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式蓄热烧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398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外置式蓄热烧嘴,包括:烧嘴腔体、烧嘴砖、管道接口及蓄热体;所述烧嘴腔体包括蓄热腔体和缓冲腔体,所述蓄热腔体内用于容置所述蓄热体,所述蓄热腔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管道接口,所述缓冲腔体的外径从大径端至小径端逐渐缩小,所述缓冲腔体的大径端连接所述蓄热腔体的第二端;所述烧嘴砖的一端与所述缓冲腔体的小径端连接,所述烧嘴砖的外径保持不变且小于等于所述缓冲腔体的小径端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外置式蓄热烧嘴,更换方便,可一定程度上延长炉墙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置式蓄热烧嘴
本技术属于燃烧炉燃烧用装置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外置式蓄热烧嘴。
技术介绍
蓄热式烧嘴(RCB)蓄热式烧嘴是一种通过蓄热球从窑炉烟气中回收热量来预热空气以此达到交替燃烧均匀加热目的的烧嘴。蓄热式烧嘴主要应用于工业燃气加热领域,以低NOx排放,很高的燃烧热效率著称。它是继自身预热式烧嘴后的又一大技术进步。近年来,在英国,西欧,北美,澳洲和日本等地作为节能技术核心广泛传播和示范推广,应用于锻造炉,热处理炉,金属熔化炉和玻璃池窑等。目前的蓄热烧嘴包括内置蓄热烧嘴和外置蓄热烧嘴。现有的内置式烧嘴需要在炉墙开孔后内置,不便于更换,也缩短炉墙的使用寿命,而现有的外置式烧嘴需要的安装空间大,使得炉墙上散热大,浪费能源,而且更换时需要变动炉墙,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置式蓄热烧嘴,更换方便,可一定程度上延长炉墙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外置式蓄热烧嘴,包括:烧嘴腔体、烧嘴砖、管道接口及蓄热体;所述烧嘴腔体包括蓄热腔体和缓冲腔体,所述蓄热腔体内用于容置所述蓄热体,所述蓄热腔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管道接口,所述缓冲腔体的外径从大径端至小径端逐渐缩小,所述缓冲腔体的大径端连接所述蓄热腔体的第二端;所述烧嘴砖的一端与所述缓冲腔体的小径端连接,所述烧嘴砖的外径保持不变且小于等于所述缓冲腔体的小径端的外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烧嘴砖中具有口径相同的四个喷口通道,且每个喷口通道的口径从一端至另一端保持不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四个喷口通道均朝向一个方向转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喷口通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腔体内具有与所述四个喷口通道对接的四个喇叭通道。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管道接口为一直角接口,且所述直角接口的末端与所述蓄热腔体的第一端的侧面连接,以使气流通过所述管道接口二次转折进入所述蓄热腔体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蓄热体为蜂窝蓄热体,填充满整个蓄热腔体;所述蓄热腔体和缓冲腔体之间设置有挡砖,用以从一侧挡住所述蜂窝蓄热体;所述蜂窝蓄热体的另一侧通过挡栅挡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烧嘴腔体的体壳通过保温耐材制成,在所述保温耐材上设置有加固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腔体的用来与烧嘴砖连接的部位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烧嘴砖伸入炉墙后,所述连接法兰与炉墙钢板满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烧嘴砖的一端与所述缓冲腔体的小径端通过子母扣连接方式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烧嘴砖的外径一致且小于烧嘴腔体的外径,因而与炉墙连接时,可以减小与炉墙的接触面积,减少在炉墙上的散热,节约能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炉墙的使用寿命,且在燃气更换时,只要替换烧嘴砖即可,炉墙可以保持不变,减少设备投资,更换方便;保证了烧嘴腔体中的蓄热腔体的容量较大,增强蓄热能力,易于调节换向时间,减少超温几率;四个喷口通道大小相同,减少了气流流通阻力,更大程度地改善了烧嘴冒火的问题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外置式蓄热烧嘴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外置式蓄热烧嘴的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外置式蓄热烧嘴的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外置式蓄热烧嘴的K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1-蓄热腔体,111-蜂窝体安装口,12-缓冲腔体,121-喇叭通道,2-烧嘴砖,21-喷口通道,3-管道接口,4-蓄热体,5-挡砖,6-挡栅,7-保温耐材,8-加固件,9-子母扣连接部,10-连接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参看图1-4,在一个实施例中,外置式蓄热烧嘴包括:烧嘴腔体、烧嘴砖2、管道接口3及蓄热体4。