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37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包括第一车壳,所述第一车壳通过车壳转接板与第二车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车壳与第二车壳之间固定有车主体;所述车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主体上盖;所述车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主体下盖;所述电路装置的下端与电池仓固定连接;所述电池仓的外侧固定有悬挂杆固定配件;所述车主体后端通过避震器和悬挂杆与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车主体的前端通过避震器和悬挂杆与前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前驱动装置两侧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轨道车轮;所述后驱动装置两侧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轨道车轮。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抗震缓冲效果好,防护效果好,攀爬性能高和能同时适用于在轨道上和在地面上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
技术介绍
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通常与儿童或宠物有关。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玩具也可以是自然物体,即是沙、石、泥、树枝等等的非人工东西。著名教育家、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对玩具应作广义理解,它不是只限于街上卖的供儿童玩的东西,凡是儿童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可以叫玩具。”玩具适合儿童,也适合青年和中老年人。它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让人们机智聪明。随着在中国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汽车玩具越来越普及,尤其是立体轨道车越来越多。目前的立体轨道车,存在结构复杂,抗震缓冲效果差,防护效果差,攀爬性能低和不能同时适用于在轨道上和在地面上行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立体轨道车,存在结构复杂,抗震缓冲效果差,防护效果差,攀爬性能低和不能同时适用于在轨道上和在地面上行驶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包括第一车壳、第二车壳、车壳转接板、车主体、主体上盖、主体下盖、电路装置、电池仓、悬挂杆固定配件、电池盖、后驱动装置、前驱动装置、后护架、前护架、避震器、悬挂杆和轨道车轮,所述第一车壳通过车壳转接板与第二车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车壳与第二车壳之间固定有车主体;所述车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主体上盖;所述车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主体下盖;所述主体上盖与主体下盖之间固定有电路装置;所述电路装置的下端与电池仓固定连接;所述电池仓的下端固定有电池盖;所述电池仓的外侧固定有悬挂杆固定配件;所述车主体后端通过避震器和悬挂杆与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车主体的前端通过避震器和悬挂杆与前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避震器包括连接头、刚性弹簧和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上端固定一个连接头;所述固定轴的下端固定一个连接头;所述刚性弹簧套在固定轴上;所述前驱动装置两侧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轨道车轮;所述后驱动装置两侧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轨道车轮;所述轨道车轮包括轮胎和托辊;所述托辊与所述轮胎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悬挂杆固定配件上设置有与避震器的连接头相适应的连接孔。较佳地,所述后驱动装置和前驱动装置上均设置有与避震器的连接头相适应的连接孔。较佳地,所述后驱动装置包括后驱动电机和后驱动电机牙轮。较佳地,所述前驱动装置的外侧固定有前护架。较佳地,所述后驱动装置的外侧固定有后护架。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通过设置两个避震器和两个悬挂杆将后驱动装置与车主体固定连接和设置两个避震器和两个悬挂杆将前驱动装置与车主体固定连接,作为立体轨道车的整体结构,使得结构简单,并且设置的避震器和悬挂杆能够提高轨道车轮与第一车壳和第二车壳之间的距离,增加底盘与地面的距离,使得立体轨道车的攀爬性能高;通过设置避震器,并且避震器包括连接头、刚性弹簧和固定轴,可以在立体轨道车运行的过程中起到抗振缓冲的作用,使得立体轨道车的抗振缓冲效果好;通过在前驱动装置两侧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轨道车轮和在后驱动装置两侧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轨道车轮,其中轨道车轮包括轮胎和托辊,并且托辊与轮胎固定连接,设置的托辊可以支撑在相应的轨道上进行行车,设置的轮胎可以在地面上进行行车,使得能同时适用于在轨道上和地面上行驶;通过在前驱动装置的外侧固定有前护架和在后驱动装置的外侧固定有后护架,使得该立体轨道车的防护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的避震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的轨道车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车壳;2-第二车壳;3-车壳转接板;4-车主体;41-主体上盖;42-主体下盖;43-电路装置;44-电池仓;45-悬挂杆固定配件;46-电池盖;5-后驱动装置;6-前驱动装置;7-后护架;8