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吴茱萸配方颗粒中10种成分的定量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6150804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吴茱萸配方颗粒中10种成分的定量方法。其特征:采用液‑质联用,以乙腈为A相、0.12%乙酸/1mmol/L乙酸铵为B相,经4次比例变换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柱温40℃;和多重反应监测(MRM)的扫描方式下正负离子同时监测,离子源为ESI源,雾化气(GS1,N2),辅助气(GS2,N2),全程使用氮气,碰撞气压力为medium,Q1和Q3分辨率均为UNIT;测定了吴茱萸配方颗粒中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橙皮苷、去氢吴茱萸碱、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卡品碱含量,10种成分22分钟检测完毕,方法快捷、准确,无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吴茱萸配方颗粒中10种成分的定量方法
一种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吴茱萸配方颗粒中10种成分的定量方法,属于质量控制领域,即,将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串联起来,液相色谱进行混合物分离,质谱仪进行检测和定量测定多种成分,具有高灵敏性、高选择性、高准确性的特点,10种成分,22分钟内测定完毕。不再受不同成分最佳检测波长不同、含量高低不一样,极性相差悬殊的困扰,检测限可由高效液相的μg级,降低至ng级,大幅度扩大了检测范围。
技术介绍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散寒止痒,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主含生物碱类成分,如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羟基吴茱萸碱、吴茱萸新碱、吴茱萸新酮碱、吴茱萸黄碱等;还有一些黄酮类成分,如橙皮苷、金丝桃苷、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花色苷、异戊烯黄酮等;柠檬苦素类,如吴茱萸苦素、柠檬苦素、吴茱萸苦素乙酸酯等;有机酸类,如绿原酸、氨基酸等。其质量标准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吴茱萸药材项下收载了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薄层鉴别和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的高效液相定量测定。目前制剂中多是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为指标,进行定量测定的。虽然曾金祥、朱继孝、黄碧涛等以“吴茱萸中7种成分的含量测定”为题,报道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经5次梯度洗脱,测定吴茱萸中辛弗林、绿原酸、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槲皮素、芦丁和金丝桃苷七种成分的文献,但一套梯度程序加上平衡到最初梯度百分比,要花费近50分钟,且供试品溶液分离的波峰不能回基线,干扰峰太多,难以准确定量(见图1-A、B)。尹元元、闫利华、张启伟等报道了以乙腈为A相、四氢呋喃为B相、5mmol·L-1醋酸铵缓冲液(pH3.8)为C相,经8次梯度洗脱,用HPLC法测定吴茱萸及其习用品药材中N-甲酰二氢吴茱萸次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1-甲基-2-十一烷基-4-喹诺酮、吴茱萸卡品碱、二氢吴茱萸卡品碱和柠檬苦素的含量方法,但运行一针花费测定时间约90分钟,且分离色谱图基线高低不平,难以在生产实际中应用。目前还未查阅到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快速测定吴茱萸中10种成分的报道。在上述背景情况下,为高效、快捷、准确、多指标控制吴茱萸配方颗粒的质量,专利技术了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吴茱萸配方颗粒中10种成分的定量方法。吴茱萸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取吴茱萸饮片6000g,加水提取二次,每次1小时,提取温度95~100℃,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浓缩液加入糊精适量,喷雾干燥,得干浸膏粉,加入糊精适量,混匀,制粒,制成1000g,分装,即得。
技术实现思路
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色谱柱:DiamonsilC18柱(150×4.6mm,5μm);以乙腈为A相、0.12%乙酸/1mmol/L乙酸铵为B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即0~6min,15%~28%A;6~10min,28%~68%A;10~11min,68%~90%A;11~22min,90%A;流速0.8mL/min;柱温40℃;进样量为10μL;质谱条件:采用多重反应监测(MRM)的扫描方式下正负离子同时监测,离子源为ESI源,离子喷雾电压设为5500和-4500V,源温度(TEM)为650℃,雾化气(GS1,N2)为60psi,辅助气(GS2,N2)为65psi,接口持续加热,全程使用氮气,气帘气(N2)设置为25psi,碰撞气压力为medium,Q1和Q3分辨率均为UNIT;每个待测化合物的监测离子对为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和子离子峰;每个离子对的滞留时间(dwelltime)为10ms,10种成分的质谱参数见表1;数据采集软件为AnalystTF1.6software(ABSCIEX,FosterCity,CA);同时测定了吴茱萸配方颗粒中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橙皮苷、去氢吴茱萸碱、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卡品碱含量,10种成分22分钟检测完毕,方法简便、快捷、准确,无干扰。为首次报道。见10种成分提取的离子流色谱图(图2-11中A、B)及对照品的离子扫描图(图2-11中C)。