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940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9:15
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具有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壳体、高压连接端子、以及导通端子。高压连接端子在由填充树脂密封的状态下被收容于壳体内。高压连接端子以相对于次级线圈与导通端子的排列方向倾斜的状态配置,并且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导通端子具备卡定高压连接端子的端子前端部的卡定部、以及支承端子中间部的支承部,该端子中间部是高压连接端子中的、比端子前端部更接近与次级线圈连接的连接部的部位。在排列方向上,端子前端部从与次级线圈侧相反的一侧接触于卡定部,端子中间部从次级线圈侧接触于支承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
技术介绍
作为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有的具有相互磁性耦合的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连接在次级线圈的高压连接端子、以及导通端子。导通端子与高压连接端子接触,将在次级线圈上产生的高电压传向火花塞。初级线圈11以及次级线圈12和高压连接端子在被填充树脂密封的状态下收容于壳体内。在相关点火线圈中,为了实现从点火线圈向火花塞的电导通,要求高压连接端子与导通端子之间的可靠接触。因此,在制造所述点火线圈时,在向壳体内加入填充树脂前的状态下,使高压连接端子与导通端子接触,进而成为高压连接端子被向导通端子侧施力的状态。然后,从壳体的开口部流入树脂而进行填充,并使其固化。由此,能够得到在高压连接端子接触于导通端子的状态下被固定的点火线圈。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使高压连接端子与导通端子之间的接触更可靠,使高压连接端子中的两点接触于导通端子的基端侧的面(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侧的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748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将要解决的课题然而,近年来,伴随着对点火线圈的高输出化的要求,存在点火线圈的发热量变大、点火线圈的温度变化变大的趋势。此外,近年来,虽然点火线圈被要求小型化,但也容易由此导致点火线圈的温度变化变得显著。若点火线圈的温度变化变大,则有时会由于壳体与填充树脂的线膨胀系数之差而导致填充树脂向脱离壳体2的方向位移。此时,高压连接端子被处于固化状态的填充树脂束缚。因此,认为伴随着填充树脂相对于壳体的位移,高压连接端子向脱离固定于壳体的导通端子的方向位移。其结果,认为存在导致高压连接端子和导通端子之间的接触不良的隐患。本专利技术是鉴于相关背景而完成的,欲提供一种高压连接端子与导通端子的连接可靠性较高的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为一种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具有彼此磁性耦合的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收容所述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的壳体、连接于所述次级线圈的高压连接端子、以及与该高压连接端子接触而将所述次级线圈所产生的高电压传向火花塞的导通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连接端子与所述初级线圈以及所述次级线圈一起,在由填充树脂密封的状态下,被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高压连接端子以相对于所述次级线圈和所述导通端子的排列方向倾斜的状态配置,所述高压连接端子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所述导通端子具备卡定所述高压连接端子的端子前端部的卡定部、以及支承端子中间部的支承部,该端子中间部是所述高压连接端子中的、比所述端子前端部更接近与所述次级线圈连接的连接部的部位,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所述端子前端部从与所述次级线圈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卡定部接触,所述端子中间部从所述次级线圈侧与所述支承部接触。专利技术效果在所述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中,导通端子具有所述卡定部和所述支承部。而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端子前端部从与次级线圈侧相反的一侧接触于卡定部,端子中间部从次级线圈侧接触于支承部。因此,在发生较大温度变化时,被固化的填充树脂束缚的高压连接端子,在相对于导通端子向次级线圈侧位移的情况下,高压连接端子的端子前端部更强力地接触于卡定部。另一方面,被固化的填充树脂束缚的高压连接端子,在相对于导通端子向与次级线圈侧相反的一侧位移的情况下,高压连接端子的端子中间部变得更强力地接触于支承部。这样,无论高压连接端子向所述排列方向上的哪个方向位移,端子前端部以及端子中间部都至少有一方被维持对于导通端子的接触。由此,能够提高高压连接端子与导通端子的连接可靠性。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高压连接端子与导通端子的连接可靠性较高的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附图说明图1是在实施例1中的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的剖面图。图2是在实施例1中的导通端子以及高压连接端子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在实施例1中的导通端子以及高压连接端子的放大立体图。图4是显示实施例1中的在外部芯中插入配置线圈组件的情况的剖面图。图5是显示实施例1中的高压连接端子与导通端子接触前的状态的导通端子以及高压连接端子的放大剖面图。