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用点火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98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4:58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具备初级线圈、次级线圈、线圈壳体、密封橡胶件、杆连接器、电阻器、螺旋弹簧以及高压帽。电阻器配置于高压塔部的塔部插通孔内。螺旋弹簧连续地插通在杆连接器的接头插通孔和高压塔部的塔部插通孔的前端侧部分,并与电阻器接触。塔部插通孔的基端侧部分的内径比电阻器的最大外径部的外径大。塔部插通孔的前端侧部分的内径比螺旋弹簧的基端侧部分的外径大,并且为电阻器的最大外径部的外径以下。点火线圈构成为,在螺旋弹簧从塔部插通孔抽出的状态下,通过塔部插通孔的前端侧部分阻挡电阻器的最大外径部,并在电阻器和高压帽之间形成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燃机用点火线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火花塞上产生点火用火花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
技术介绍
在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中,有时将具备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的线圈部配置在塞孔的外部,并使用杆连接器等来将次级线圈的高压绕组端部与配置在塞孔内的火花塞进行连接。此外,在该点火线圈中,在构成线圈部的线圈壳体设置有配置于塞孔内的高压塔部,在高压塔部的插通孔中配置有电阻器。而且,从杆连接器的插通孔到高压塔部的插通孔地插通有接触于电阻器的螺旋弹簧。例如,公开了在专利文献1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中的绝缘壳体的高压筒部的筒内壁设置有支承电阻器的下表面的向内突出部。此外,公开了在电阻器的上表面接触地配置有被导通到次级线圈的高压绕线端部的高压端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942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1的点火线圈具有由陶瓷材料等构成的电阻器被夹在高压端子和向内突出部之间而被固定的结构。因此,在将高压端子组装于高压筒部的筒内壁时,将会对配置于高压筒部的筒内壁的电阻器施加较大的组装负载,担心电阻器破损。此外,由于高压筒部、电阻器以及高压端子由线膨胀系数不同的不同种类的材料构成,因此,在使用点火线圈时,会对电阻器施加较大的热应力,也担心电阻器破损。并且,设置于高压筒部的筒内壁的向内突出部使高压筒部的壁厚急剧增加。因此,由于形成向内突出部,在成形绝缘壳体时,容易在构成高压筒部的树脂中产生树脂内空隙(气泡),也存在产生高压筒部的强度降低或耐电压性能降低的隐患。本专利技术是鉴于相关背景完成的,欲提供一种能够同时防止电阻器的脱落以及保护电阻器、并且能够减少高压塔部的树脂内空隙(气泡)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具备: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线圈壳体,其有收容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并配置于塞孔的外部的收容部,以及以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塞孔的内部的方式设置于收容部的高压塔部;安装于高压塔部的外周的密封橡胶件;配置于火花塞所配置的内燃机用气缸的塞孔的内部,经由密封橡胶件安装于高压塔部的杆连接器;配置于形成在高压塔部的中心部的塔部插通孔内的电阻器;连续地插通在形成于杆连接器的中心部的接头插通孔和塔部插通孔的前端侧部分、并与电阻器接触的螺旋弹簧;以及安装于高压塔部的基端侧、并用于使电阻器和次级线圈的高压绕组端部导通的高压帽。塔部插通孔的基端侧部分的内径比电阻器的最大外径部的外径大。塔部插通孔的前端侧部分的内径比螺旋弹簧的基端侧部分的外径大,并且为电阻器的最大外径部的外径以下。内燃机用点火线圈构成为,在螺旋弹簧从塔部插通孔抽出的状态下,通过塔部插通孔的前端侧部分阻挡电阻器的最大外径部,并且在电阻器与高压帽之间形成间隙。专利技术效果在上述结构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以下,有时简称为点火线圈。)中,着力于线圈壳体的高压塔部的塔部插通孔的形状。具体而言,塔部插通孔的基端侧部分的内径比电阻器的最大外径部的外径大,塔部插通孔的前端侧部分的内径比螺旋弹簧的基端侧部分的外径大,并且为电阻器的最大外径部的外径以下。通过这种塔部插通孔的结构,在螺旋弹簧从塔部插通孔抽出的状态下,电阻器的最大外径部被塔部插通孔的前端侧部分阻挡。因此,在组装点火线圈时,或者在维护点火线圈时等,在螺旋弹簧从塔部插通孔抽出时,能够防止电阻器向塔部插通孔的外部脱落。此外,在组装点火线圈时,在高压塔部的基端侧组装高压帽时,在插入于高压塔部的塔部插通孔的电阻器和高压帽之间形成间隙。通过形成该间隙,能够使施加在高压帽上的组装负载不会施加至电阻器上,从而能够防止电阻器的破损。此外,在已进行组装点火线圈的状态下,电阻器受到螺旋弹簧的弹性排斥力而接触(导通)于高压帽,并被保持在高压帽和螺旋弹簧之间。因此,利用螺旋弹簧的弹性排斥力保持电阻器,在使用点火线圈时,不会向电阻器施加因线膨胀系数的差异引起的热应力。由此,能够保护电阻器免受损坏。进一步地,塔部插通孔的基端侧部分以及前端侧部分具有缓慢的形状变化,高压塔部没有急剧的壁厚的变化。因此,在成形线圈壳体时,能够减少在构成高压塔部的树脂中产生的树脂内空隙(气泡)。因此,采用上述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能够同时防止电阻器的脱落以及保护电阻器,并且能够减少高压塔部的树脂内空隙。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有关第1实施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的剖面说明图。图2是将有关第1实施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的一部分放大显示的剖面说明图。