通过方法学考察,10种成分的线性范围(表2):绿原酸进样浓度在32.93-3292.80n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21e3X+4.00e4,r=0.9994;咖啡酸进样浓度在49.68-4968.00n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18e2X+2.63e4,r=0.9980;芦丁进样浓度在5.74-573.50n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7.27e2X+9.22e3,r=0.9964;金丝桃苷进样浓度在6.22-622.38n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84e3X+1.41e4,r=0.9987;橙皮苷进样浓度在16.63-1662.86n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31e3X+4.53e4,r=0.9994;去氢吴茱萸碱进样浓度在61.45-6144.60n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58e2X+5.03e4,r=0.9988;柠檬苦素进样浓度在298.41-29841.00n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07e2X+2.17e5,r=0.9974;吴茱萸碱的进样浓度在20.38-2037.70n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88e3X+6.01e5r=0.9954;吴茱萸次碱进样浓度在20.04-2003.90n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64e4X+3.17e5,r=0.9991;吴茱萸卡品碱的进样浓度在21.36-2136.40n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09e5X+3.78e6,r=0.9982。采用加样回收实验,结果表明: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8%(n=6),RSD为1.99%(见表3);咖啡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9%(n=6),RSD为1.38%(见表4);芦丁的平均回收率为99.67%(n=6),RSD为2.96%(见表5);金丝桃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67%(n=6),RSD为2.07%(见表6);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为100.95%(n=6),RSD为3.43%(见表7);去氢吴茱萸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5.91%(n=6),RSD为1.35%(见表8);柠檬苦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56%(n=6),RSD为1.70%(见表9);吴茱萸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7.12%(n=6),RSD为2.44%(见表10);吴茱萸次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吴茱萸配方颗粒中10种成分的定量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吴茱萸配方颗粒中10种成分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1)检测条件液相色谱: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150×4.6mm,5μm);以乙腈为A相、0.12%乙酸/1mmol/L乙酸铵为B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即0~6min,15%~28%A;6~10min,28%~68%A;10~11min,68%~90%A;11~22min,90%A;流速0.8mL/min;柱温40℃;进样量为10μL;质谱条件:采用多重反应监测(MRM)的扫描方式下正负离子同时监测,离子源为ESI源,离子喷雾电压设为5500和‑4500V,源温度(TEM)为650℃,雾化气(GS1,N2)为60psi,辅助气(GS2,N2)为65psi,接口持续加热,全程使用氮气,气帘气(N2)设置为25psi,碰撞气压力为medium,Q1和Q3分辨率均为UNIT;每个待测化合物的监测离子对为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和子离子峰;每个离子对的滞留时间(dwell time)为10ms;数据采集软件为Analyst TF 1.6 software(AB SCIEX,Foster City,CA);(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橙皮苷、去氢吴茱萸碱、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卡品碱适量,用甲醇溶解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储备液。分别精密量取一定体积储备液,混合,并稀释成浓度分别329.28、496.80、57.35、62.24、166.29、614.46、2984.10、203.77、200.39、213.64n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吴茱萸配方颗粒约0.1g,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10ml量瓶中,加7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22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供试品溶液中10种成分的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测定吴茱萸配方颗粒中10种成分的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1)检测条件液相色谱:色谱柱:DiamonsilC18柱(150×4.6mm,5μm);以乙腈为A相、0.12%乙酸/1mmol/L乙酸铵为B相,采用梯度洗脱方式,即0~6min,15%~28%A;6~10min,28%~68%A;10~11min,68%~90%A;11~22min,90%A;流速0.8mL/min;柱温40℃;进样量为10μL;质谱条件:采用多重反应监测(MRM)的扫描方式下正负离子同时监测,离子源为ESI源,离子喷雾电压设为5500和-4500V,源温度(TEM)为650℃,雾化气(GS1,N2)为60psi,辅助气(GS2,N2)为65psi,接口持续加热,全程使用氮气,气帘气(N2)设置为25psi,碰撞气压力为medium,Q1和Q3分辨率均为UNIT;每个待测化合物的监测离子对为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和子离子峰;每个离子对的滞留时间(dwelltime)为10ms;数据采集软件为AnalystTF1.6software(ABSCIEX,FosterCity,CA);(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绿原酸、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橙皮苷、去氢吴茱萸碱、柠檬苦素、吴茱萸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丽颖王晓亚王鑫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