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obile front and rear collision beam and automobil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energy absorption box, a second energy absorption box, a third energy absorption box, a fourth energy absorption box and an anti-collision beam body.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also provides an automobile, including the front and rear collision beams of the automobile. The front and rear collision beams of the utility model have four energy absorbing boxes, which increases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front and rear collision beams in collision accidents,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strong generalization. The anticollision beam can withstand a variety of collision accidents; in the event of a collision of small, small to transfer to the first collision energy absorbing box and the third energy absorbing box only caused second energy absorbing box and / or fourth energy absorbing box deformation, and the second energy absorbing box and the fourth energy absorbing box is convenient to disassemble, repair cost reduction benefit a small low collision, reduce maintenance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后防撞梁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后防撞梁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法规日益完善,对汽车在碰撞后维修费用方面的要求的日趋严格。汽车前、后防撞梁作为汽车前后的安全零部件,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在降低汽车维修费用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出现了各种结构和类型的前、后防撞梁。但是前、后防撞梁产品因为制作工艺和材料的因素,制作成本高。在小的碰撞事故中吸能盒易被破坏,从而需要更换防撞梁,产生比较大的维修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后防撞梁及汽车。该汽车前、后防撞梁有四个吸能盒,增加了该前、后防撞梁在碰撞事故中的承受能力,结构简单,通用化强。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前、后防撞梁,包括:第一吸能盒、第二吸能盒、第三吸能盒、第四吸能盒和防撞梁本体;所述第一吸能盒和第三吸能盒分别固定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吸能盒和第四吸能盒分别固定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吸能盒和第三吸能盒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吸能盒和第四吸能盒左右对称布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能盒(1)、第二吸能盒(2)、第三吸能盒(3)、第四吸能盒(4)和防撞梁本体(5);所述第一吸能盒(1)和第三吸能盒(3)分别固定于所述防撞梁本体(5)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吸能盒(2)和第四吸能盒(4)分别固定于所述防撞梁本体(5)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吸能盒(1)和第三吸能盒(3)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吸能盒(2)和第四吸能盒(4)左右对称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能盒(1)、第二吸能盒(2)、第三吸能盒(3)、第四吸能盒(4)和防撞梁本体(5);所述第一吸能盒(1)和第三吸能盒(3)分别固定于所述防撞梁本体(5)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吸能盒(2)和第四吸能盒(4)分别固定于所述防撞梁本体(5)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吸能盒(1)和第三吸能盒(3)左右对称布置;所述第二吸能盒(2)和第四吸能盒(4)左右对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能盒(2)包括顶面(201)、第一侧壁(202)、第二侧壁(203)、第一侧板(204)和第二侧板(205),所述顶面(201)、第一侧壁(202)、第二侧壁(203)组成一个两侧开放的箱形结构,所述第一侧板(204)和第二侧板(205)分别与第一侧壁(202)和第二侧壁(203)的外侧面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后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能盒(2)包括第一侧壁(202)、第二侧壁(203)、第一侧板(204)和第二侧板(205),其中所述第一侧壁(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专政,徐明国,岳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