所述第二节温器均关闭;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温度为t,t1≤t<t2时,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进入第一大循环模式,所述第一大循环模式下,所述第一节温器开启,且所述第二节温器关闭;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温度为t,t≥t2时,所述第一冷却循环回路进入第二大循环模式,所述第二大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霞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