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模组及具有该照明模组的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37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照明模组,所述照明模组包括近光模块、辅助远光模块和透镜;所述辅助远光模块包含辅助远光光源和至少一个双曲面反射器;所述双曲面反射器位于所述透镜和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之间,所述双曲面反射器包含一实焦点和一虚焦点;其中,所述虚焦点位于所述透镜的焦点附近或与所述透镜的焦点重合;所述辅助远光光源位于所述实焦点处;所述辅助远光光源出射一第二光束到所述双曲面反射器,经所述双曲面反射器反射到所述透镜,经所述透镜出射形成一与所述第一出光的出光方向相同的第二出光,所述第一出光和所述第二出光共同形成远光光型。采用上述配置,能够明显淡化近光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的边界所带来的成像缺陷。

Lighting module and lamp with the lighting modu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ghting module, the lighting module comprises near light module and auxiliary module and beam lens; the auxiliary beam module includes an auxiliary high beam light source and at least a hyperboloid reflector; the hyperboloid reflector in the lens and the cut-off line formed between the hyperbolic structure. The reflector comprises a real focus and a virtual focus; among them, the focus is on the virtual focal points of the lens or near the focus of the lens; the auxiliary beam source is on the real focus; the light emitting an auxiliary high beam second beam to the double reflector, through the double curved surface reflector to the lens, the lens exit form with the first light of the light direction of the same second light, the first light and the second light common form Far distance light type. By employing the configuration, the imaging defect caused by the boundary of the near dark cut-off line can be obviously weake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明模组及具有该照明模组的车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模组即具有该照明模组的车灯。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前照灯领域,基于远近光切换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采用电磁切换的方式;另一种是非电磁切换的方式。非电磁切换方式为近年来较为新颖的远近光切换方式。基于非电磁切换方式,有的技术采用薄的挡片来形成近光,有的技术采用特殊的光学结构来形成近光。然而,无论是电磁切换方式,亦或是非电磁切换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出射的远近光之间会存在一个实际的边界。而这个实际的边界最终会通过透镜成像的方式照射出去。当光照射到屏幕上时,会形成比较明显的分界线,对光的均匀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目前,汽车前照灯领域涉及的照明模组一般采用反射镜和透镜的组合结构。反射镜的基面一般采用椭球面或抛物面。然而,这两种基面对光源的放置位置都有一定的要求,即采用的光源必须位于透镜的焦点后方一定距离的位置。从而,导致整个照明模组的长度尺寸会比较大,不利于远光的聚焦。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照明模组,能够减小模组的整体长度,利于远光的聚焦的同时,淡化远近光之间的实际边界,确保光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模组,所述照明模组包括近光模块、辅助远光模块和透镜;所述近光模块包含近光反射器、近光光源和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所述透镜的焦点位于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附近,所述近光光源出射一第一光束到所述近光反射器,经所述近光反射器反射,通过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从所述透镜射出,形成近光光型的第一出光,所述辅助远光模块包含辅助远光光源和至少一个双曲面反射器;所述双曲面反射器位于所述透镜和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之间,所述双曲面反射器包含一实焦点和一虚焦点;其中,所述虚焦点位于所述透镜的焦点附近或与所述透镜的焦点重合;所述辅助远光光源位于所述实焦点处;所述辅助远光光源出射一第二光束到所述双曲面反射器,经所述双曲面反射器反射到所述透镜,经所述透镜出射形成一与所述第一出光的出光方向相同的第二出光,所述第一出光和所述第二出光共同形成远光光型。优选地,所述照明模组的光轴方向与所述实焦点和所述虚焦点所在的实轴方向之间呈一角度或重合。优选地,所述辅助远光光源和所述近光光源包含LED光源。优选地,所述双曲面反射器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和所述近光反射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车灯,所述车灯具有如上所述的照明模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1.减小照明模组在长度方向的尺寸,降低透镜的厚度,利于注塑,减少厚透镜折射引起的分光现象;2.利于聚光,使得出射光束更集中;3.光源利用率高,均匀性好;4.淡化远近光之间的边界,克服成像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符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照明模组的结构示意图;1—透镜2—双曲面反射器3—辅助远光光源4—虚焦点5—实焦点6—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7—近光反射器及近光光源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图1所示,为符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照明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照明模组可用于汽车前照灯领域,通过采用非电磁切换的方式实现远近光切换。