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101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它包括车身部和车顶部,在车身部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车身部长度和宽度的第一调节机构,在车身部和车顶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在车顶部的水平方向上设置有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有一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第三调节机构进行车身部和车顶部的调整,达到自动调节汽车模型内部空间的作用,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

Automobile model device capable of regulating internal sp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model device can adjust the interior space, which includes a body portion and the top of the car, for the first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the body length and width are arranged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he body, second adjus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body and the roof third, a regula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n the top of the car, adjus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devic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control device controls the first adjustment mechanism, second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adjusting mechanism third into a body part and driving the car at the top of the adjustment, to adjust the internal space of vehicle model, realize the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模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汽车开发量产前,前期设计时,除了外观,配置这些东西的升级和改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也就是内部乘坐空间。比如内部乘坐空间较拥挤,整体非常压抑,势必给舒适性大打折扣。以往在内部空间这一块,大部分还是借助于以往车型的空间,再结合自己的车型,做出适当的调整,然后制作出模型,模型加工完成后,由人坐上车体验内部空间和操作舒适性;如果这时候发现空间不合理,则需要重新改动数据,并且重新加工制作,带来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因此,特别需要一种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传统车型开发时内部空间改善的缺陷,可自动调节内部空间。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身部和车顶部,在车身部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车身部长度和宽度的第一调节机构,在车身部和车顶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在车顶部的水平方向上设置有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有一控制装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导轨滑块和伺服电机,所述直线导轨和导轨滑块分别安装在车身部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两端上,所述导轨滑块与伺服电机相连接并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导轨滑块和伺服电机,所述直线导轨和导轨滑块分别安装在车身部和车顶部的连接处,所述导轨滑块与伺服电机相连接并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导轨滑块和伺服电机,所述直线导轨和导轨滑块分别安装在车顶部的水平方向上的两端上,所述导轨滑块与伺服电机相连接并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端、信号接收端和信号发送端,所述信号接收端的输出端和信号发送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端相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端的输入端和所述信号发送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第三调节机构。本技术的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第三调节机构进行车身部和车顶部的调整,达到自动调节汽车模型内部空间的作用,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它包括车身部10和车顶部20,在车身部10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车身部长度和宽度的第一调节机构30,在车身部10和车顶部2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40,在车顶部20的水平方向上设置有第三调节机构50,第一调节机构30、第二调节机构40和第三调节机构50连接有一控制装置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30包括直线导轨(图中未示)、导轨滑块(图中未示)和伺服电机(图中未示),所述直线导轨和导轨滑块分别安装在车身部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两端上,所述导轨滑块与伺服电机相连接并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0包括直线导轨(图中未示)、导轨滑块(图中未示)和伺服电机(图中未示),所述直线导轨和导轨滑块分别安装在车身部和车顶部的连接处,所述导轨滑块与伺服电机相连接并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调节机构50包括直线导轨(图中未示)、导轨滑块(图中未示)和伺服电机(图中未示),所述直线导轨和导轨滑块分别安装在车顶部的水平方向上的两端上,所述导轨滑块与伺服电机相连接并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装置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60包括控制端61、信号接收端62和信号发送端63,所述信号接收端62的输出端和信号发送端63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端61相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端62的输入端和所述信号发送端6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机构30、第二调节机构40和第三调节机构50。本技术的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控制装置60控制第一调节机构30、第二调节机构40和第三调节机构50进行车身部10和车顶部20的调整,达到自动调节汽车模型内部空间的作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身部和车顶部,在车身部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车身部长度和宽度的第一调节机构,在车身部和车顶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在车顶部的水平方向上设置有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有一控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身部和车顶部,在车身部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车身部长度和宽度的第一调节机构,在车身部和车顶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在车顶部的水平方向上设置有第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有一控制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导轨滑块和伺服电机,所述直线导轨和导轨滑块分别安装在车身部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两端上,所述导轨滑块与伺服电机相连接并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端与控制装置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内部空间的汽车模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直线导轨、导轨滑块和伺服电机,所述直线导轨和导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椿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