图6是显示实施例1中的高压连接端子与导通端子的环状向内部已接触的状态的导通端子以及高压连接端子的放大剖面图。图7是显示实施例1中的高压连接端子在导通端子的环状向内部上滑动的情况的导通端子以及高压连接端子的放大剖面图。图8是实施例2中的导通端子的立体图。图9是实施例2中的导通端子的剖面图。图10是实施例3中的导通端子的立体图。图11是实施例3中的导通端子的剖面图。图12是显示弹性伸缩结构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将次级线圈与导通端子的排列方向Z上的次级线圈侧定义为基端侧,将导通端子侧定义为前端侧。(实施例1)关于所述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的实施例,使用图1~图7来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1具有彼此磁性耦合的初级线圈11以及次级线圈12、收容初级线圈11以及次级线圈12的壳体2、连接于次级线圈12的高压连接端子3、以及导通端子4。导通端子4与高压连接端子3接触,将在次级线圈12上产生的高电压传向火花塞(未图示)。高压连接端子3与初级线圈11以及次级线圈12一起,在由填充树脂10密封的状态下,被收容于壳体2内。高压连接端子3以相对于次级线圈12与导通端子4的排列方向Z倾斜的状态配置。此外,高压连接端子3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另外,以下适当地将次级线圈12与导通端子4的排列方向Z简称为“排列方向Z”。如图1~图3所示,导通端子4具备卡定高压连接端子3的端子前端部31的卡定部41、以及支承高压连接端子3中的端子中间部32的支承部42。另外,端子中间部32是比端子前端部31更接近与次级线圈12连接的连接部30的部位。在排列方向Z上,端子前端部31从与次级线圈12侧相反的一侧接触于卡定部41。此外,端子中间部32从次级线圈12侧接触于支承部42。如图1所示,初级线圈11和次级线圈12呈同心状地重叠配置于内外周。初级线圈11卷绕于初级线轴110,次级线圈12卷绕于配置在初级线圈11的外周侧的次级线轴120而形成为大致圆筒状。次级线圈12的一端作为低压侧连接于初级线圈11或GND端子(未图示)。此外,次级线圈12的另一端作为高压侧连接于高压连接端子3的连接部30。另外,下面将次级线圈12的卷绕轴方向定义为“轴方向X”。此外,将轴方向X上的高压连接端子3的连接部30侧定义为后方,将其相反侧定义为前方。此外,将与轴方向X以及排列方向Z双方都正交的方向定义为“横方向Y”。高压连接端子3是将剖面圆形并且能够弹性变形的金属线材料弯曲而形成的。高压连接端子3的作为一端部的连接部30被保持于次级线轴120,作为另一端部的端子前端部31和端子中间部32接触于导通端子4。如图2、图3所示,高压连接端子3形成为从连接部30向前端侧延伸,并且在弯折部33向斜前方延伸。即,高压连接端子3中的弯折部33和端子前端部31之间的部分在排列方向Z上以越是向前端侧去、越在轴方向X上朝向前方的方式倾斜。在组装点火线圈1时,将高压连接端子3以端子前端部31向基端侧的方向被按压于卡定部41、端子中间部32向前端侧的方向被按压于支承部42地弹性变形的状态进行配置。此外,如图3所示,高压连接端子3具有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具有彼此磁性耦合的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收容所述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的壳体、连接于所述次级线圈的高压连接端子、以及与该高压连接端子接触而将所述次级线圈所产生的高电压传向火花塞的导通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连接端子与所述初级线圈以及所述次级线圈一起,在由填充树脂密封的状态下,被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高压连接端子以相对于所述次级线圈和所述导通端子的排列方向倾斜的状态配置,所述高压连接端子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所述导通端子具备卡定所述高压连接端子的端子前端部的卡定部、以及支承端子中间部的支承部,该端子中间部是所述高压连接端子中的、比所述端子前端部更接近与所述次级线圈连接的连接部的部位,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所述端子前端部从与所述次级线圈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卡定部接触,所述端子中间部从所述次级线圈侧与所述支承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24 JP 2014-2175421.一种内燃机用的点火线圈,具有彼此磁性耦合的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收容所述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的壳体、连接于所述次级线圈的高压连接端子、以及与该高压连接端子接触而将所述次级线圈所产生的高电压传向火花塞的导通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连接端子与所述初级线圈以及所述次级线圈一起,在由填充树脂密封的状态下,被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高压连接端子以相对于所述次级线圈和所述导通端子的排列方向倾斜的状态配置,所述高压连接端子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所述导通端子具备卡定所述高压连接端子的端子前端部的卡定部、以及支承端子中间部的支承部,该端子中间部是所述高压连接端子中的、比所述端子前端部更接近与所述次级线圈连接的连接部的部位,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所述端子前端部从与所述次级线圈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卡定部接触,所述端子中间部从所述次级线圈侧与所述支承部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井一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