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头孢拉定合成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560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孢拉定合成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A)或B)或C)所示蛋白质:A)将大肠杆菌天然青霉素G酰化酶的β链的第24位苯丙氨酸替换为丙氨酸,β链的第67位丝氨酸替换为丙氨酸后得到的;B)将大肠杆菌天然青霉素G酰化酶的α链的第142位甲硫氨酸替换为亮氨酸,β链的第24位苯丙氨酸替换为丙氨酸,β链的第67位丝氨酸替换为丙氨酸后得到的;C)将A)或B)所限定的蛋白质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合成头孢拉定能力的由A)或B)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蛋白质均具较高的合成头孢拉定的活性和Vs/Vh以及较低的α,为酶法合成头孢拉定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孢拉定合成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头孢拉定合成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特别涉及大肠杆菌青霉素G酰化酶组合突变体、编码基因及其在合成头孢拉定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半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医药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抗生素,每年产量达3万吨,年销售额超过150亿美元,占整个抗生素市场的65%,其中头孢菌素类占比约2/3。与此同时,用于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β-内酰胺母核的青霉素G酰化酶的用量也高达1000~3000万吨(H,M,GrulichM,etal.CurrentstateandperspectivesofpenicillinGacylase-basedbiocatalyses.AppliedMicrobiologyandBiotechnology,2014,98(7):2867-2879)。头孢拉定是美国施贵宝制药公司于1972年研究成功的第一代半合成头孢类抗生素,1977年首次在日本上市,也称先锋霉素VI,因其临床使用中的具有很多优点在我国占据很大市场。头孢拉定的合成方法包括化学法和酶法。目前工业生产中多采用化学法,尤其是混合酸酐法来制备头孢拉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头孢拉定合成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

【技术保护点】
蛋白质,为如下(A)或(B)或(C):(A)将大肠杆菌天然青霉素G酰化酶的β链的第24位苯丙氨酸替换为丙氨酸,β链的第67位丝氨酸替换为丙氨酸后得到的;(B)将大肠杆菌天然青霉素G酰化酶的α链的第142位甲硫氨酸替换为亮氨酸,β链的第24位苯丙氨酸替换为丙氨酸,β链的第67位丝氨酸替换为丙氨酸后得到的;(C)将(A)或(B)所限定的蛋白质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合成头孢拉定能力的由(A)或(B)衍生的蛋白质。

【技术特征摘要】
1.蛋白质,为如下(A)或(B)或(C):(A)将大肠杆菌天然青霉素G酰化酶的β链的第24位苯丙氨酸替换为丙氨酸,β链的第67位丝氨酸替换为丙氨酸后得到的;(B)将大肠杆菌天然青霉素G酰化酶的α链的第142位甲硫氨酸替换为亮氨酸,β链的第24位苯丙氨酸替换为丙氨酸,β链的第67位丝氨酸替换为丙氨酸后得到的;(C)将(A)或(B)所限定的蛋白质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合成头孢拉定能力的由(A)或(B)衍生的蛋白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为如下(a)或(b)或(c):(a)由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由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c)将序列表中序列2或序列4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合成头孢拉定能力的由(a)或(b)衍生的蛋白质。3.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为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蛋白质的基因,所述基因为如下任一所示的DNA分子:1)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2)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DNA分子;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分子杂交且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蛋白质的DNA分子;4)与1)或2)或3)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9%以上、95%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山黄小强何金文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