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无级变速器以及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13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4:48
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使带轮以及金属元件对应于金属带的卷绕径而线接触以及点接触,在包含规定变速比的规定变速比区域中,主动带轮(15)的固定侧带轮半体(15a)以及从动带轮(17)的固定侧带轮半体(17a)双方的V面(48)与金属元件(42)的带轮抵接面(49)在带轮侧直线部分(48b)以及元件侧直线部分(49b)处相互线接触。由此,能够使主动带轮(15)以及从动带轮(17)双方与金属元件(42)线接触的变速比区域扩大与所述规定变速比区域相应的量,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主动带轮(15)以及从动带轮(17)相对于金属带(19)打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式无级变速器以及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式无级变速器与工具,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具有:主动带轮,其由固定侧带轮半体以及可动侧带轮半体构成;从动带轮,其由固定侧带轮半体以及可动侧带轮半体构成;以及金属带,其卷绕于所述主动带轮的V面以及所述从动带轮的V面上,所述金属带构成为在金属环集合体上支承有多个金属元件,通过增大所述主动带轮以及所述从动带轮中的一方的槽宽并减小另一方的槽宽来变更变速比,所述工具用于调整或者确认该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所述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与所述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相对位置。
技术介绍
通过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内容:为了实现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金属带的防滑以及耐久性提升,分别以直线以及曲线来构成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的径向内侧部分以及外侧部分,并且分别以直线以及曲线来构成金属元件的带轮抵接面的径向外侧部分以及内侧部分,在金属带在带轮上的卷绕径小的部分,使带轮以及金属元件在以直线彼此线接触,在金属带在带轮上的卷绕径大的部分,使带轮以及金属元件以曲线彼此点接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申请公开WO2014/006744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另外,关于上述以往的结构,在金属带相对于主动带轮以及从动带轮的卷绕径大致相等的区域,即在变速比大致为1.0附近的区域,主动带轮以及从动带轮的一方与金属元件线接触,而另一方与金属元件点接触,因此,在点接触的部分,摩擦系数不造而可能造成金属带打滑。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的实情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使带轮以及金属元件对应于金属带的卷绕径而线接触以及点接触的带式无级变速器中,扩大带轮和金属元件线接触的变速比区域而可靠地防止金属带的打滑。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其具有:主动带轮,其由固定侧带轮半体和可动侧带轮半体构成;从动带轮,其由固定侧带轮半体和可动侧带轮半体构成;以及金属带,其卷绕于所述主动带轮的V面和所述从动带轮的V面上,所述金属带是在金属环集合体上支承多个金属元件而构成的,通过使所述主动带轮以及所述从动带轮中的一方的槽宽增大并使另一方的槽宽减小来变更变速比,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第一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的至少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的母线具有:比带轮侧拐点靠径向内侧的带轮侧直线部分;以及比所述带轮侧拐点靠径向外侧的带轮侧曲线部分,所述金属元件的带轮抵接面具有:比元件侧拐点靠径向外侧的元件侧直线部分;以及比所述元件侧拐点靠径向内侧的元件侧曲线部分,在包含规定变速比的规定变速比区域中,所述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以及所述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双方在所述带轮侧直线部分以及所述元件侧直线部分处与所述金属元件的带轮抵接面相互线接触。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在所述第一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二特征在于,所述规定变速比是1.0。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具,其第三特征在于,其用于对所述第一或者第二特征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所述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与所述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或者确认,所述工具具有:第一抵接部,其能够与所述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抵接;第二抵接部,其能够与所述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抵接;以及第三抵接部,其能够与任一方的所述固定侧带轮半体的外周部抵接。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具,其第四特征在于,其用于对所述第一或者第二特征所述的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所述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与所述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或者确认,所述工具具有:第一抵接部,其能够与所述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抵接;第二抵接部,其能够与所述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抵接;以及第三抵接部,其能够与支承任一方的所述固定侧带轮半体的旋转轴的外周部抵接。另外,实施方式的主动轴11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主动带轮以及从动带轮的至少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的母线具有比带轮侧拐点靠径向内侧的带轮侧直线部分以及比带轮侧拐点靠径向外侧的带轮侧曲线部分,金属元件的带轮抵接面具有比元件侧拐点靠径向外侧的元件侧直线部分以及比元件侧拐点靠径向内侧的元件侧曲线部分。在金属带的卷绕径小的位置容易产生打滑,但是通过在该位置使带轮侧直线部分与元件侧直线部分线接触而增大接触部的摩擦系数,能够不使带轮侧压过度增大而防止带轮与金属带之间的打滑。另一方面,在金属带的卷绕径大的位置,带轮侧曲线部分与元件侧曲线部分点接触,因此,补偿金属带的错位而顺利地啮入到带轮的V面上,由此,能够提高金属元件或带轮的V面的耐久性,而且由于在金属带的卷绕径大的位置难以产生打滑,因此即使在该位置接触部的摩擦系数减小,在带轮与金属带之间也不会产生打滑。