-前护架;9-避震器;91-连接头;92-刚性弹簧;93-固定轴;10-悬挂杆;11-轨道车轮;111-轮胎;112托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包括第一车壳1、第二车壳2、车壳转接板3、车主体4、主体上盖41、主体下盖42、电路装置43、电池仓44、悬挂杆固定配件45、电池盖46、后驱动装置5、前驱动装置6、后护架7、前护架8、避震器9、悬挂杆10和轨道车轮11,所述第一车壳1通过车壳转接板3与第二车壳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车壳1与第二车壳2之间固定有车主体4;所述车主体4的上端设置有主体上盖41;所述车主体4的下端设置有主体下盖42;所述主体上盖41与主体下盖42之间固定有电路装置43;所述电路装置43的下端与电池仓44固定连接;所述电池仓44的下端固定有电池盖46;所述电池仓44的外侧固定有悬挂杆固定配件45;所述车主体4后端通过避震器9和悬挂杆10与后驱动装置5固定连接;所述车主体4的前端通过避震器9和悬挂杆10与前驱动装置6固定连接;所述避震器9包括连接头91、刚性弹簧92和固定轴93,所述固定轴93的上端固定一个连接头91;所述固定轴93的下端固定一个连接头91;所述刚性弹簧92套在固定轴93上;所述前驱动装置6两侧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轨道车轮11;所述后驱动装置5两侧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轨道车轮11;所述轨道车轮11包括轮胎111和托辊112;所述托辊112与所述轮胎111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杆固定配件45上设置有与避震器9的连接头91相适应的连接孔。所述后驱动装置5和前驱动装置6上均设置有与避震器9的连接头91相适应的连接孔。所述后驱动装置5包括后驱动电机和后驱动电机牙轮。所述前驱动装置6包括前驱动牙箱和转向系统牙箱,前驱动牙箱包括前驱动电机、前驱动电机牙轮组件、转向电机、转向牙轮组件和转向控制组件,转向电机和转向牙轮组件都设置有保护离合。所述前驱动装置6的外侧固定有前护架8。所述后驱动装置5的外侧固定有后护架7。工作原理:该立体轨道车,通过设置两个避震器9和两个悬挂杆10将后驱动装置5与车主体4固定连接和设置两个避震器9和两个悬挂杆10将前驱动装置6与车主体4固定连接,作为立体轨道车的整体结构,使得结构简单,并且设置的避震器9和悬挂杆10能够提高轨道车轮11与第一车壳1和第二车壳2之间的距离,增加底盘与地面的距离,使得立体轨道车的攀爬性能高;通过设置避震器9,并且避震器9包括连接头91、刚性弹簧92和固定轴93,可以在立体轨道车运行的过程中起到抗振缓冲的作用,使得立体轨道车的抗振缓冲效果好;通过在前驱动装置6两侧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轨道车轮11和在后驱动装置5两侧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轨道车轮11,其中轨道车轮11包括轮胎111和托辊112,并且托辊112与轮胎111固定连接,设置的托辊112可以支撑在相应的轨道上进行行车,设置的轮胎111可以在地面上进行行车,使得能同时适用于在轨道上和地面上行驶;通过在前驱动装置6的外侧固定有前护架8和在后驱动装置5的外侧固定有后护架7,使得该立体轨道车的防护效果好。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包括第一车壳(1)、第二车壳(2)、车壳转接板(3)、车主体(4)、主体上盖(41)、主体下盖(42)、电路装置(43)、电池仓(44)、悬挂杆固定配件(45)、电池盖(46)、后驱动装置(5)、前驱动装置(6)、后护架(7)、前护架(8)、避震器(9)、悬挂杆(10)和轨道车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壳(1)通过车壳转接板(3)与第二车壳(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车壳(1)与第二车壳(2)之间固定有车主体(4);所述车主体(4)的上端设置有主体上盖(41);所述车主体(4)的下端设置有主体下盖(42);所述主体上盖(41)与主体下盖(42)之间固定有电路装置(43);所述电路装置(43)的下端与电池仓(44)固定连接;所述电池仓(44)的下端固定有电池盖(46);所述电池仓(44)的外侧固定有悬挂杆固定配件(45);所述车主体(4)后端通过避震器(9)和悬挂杆(10)与后驱动装置(5)固定连接;所述车主体(4)的前端通过避震器(9)和悬挂杆(10)与前驱动装置(6)固定连接;所述避震器(9)包括连接头(91)、刚性弹簧(92)和固定轴(93),所述固定轴(93)的上端固定一个连接头(91);所述固定轴(93)的下端固定一个连接头(91);所述刚性弹簧(92)套在固定轴(93)上;所述前驱动装置(6)两侧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轨道车轮(11);所述后驱动装置(5)两侧的输出端分别固定有轨道车轮(11);所述轨道车轮(11)包括轮胎(111)和托辊(112);所述托辊(112)与所述轮胎(11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缓冲的立体轨道车,包括第一车壳(1)、第二车壳(2)、车壳转接板(3)、车主体(4)、主体上盖(41)、主体下盖(42)、电路装置(43)、电池仓(44)、悬挂杆固定配件(45)、电池盖(46)、后驱动装置(5)、前驱动装置(6)、后护架(7)、前护架(8)、避震器(9)、悬挂杆(10)和轨道车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壳(1)通过车壳转接板(3)与第二车壳(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车壳(1)与第二车壳(2)之间固定有车主体(4);所述车主体(4)的上端设置有主体上盖(41);所述车主体(4)的下端设置有主体下盖(42);所述主体上盖(41)与主体下盖(42)之间固定有电路装置(43);所述电路装置(43)的下端与电池仓(44)固定连接;所述电池仓(44)的下端固定有电池盖(46);所述电池仓(44)的外侧固定有悬挂杆固定配件(45);所述车主体(4)后端通过避震器(9)和悬挂杆(10)与后驱动装置(5)固定连接;所述车主体(4)的前端通过避震器(9)和悬挂杆(10)与前驱动装置(6)固定连接;所述避震器(9)包括连接头(91)、刚性弹簧(92)和固定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淳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桦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