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照明模组进一步设有双曲面反射器,利用双曲面反射器具有的虚焦点和实焦点,能够有效减小照明模组在长度方向的尺寸,降低透镜的厚度,利于聚光,有效提高光源利用率,确保出光的均匀性,淡化远近光之间的边界,克服成像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照明模组包括近光模块、辅助远光模块和透镜1。具体地,照明模组包含依次放置的透镜1、辅助远光模块和近光模块。其中,近光模块由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6和近光反射器及近光光源组合7依次放置装配而成。待装配完成后,于近光模块中,由近光模块中的近光光源出射一第一光束,第一光束出射后射至近光反射器上,经近光反射器反射,该第一光束通过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6射至透镜1上,最后经透镜1射出,形成近光光型的第一出光。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照明模组于透镜1与近光模块的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6之间进一步设有一辅助远光模块。辅助远光模块包含辅助远光光源3和至少一个双曲面反射器2。双曲面反射器2为以双曲面作基面的反射器,设置其开口朝向透镜1的方向,即设置该双曲面反射器2的开口朝向与第一出光的出光方向相同。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椭球面或抛物面,采用双曲面作基面的双曲面反射器2具有一个实焦点5和一个虚焦点4,实焦点5面向双曲面反射器2的开口,位于双曲面反射器2与透镜1之间。虚焦点4位于双曲面反射器2的背面,靠近近光模块的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6处,位于透镜1焦点的附近或与透镜1的焦点重合。将辅助远光光源3放置于双曲面反射器2的实焦点5的所在位置。当辅助远光光源3出射一第二光束到所述双曲面反射器2时,该第二光束经双曲面反射器2反射到透镜1,第二光束经透镜1出射形成一第二出光,该第二出光与由近光光源发射的第一出光的出光方向相同。当辅助远光光源3出射的第二光束经双曲面反射器2反射后,形成一反射光束,该反射光束沿其反射方向的反方向延伸相交于双曲面反射器2的虚焦点4。则,辅助远光光源3出射的第二光束经透镜1出射形成的第二出光相当于是从虚焦点4出射的,从而实现辅助远光模块的远光功能。由近光光源出射的第一光束通过近光反射器反射、透镜1的出射形成的第一出光以及由辅助远光光源3出射的第二光束通过双曲面反射器2的反射、透镜1的出射形成的第二出光,共同叠加形成远光光型。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照明模组进一步限制了透镜1和双曲面反射器2的放置位置。当透镜1和双曲面反射器2放置完成后,确保透镜1和双曲面反射器的放置位置使得透镜1的光轴方向与双曲面反射器2的实焦点5和虚焦点4所在的实轴方向之间呈一角度或重合。该角度范围为0-90°。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照明模组中涉及的辅助远光模块中的辅助远光光源3和近光模块中的近光光源均可采用LED灯作光源。优选地,为了避免辅助远光光源3出射的第二光束对近光模块出射的第一光束造成遮挡,放置双曲面反射器2的位置时,确保其在竖直方向上低于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6和近光反射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车灯,该车灯具有如上所述的照明模组,从而得以实现远近光的切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上述照明模组设有至少一个双曲面反射器2,该双曲面反射器2具有的一虚焦点4和一实焦点5。通过将辅助远光光源3设置于双曲面反射器2的实焦点5,并设置虚焦点4靠近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6,且确保虚焦点4与透镜的焦点1重合或位于透镜的焦点1附近,使得辅助远光模块经透镜1出射形成的第二出光相当于是从虚焦点4出射的,进而与近光模块经透镜1出射形成的第一出光叠加形成远光光型。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照明模组,能够有效减小照明模组在长度方向的尺寸,降低透镜的厚度,利于聚光,有效提高光源利用率,确保出光的均匀性,淡化远近光之间的边界,克服成像缺陷。应当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照明模组及具有该照明模组的车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模组,所述照明模组包括近光模块、辅助远光模块和透镜;所述近光模块包含近光反射器、近光光源和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所述透镜的焦点位于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附近,所述近光光源出射一第一光束到所述近光反射器,经所述近光反射器反射,通过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从所述透镜射出,形成近光光型的第一出光,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远光模块包含辅助远光光源和至少一个双曲面反射器;所述双曲面反射器位于所述透镜和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之间,所述双曲面反射器包含一实焦点和一虚焦点;其中,所述虚焦点位于所述透镜的焦点附近或与所述透镜的焦点重合;所述辅助远光光源位于所述实焦点处;所述辅助远光光源出射一第二光束到所述双曲面反射器,经所述双曲面反射器反射到所述透镜,经所述透镜出射形成一与所述第一出光的出光方向相同的第二出光,所述第一出光和所述第二出光共同形成远光光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模组,所述照明模组包括近光模块、辅助远光模块和透镜;所述近光模块包含近光反射器、近光光源和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所述透镜的焦点位于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附近,所述近光光源出射一第一光束到所述近光反射器,经所述近光反射器反射,通过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从所述透镜射出,形成近光光型的第一出光,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远光模块包含辅助远光光源和至少一个双曲面反射器;所述双曲面反射器位于所述透镜和所述明暗截止线形成结构之间,所述双曲面反射器包含一实焦点和一虚焦点;其中,所述虚焦点位于所述透镜的焦点附近或与所述透镜的焦点重合;所述辅助远光光源位于所述实焦点处;所述辅助远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岩修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拉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