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万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聚能高效节能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398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炉头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聚能高效节能炉头,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底,所述炉底从边缘到中心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壁、第二环形壁、第三环形壁和第四环形壁,所述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之间设置有外燃烧腔,所述第二环形壁和第三环形壁之间设置有外供氧腔,所述第三环形壁和第四环形壁之间设置有内燃烧腔,所述第四环形壁内设置有内供氧腔,所述第一环形壁的侧壁连接有燃气通道和供氧通道,所述燃气通道与外燃烧腔和内燃烧腔相通,所述供氧通道与有外供氧腔和内供氧腔相通。本炉头,具有燃烧效率高,节约燃气,加热均匀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聚能高效节能炉头
本技术涉及炉头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聚能高效节能炉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烹饪的炉头包括炉体,炉体中心设置有燃烧腔,侧壁设置有与燃烧腔相通的供氧通道和燃气通道。这种炉头在使用时,燃气不容易完全燃烧,炉体内的温度不均匀,燃烧效率低,造成燃气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聚能高效节能炉头,提高燃气的利用率,降低能耗,且使炉体内温度均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聚能高效节能炉头,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底,所述炉底从边缘到中心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壁、第二环形壁、第三环形壁和第四环形壁,所述第一环形壁和第二环形壁之间设置有外燃烧腔,所述第二环形壁和第三环形壁之间设置有外供氧腔,所述第三环形壁和第四环形壁之间设置有内燃烧腔,所述第四环形壁内设置有内供氧腔,所述第一环形壁的侧壁连接有燃气通道和供氧通道,所述燃气通道与外燃烧腔和内燃烧腔相通,所述供氧通道与有外供氧腔和内供氧腔相通。进一步地,所述炉底、第一环形壁、第二环形壁、第三环形壁和第四环形壁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燃气通过燃气通道通入外燃烧腔和内燃烧腔,将空气通过供氧通道通入外供氧腔和内供氧腔,空气供应量增加,且燃气与空气中的氧气能够充分接触,能够使燃气充分燃烧,增加释放的热能,提高燃烧温度,有利于提高燃气的利用率,减少黑烟的生成量。燃烧时,火焰能够向中心聚合,加热效率高。由于设置内外两个燃烧腔,能够使炉体内的温度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聚能高效节能炉头,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底1,所述炉底1从边缘到中心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壁2、第二环形壁3、第三环形壁4和第四环形壁5,所述第一环形壁2和第二环形壁3之间设置有外燃烧腔6,所述第二环形壁3和第三环形壁4之间设置有外供氧腔7,所述第三环形壁4和第四环形壁5之间设置有内燃烧腔8,所述第四环形壁5内设置有内供氧腔9,所述第一环形壁2的侧壁连接有燃气通道10和供氧通道11,所述燃气通道10与外燃烧腔6和内燃烧腔8相通,所述供氧通道11与有外供氧腔7和内供氧腔9相通。使用时,将燃气通过燃气通道10通入外燃烧腔6和内燃烧腔8,将空气通过供氧通道11通入外供氧腔7和内供氧腔9,空气供应量增加,且燃气与空气中的氧气能够充分接触,能够使燃气充分燃烧,增加释放的热能,提高燃烧温度,有利于提高燃气的利用率,减少黑烟的生成量。燃烧时,火焰能够向中心聚合,加热效率高。由于设置内外两个燃烧腔,能够使炉体内的温度均匀。所述炉底1、第一环形壁2、第二环形壁3、第三环形壁4和第四环形壁5一体成型,能够增加炉头的整体强度,提高抗变形的能力,使炉体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延长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聚能高效节能炉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聚能高效节能炉头,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炉底(1),所述炉底(1)从边缘到中心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壁(2)、第二环形壁(3)、第三环形壁(4)和第四环形壁(5),所述第一环形壁(2)和第二环形壁(3)之间设置有外燃烧腔(6),所述第二环形壁(3)和第三环形壁(4)之间设置有外供氧腔(7),所述第三环形壁(4)和第四环形壁(5)之间设置有内燃烧腔(8),所述第四环形壁(5)内设置有内供氧腔(9),所述第一环形壁(2)的侧壁连接有燃气通道(10)和供氧通道(11),所述燃气通道(10)与外燃烧腔(6)和内燃烧腔(8)相通,所述供氧通道(11)与有外供氧腔(7)和内供氧腔(9)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聚能高效节能炉头,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炉底(1),所述炉底(1)从边缘到中心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壁(2)、第二环形壁(3)、第三环形壁(4)和第四环形壁(5),所述第一环形壁(2)和第二环形壁(3)之间设置有外燃烧腔(6),所述第二环形壁(3)和第三环形壁(4)之间设置有外供氧腔(7),所述第三环形壁(4)和第四环形壁(5)之间设置有内燃烧腔(8),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万
申请(专利权)人:吴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