图3是表示在组装有关第1实施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时,在高压塔部组装高压帽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4是表示在维护有关第1实施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时,从塔部插通孔抽出螺旋弹簧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5是表示在有关第1实施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中设置有其他高压帽的高压塔部的剖面说明图。图6是有关第2实施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中的显示高压塔部的周边的剖面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相关实施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进行说明。在以下附图中,各附图标记L、R、以及CR分别表示设置于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的各气缸上的火花塞用的塞孔、以及配置于该塞孔内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的各部件(各零部件)的中心轴线方向、径向、以及周向。(第1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例的内燃机用点火线圈1(以下称为点火线圈1。)具备初级线圈21、次级线圈22、树脂制的线圈壳体3、橡胶制的密封橡胶件41、树脂制的杆连接器42、陶瓷制的电阻器5、螺旋弹簧44、以及高压帽6等。线圈壳体3具有收容初级线圈21以及次级线圈22、并配置于气缸CY的塞孔8的外部的收容部31,以及以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气缸CY的塞孔8的内部的方式设置于收容部31的高压塔部32。密封橡胶件41安装于高压塔部32的外周。如图1以及图2所示,杆连接器42配置于气缸CY的塞孔8的内部,经由密封橡胶件41安装于高压塔部32。电阻器5配置在形成于高压塔部32的中心部的塔部插通孔33内。螺旋弹簧44连续地插通在形成于杆连接器42的中心部的接头插通孔421和塔部插通孔33的前端侧部分331,并构成为产生弹性排斥力并与电阻器5接触。高压帽6安装于高压塔部32的基端侧,并构成为电阻器5和次级线圈22的高压绕组端部222导通。塔部插通孔33的基端侧部分332的内径比电阻器5的最大外径部的外径大。塔部插通孔33的前端侧部分331的内径比螺旋弹簧44的基端侧部分441的外径大,并且比电阻器5的最大外径部的外径小。如图3、图4所示,点火线圈1构成为在螺旋弹簧44从塔部插通孔33抽出的状态下,通过塔部插通孔33的前端侧部分331阻挡电阻器5的最大外径部,并且在电阻器5和高压帽6之间形成间隙S。此处,图3表示在组装点火线圈1时,在高压塔部32上组装高压帽6的状态,图4表示在维护点火线圈1时,从塔部插通孔33抽出螺旋弹簧44的状态。此外,前端侧L1是指对点火线圈1来说火花塞7所在的一侧,在本例中指各附图的下侧。基端侧L2是指与前端侧相反的一侧,在本例中指各附图的上侧。下面,参照图1~图5对本例的点火线圈1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点火线圈1配置于作为内燃机的发动机的各气缸CY上,用于使配置于各气缸CY的塞孔8中的火花塞7产生火花。如图2所示,在点火线圈1中,初级线圈21以及次级线圈22呈同心状地重叠配置于内外周。在初级线圈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用点火线圈(1),其特征在于,具备:初级线圈(21)以及次级线圈(22);线圈壳体(3),具有收容上述初级线圈(21)以及上述次级线圈(22)、并配置于火花塞(7)所配置的内燃机用气缸的塞孔(8)的外部的收容部(31),以及以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塞孔(8)的内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收容部(31)的高压塔部(32);密封橡胶件(41),安装于上述高压塔部(32)的外周;杆连接器(42),配置于上述塞孔(8)的内部,经由上述密封橡胶件(41)安装于上述高压塔部(32);电阻器(5),配置于在上述高压塔部(32)的中心部形成的塔部插通孔(33)内;螺旋弹簧(44),连续地插通在形成于上述杆连接器(42)的中心部的接头插通孔(421)和上述塔部插通孔(33)的前端侧部分(331),并与上述电阻器(5)接触;以及高压帽(6),安装于上述高压塔部(32)的基端侧,用于使上述电阻器(5)和上述次级线圈(22)的高压绕组端部(222)导通,上述塔部插通孔(33)的基端侧部分(332)的内径比上述电阻器(5)的最大外径部的外径大,上述塔部插通孔(33)的前端侧部分(331)的内径比上述螺旋弹簧(44)的基端侧部分(441)的外径大,并且为上述电阻器(5)的最大外径部的外径以下,在上述螺旋弹簧(44)从上述塔部插通孔(33)抽出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塔部插通孔(33)的前端侧部分(331)阻挡上述电阻器(5)的最大外径部,并且在上述电阻器(5)与上述高压帽(6)之间形成间隙(S)。...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11 JP 2014-2291071.一种内燃机用点火线圈(1),其特征在于,具备:初级线圈(21)以及次级线圈(22);线圈壳体(3),具有收容上述初级线圈(21)以及上述次级线圈(22)、并配置于火花塞(7)所配置的内燃机用气缸的塞孔(8)的外部的收容部(31),以及以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上述塞孔(8)的内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收容部(31)的高压塔部(32);密封橡胶件(41),安装于上述高压塔部(32)的外周;杆连接器(42),配置于上述塞孔(8)的内部,经由上述密封橡胶件(41)安装于上述高压塔部(32);电阻器(5),配置于在上述高压塔部(32)的中心部形成的塔部插通孔(33)内;螺旋弹簧(44),连续地插通在形成于上述杆连接器(42)的中心部的接头插通孔(421)和上述塔部插通孔(33)的前端侧部分(331),并与上述电阻器(5)接触;以及高压帽(6),安装于上述高压塔部(32)的基端侧,用于使上述电阻器(5)和上述次级线圈(22)的高压绕组端部(222)导通,上述塔部插通孔(33)的基端侧部分(332)的内径比上述电阻器(5)的最大外径部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野昌冬和田纯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