外置式蓄热烧嘴可与加热炉或燃烧炉等炉体(图中未示出)连接。烧嘴腔体包括蓄热腔体11和缓冲腔体12,蓄热腔体11和缓冲腔体12可以一体成型制成,或者分体连接而成。蓄热腔体11内用于容置蓄热体4,蓄热体4可以用来实现换热,例如从炉体输出热烟气时也可以将热量换热存储到蓄热体4中,而后将助燃气体通入到炉体中时再从蓄热体4中吸取热量,可以节约能源。蓄热腔体11的第一端连接管道接口3,管道接口3用来输入高炉煤气或空气或混合气体等。缓冲腔体12的外径从大径端至小径端逐渐缩小,缓冲腔体12的大径端连接蓄热腔体11的第二端。缓冲腔体12用来进行气流缓冲。烧嘴砖2的一端与缓冲腔体12的小径端连接,烧嘴砖2的外径保持不变且小于等于缓冲腔体12的小径端的外径。由于烧嘴砖2的外径一致且小于烧嘴腔体的外径,因而与炉墙连接时,可以减小与炉墙的接触面积,减少在炉墙上的散热,节约能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炉墙的使用寿命,且在燃气更换时,只要替换烧嘴砖即可,炉墙可以保持不变,减少设备投资,更换方便;保证了烧嘴腔体中的蓄热腔体4的容量较大,增强蓄热能力,易于调节换向时间,减少超温几率。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看图1-3,烧嘴砖2中具有口径相同的四个喷口通道21,且每个喷口通道21的口径从一端至另一端保持不变。四个喷口通道21大小相同,减少了气流流通阻力,更大程度地改善了烧嘴冒火的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四个喷口通道21均朝向一个方向转折,保证气流缓冲,同时使得喷出至炉体中时气流更为集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喷口通道21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增强了支撑强度,降低了炉墙连接部位的变形可能。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看图1和图2,缓冲腔体12内具有与四个喷口通道21对接的四个喇叭通道121。喇叭通道121的喇叭口朝向蓄热腔体11,有利于喷至炉内的气体的混合,及送至烧嘴内的气流的缓冲,对接也有利于气流流通阻力的减小。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看图1和图4,管道接口3为一直角接口,且直角接口的末端与蓄热腔体11的第一端的侧面连接,以使气流通过管道接口3二次转折进入蓄热腔体11内。气流通过直角接口及与蓄热腔体的连接关系的作用,经过二次直角转折,更大程度地改善了偏流现象,使得气体流向更准确。在一个实施例中,蓄热体4为蜂窝蓄热体,填充满整个蓄热腔体11,蜂窝状的蓄热体4,蓄热效果好,充满整个蓄热腔体11,进一步增强蓄热能力。蓄热腔体11和缓冲腔体12之间设置有挡砖5,用以从一侧挡住蜂窝蓄热体,防止蜂窝蓄热体填充到缓冲腔体12中。蜂窝蓄热体的另一侧通过挡栅6挡住,防止蜂窝蓄热体的倒塌。挡栅可拆卸,蓄热腔体11的第一端可以开设有蜂窝体安装口111,装蜂窝蓄热体时,蜂窝体安装口111打开,挡栅6去掉,装入后,挡栅6挡住固定,蜂窝体安装口111通过封板密封连接,防止管道漏气。烧嘴腔体的体壳通过保温耐材7制成,在保温耐材7上设置有加固件8。加固件8可以包括钢板和钢钉,通过钢板包围保温耐材,并在钢板内侧设置钢钉,刺入保温耐材7,加固烧嘴腔体的体壳。缓冲腔体12的用来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外置式蓄热烧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置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烧嘴腔体、烧嘴砖、管道接口及蓄热体;所述烧嘴腔体包括蓄热腔体和缓冲腔体,所述蓄热腔体内用于容置所述蓄热体,所述蓄热腔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管道接口,所述缓冲腔体的外径从大径端至小径端逐渐缩小,所述缓冲腔体的大径端连接所述蓄热腔体的第二端;所述烧嘴砖的一端与所述缓冲腔体的小径端连接,所述烧嘴砖的外径保持不变且小于等于所述缓冲腔体的小径端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烧嘴腔体、烧嘴砖、管道接口及蓄热体;所述烧嘴腔体包括蓄热腔体和缓冲腔体,所述蓄热腔体内用于容置所述蓄热体,所述蓄热腔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管道接口,所述缓冲腔体的外径从大径端至小径端逐渐缩小,所述缓冲腔体的大径端连接所述蓄热腔体的第二端;所述烧嘴砖的一端与所述缓冲腔体的小径端连接,所述烧嘴砖的外径保持不变且小于等于所述缓冲腔体的小径端的外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砖中具有口径相同的四个喷口通道,且每个喷口通道的口径从一端至另一端保持不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喷口通道均朝向一个方向转折。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口通道的横截面呈椭圆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式蓄热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体内具有与所述四个喷口通道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婧王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