特别是,在包含规定变速比的规定变速比区域中,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以及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双方在带轮侧直线部分以及元件侧直线部分处与金属元件的带轮抵接面相互线接触,因此,能够使主动带轮以及从动带轮双方相对于金属元件线接触的变速比区域扩大与所述规定变速比区域相应的量,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主动带轮以及从动带轮相对于金属带打滑。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由于规定变速比是1.0,因此在包含变速比=1.0的规定变速比区域中,能够将带轮侧压抑制为最小限度并同时防止金属带打滑。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特征,工具用于对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与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或者确认,该工具具有:第一抵接部,其能够与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抵接;第二抵接部,其能够与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抵接;以及第三抵接部,其能够与任一方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外周部抵接,因此,能够通过第一抵接部以及第二抵接部是否分别与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以及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正确抵接,来对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与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或者确认。此时,由于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具有带轮侧曲线部分,因此可能造成工具的姿势不稳定,但是通过使第三抵接部与任一方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外周部抵接而使工具的姿势稳定,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或者确认所述相对位置。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特征,工具用于对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与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或者确认,该工具具有:第一抵接部,其能够与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抵接;第二抵接部,其能够与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抵接;以及第三抵接部,其能够与支承任一方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旋转轴的外周部抵接,因此,能够通过第一抵接部以及第二抵接部是否分别与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以及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正确抵接,来对主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与从动带轮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或者确认。此时,由于固定侧带轮半体的V面具有带轮侧曲线部分,因此可能造成工具的姿势不稳定,但是通过使第三抵接部与支承任一方的固定侧带轮半体的旋转轴的外周部抵接而使工具的姿势稳定,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调整或者确认所述相对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搭载了带式无级变速器的车辆的动力传递系统的构架图。图2是金属带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在以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式无级变速器以及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其具有:主动带轮(15),其由固定侧带轮半体(15a)和可动侧带轮半体(15b)构成;从动带轮(17),其由固定侧带轮半体(17a)和可动侧带轮半体(17b)构成;以及金属带(19),其卷绕于所述主动带轮(15)的V面(48)和所述从动带轮(17)的V面(48),所述金属带(19)是在金属环集合体(41)上支承多个金属元件(42)而构成的,通过使所述主动带轮(15)和所述从动带轮(17)中的一方的槽宽增大并使另一方的槽宽减小来变更变速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带轮(15)和所述从动带轮(17)的至少固定侧带轮半体(15a、17a)的V面(48)的母线具有:比带轮侧拐点(48a)靠径向内侧的带轮侧直线部分(48b);以及比所述带轮侧拐点(48a)靠径向外侧的带轮侧曲线部分(48c),所述金属元件(42)的带轮抵接面(49)具有:比元件侧拐点(49a)靠径向外侧的元件侧直线部分(49b);以及比所述元件侧拐点(49a)靠径向内侧的元件侧曲线部分(49c),在包含规定变速比的规定变速比区域中,所述主动带轮(15)的固定侧带轮半体(15a)的V面(48)以及所述从动带轮(17)的固定侧带轮半体(17a)的V面(48)双方在所述带轮侧直线部分(48b)以及所述元件侧直线部分(49b)处与所述金属元件(42)的带轮抵接面(49)相互线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23 JP 2015-0325581.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其具有:主动带轮(15),其由固定侧带轮半体(15a)和可动侧带轮半体(15b)构成;从动带轮(17),其由固定侧带轮半体(17a)和可动侧带轮半体(17b)构成;以及金属带(19),其卷绕于所述主动带轮(15)的V面(48)和所述从动带轮(17)的V面(48),所述金属带(19)是在金属环集合体(41)上支承多个金属元件(42)而构成的,通过使所述主动带轮(15)和所述从动带轮(17)中的一方的槽宽增大并使另一方的槽宽减小来变更变速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带轮(15)和所述从动带轮(17)的至少固定侧带轮半体(15a、17a)的V面(48)的母线具有:比带轮侧拐点(48a)靠径向内侧的带轮侧直线部分(48b);以及比所述带轮侧拐点(48a)靠径向外侧的带轮侧曲线部分(48c),所述金属元件(42)的带轮抵接面(49)具有:比元件侧拐点(49a)靠径向外侧的元件侧直线部分(49b);以及比所述元件侧拐点(49a)靠径向内侧的元件侧曲线部分(49c),在包含规定变速比的规定变速比区域中,所述主动带轮(15)的固定侧带轮半体(15a)的V面(48)以及所述从动带轮(17)的固定侧带轮半体(17a)的V面(48)双方在所述带轮侧直线部分(48b)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隅田聪一朗矢崎徹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