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建筑结构钢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205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8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减震建筑结构钢骨,立柱为两平行竖直框架的中部通过水平钢梁连接形成的H形钢骨框架,立柱的两端向外凸出设置为L形横梁,钢骨框架的一外侧设置有隔震垫,隔震垫的内层设置有横向排布的“Y”字形钢架,隔震垫的外层设置有“凹”字形垒壁,横跨L形横梁的两端架设拱桥弧形支撑托板,支撑托板设置为填充有混凝土的弧形钢板,支撑托板的端部与L形横梁通过螺栓连接。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的建筑结构,整个框架的稳固性更强,且安装快捷方便;隔震垫提高了抗震性的同时起到隔音、保温性能,在地震作用下能正常地将地震能量传递给隔震垫,提高减震效果。应用在建筑施工中,能够增加房间的强度的,防止地震中倒塌。

Damping building structure steel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structural vibration of steel column, two parallel vertical central frame through horizontal beam connection H shaped steel frame is formed, the column ends protrude set to L shaped beam, a steel frame is arranged outside of the isolator, the isolation pad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layer of the lateral arrangement of \Y\ shaped steel the isolator is arranged, the outer concave barrier wall, both ends of the L shaped beam erection of arch bridge across the arc supporting plate, support plate is set to the arc plate filled with concrete, and the end of the L shaped beam supporting plate connected by bolt.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whole framework, more stable, rapid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improve the seismic isolation at the same time, play a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 under earthquake normal seismic energy transfer to the isolator, improve the damping effect. Application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can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the room, to prevent earthquake collap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建筑结构钢骨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设备
,具体涉及减震建筑结构钢骨。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一种危害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筑物的破坏、倒塌所造成的。房屋居住多年后,不免要进行二次装修,在装修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局部震动及噪音。目前,具有隔震效果的建筑结构的连续壁仅位于主体建筑周边的四边墙70-100公分,所以连续壁的结构强度分厂的薄弱,因此,一但发生地震时,外围泥土的土压瞬间增加,连续壁容易发生正面坍塌,使得建筑物的地下部位受到压力发生破坏,从而发生坍塌的情况。另外,目前的建筑物基本结构均是框架体系,再添加建筑墙砖。目前的建筑框架均是采用钢混结构的建筑框架,这种框架实体沉重,一旦发生地震,建筑框架本身就对人体造成了威胁。用于建筑承重墙的是建筑墙砖,这种建筑墙砖在地震时也是一种危险所在。采用钢混结构的建筑物的防震级别越高,建筑的造价也越高。因此,如何研发减震建筑结构钢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筑结构钢骨隔震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减震建筑结构钢骨。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减震建筑结构钢骨,包括立柱、隔震垫和支撑托板,立柱为两平行竖直框架的中部通过水平钢梁连接形成的H形钢骨框架,立柱的两端向外凸出设置为L形横梁,钢骨框架的一外侧设置有隔震垫,隔震垫设置为双层半球体结构,隔震垫的内层设置有横向排布的“Y”字形钢架,“Y”字形钢架的分叉端设置为方形钢管,隔震垫的外层设置有“凹”字形垒壁,横跨L形横梁的两端架设拱桥弧形支撑托板,支撑托板设置为填充有混凝土的弧形钢板,支撑托板的端部与L形横梁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L形横梁的内部交错设置有梯形配重块。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钢梁的端部设置为球形凸起,立柱上开设有与球形凸起相匹配的插孔,球形凸起插入插孔并焊接在立柱上。进一步的,所述L形横梁沿纵向开设有连接通孔,螺栓通过连接通孔将其固定安装。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托板的周边与隔震垫的外周边之间设有一间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的H形钢骨框架的支撑性稳定,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的建筑结构,L形横梁沿着横向起到更加稳固的支撑,整个框架的稳固性更强,且安装快捷方便;隔震垫提高了抗震性的同时起到隔音、保温性能,在地震作用下能正常地将地震能量传递给隔震垫,提高减震效果。应用在建筑施工中,能够增加房间的强度的,防止地震中倒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L形横梁;2、立柱;3、水平钢梁;4、梯形配重块;5、“Y”字形钢架;6、“凹”字形垒壁;7、支撑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减震建筑结构钢骨,包括立柱2、隔震垫和支撑托板7,立柱2为两平行竖直框架的中部通过水平钢梁3连接形成的H形钢骨框架,H形钢骨框架的支撑性稳定,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的建筑结构,立柱2的两端向外凸出设置为L形横梁1,L形横梁1沿着横向起到更加稳固的支撑,水平钢梁3的端部设置为球形凸起,立柱2上开设有与球形凸起相匹配的插孔,球形凸起插入插孔并焊接在立柱2上,可提高内部混凝土与立柱2的结合力,整个框架的稳固性更强;L形横梁1的内部交错设置有梯形配重块4,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结构稳定,L形横梁1沿纵向开设有连接通孔,螺栓通过连接通孔将其固定安装。立柱2与L形横梁1的协同作用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且安装快捷方便;钢骨框架的一外侧设置有隔震垫,隔震垫设置为双层半球体结构,隔震垫的内层设置有横向排布的”Y”字形钢架5,”Y”字形钢架5的分叉端设置为方形钢管,方形钢管的厚度较厚,且分叉式开端有利于将横向震动力进行有效分散,隔震垫的外层设置有”凹”字形垒壁6,”凹”字形垒壁6的多面性结构框架质轻,结构稳定,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隔震垫的双层结构将内部空间重新规整,提高了抗震性的同时起到隔音、保温性能,横跨L形横梁1的两端架设拱桥弧形支撑托板7,支撑托板7设置为填充有混凝土的弧形钢板,支撑托板7的端部与L形横梁1通过螺栓连接,能够牢靠地将支撑托板7与L形横梁1结合在一起,支撑托板7的周边与隔震垫的外周边之间设有一间距,确保在地震作用下能正常地将地震能量传递给隔震垫,不会在隔震垫达到完全屈服之前先行破坏,提高减震效果。应用在建筑施工中,能够增加房间的强度的,防止地震中倒塌。能够有效的阻止倒塌的房顶和墙体,保护房间里面的人员和财产。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减震建筑结构钢骨

【技术保护点】
减震建筑结构钢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隔震垫和支撑托板,立柱为两平行竖直框架的中部通过水平钢梁连接形成的H形钢骨框架,立柱的两端向外凸出设置为L形横梁,钢骨框架的一外侧设置有隔震垫,隔震垫设置为双层半球体结构,隔震垫的内层设置有横向排布的“Y”字形钢架,“Y”字形钢架的分叉端设置为方形钢管,隔震垫的外层设置有“凹”字形垒壁,横跨L形横梁的两端架设拱桥弧形支撑托板,支撑托板设置为填充有混凝土的弧形钢板,支撑托板的端部与L形横梁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震建筑结构钢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隔震垫和支撑托板,立柱为两平行竖直框架的中部通过水平钢梁连接形成的H形钢骨框架,立柱的两端向外凸出设置为L形横梁,钢骨框架的一外侧设置有隔震垫,隔震垫设置为双层半球体结构,隔震垫的内层设置有横向排布的“Y”字形钢架,“Y”字形钢架的分叉端设置为方形钢管,隔震垫的外层设置有“凹”字形垒壁,横跨L形横梁的两端架设拱桥弧形支撑托板,支撑托板设置为填充有混凝土的弧形钢板,支撑托板的端部与L形横梁通过螺栓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吉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