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毂式炉热处理自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303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毂炉,具体的说是对板片类工件进行热处理的转毂炉自动生产线,属于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下炉体、上炉体和转毂,下炉体和上炉体内壁通过锚固件连接炉体保温层,下炉体和上炉体内设有转毂,转毂中心套装在转毂转轴上并随转毂转轴一起转动,转毂转轴两端连接轴承并伸出下炉体和上炉体;转毂上设有多个拨叉,每个拨叉上设有多个V形结构的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毂单独在炉内旋转,不与炉体发生相对运动,避免了此环节的故障隐患,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彻底解决了现有转底式炉生产线密封不严、可靠性差、处理产品质量不高、维护成本高、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有效提高了生产线的运行生产效率和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毂式炉热处理自动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毂炉,具体的说是对板片类工件进行热处理的转毂炉自动生产线,属于热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板片类工件的连续热处理加工通常采用转底式炉或网带式炉设备,这类设备存在占地面积大、投资大、设备密封性差。如转底炉的工件放在支撑砖上,使工件不能处于受完全的辐射加热,加热时间长;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皮等杂物均掉落在原处,当氧化皮过多时,对后续产品的工艺过程产生影响。另外,转底炉转底在底部传动,传动和控制定位的结构复杂,调整维护不方便;转底的密封结构庞大,密封性差;炉体与转底存在相对运动,因热膨胀造成相互磨擦、卡碰故障;砌砖转底的强度较低,易出现开裂、破损故障。因此,设备整体运行存在密封不严、热损失大、维护成本高、运行费用高、可靠性较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转毂式炉热处理自动生产线,有效提高了薄片齿圈热处理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炉体的密封性,同时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也提高了热处理产品的质量。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转毂式炉热处理自动生产线包括旋转送料台、进料机构、转毂炉、出料机构、风冷台、集料仓和高温限型压力机,其特征是:转毂炉的进料端设有进料机构,进料机构的进料端设有旋转送料台,进料机构和转毂炉之间设有上料机械手;转毂炉的出料端设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一侧高温限型压力机,出料机构的出料端设有风冷台,风冷台出料端设有集料仓,出料机构和高温限型压力机之间设有第一工件转移机械手,高温限型压力机和风冷台之间设有第二工件转移机械手;所述转毂炉包括下炉体、上炉体和转毂,下炉体和上炉体通过法兰连接成一体,下炉体和上炉体内壁通过锚固件连接炉体保温层,下炉体和上炉体内设有转毂,转毂中心套装在转毂转轴上并随转毂转轴一起转动,转毂转轴两端连接轴承并伸出下炉体和上炉体;转毂上设有多个拨叉,每个拨叉上设有多个V形结构的开口;所述下炉体的炉体保温层内侧壁上设有下加热元件,上炉体的炉体保温层内侧壁上设有上加热元件;所述下炉体、上炉体连接形成的炉体两侧对称设有进料炉门和出料炉门。进一步的,下炉体为矩形钢结构体。进一步的,上炉体为拱形钢结构体。进一步的,炉体保温层采用折叠陶瓷纤维材料制作。进一步的,下炉体底部设有排渣口。进一步的,多个拨叉沿着转毂外表面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进一步的,下加热元件采用电热合金丝材料绕制成波纹形用瓷柱插挂在炉壁上。进一步的,上加热元件采用电热合金丝材料绕制成螺旋状用瓷管固定在炉壁上。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与传统的转底式炉相比,占地面积节省一半;工件放在转毂上,能够获得完全辐射加热,热处理质量明显提升;工件随转毂的转动在炉内进行均匀加热,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皮等杂物随转毂的转动自行滑落到炉底部,对后续产品的工艺过程不造成影响;转毂通过两端输出轴引至炉外实施密封、传动和控制定位,密封效果好,散热面积小,有效缩短加热时间,热损失减少40%以上;转毂单独在炉内旋转,不与炉体发生相对运动,避免了此环节的故障隐患,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更便于调整和维护。从而彻底解决了现有转底式炉生产线密封不严、热损失大、可靠性差、维护成本高、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有效提高了生产线的运行生产效率和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2为转毂炉主视半剖图图3为转毂炉俯视半剖图。附图标记说明:1-下炉体、2-上炉体、3-下加热元件、4-上加热元件、5-转毂、6-拨叉、7-转毂转轴、8-进料炉门、9-出料炉门、10-旋转送料台、11-进料机构、12-上料机械手、13-转毂炉、14-出料机构、15-风冷台、16-集料仓、17-第一工件转移机械手、18-高温限型高温限型压力机、19-第二工件转移机械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旋转送料台10、进料机构11、转毂炉13、出料机构14、风冷台15、集料仓16和高温限型压力机18。转毂炉13的进料端设有进料机构11,进料机构11的进料端设有旋转送料台10。所述进料机构11和转毂炉13之间设有上料机械手12,通过上料机械手12将物料从进料机构11上转移到转毂炉13中。转毂炉13的出料端设有出料机构14,出料机构14一侧高温限型压力机18,出料机构14的出料端设有风冷台15,风冷台15出料端设有集料仓16。所述出料机构14和高温限型压力机18之间设有第一工件转移机械手17,第一工件转移机械手17将物料从出料机构14转移到高温限型压力机18上。所述高温限型压力机18和风冷台15之间设有第二工件转移机械手19,第二工件转移机械手19将物料从高温限型压力机18转移到风冷台15上。如图2~3所示,所述转毂炉13包括下炉体1、上炉体2和转毂5,下炉体1为矩形钢结构体,上炉体2为拱形钢结构体,下炉体1和上炉体2通过法兰连接成一体。下炉体1和上炉体2内壁通过锚固件连接炉体保温层,炉体保温层采用折叠陶瓷纤维材料制作。下炉体1和上炉体2采用锚固件使热短路大大减少,采用折叠陶瓷纤维材料制作的炉体保温层具有热导系数小、蓄热量小,有效的降低了用户的能耗。所述下炉体1底部设有排渣口,便于定期清理炉内氧化皮等杂物。下炉体1和上炉体2内设有转毂5,转毂5中心套装在转毂转轴7上并随转毂转轴7一起转动,转毂转轴7两端连接轴承并伸出下炉体1和上炉体2。转毂5上设有多个拨叉6,多个拨叉6沿着转毂5外表面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个拨叉6上设有多个V形结构的开口,工件放置在拨叉6的多个V形结构的开口内,能有效防止工件随转毂转动时发生滚动并造成工件的滑落。所述下炉体1的炉体保温层内侧壁上设有下加热元件3,下加热元件3采用电热合金丝材料绕制成波纹形用瓷柱插挂在炉壁上,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有利于加热元件充分释放辐射能量。所述上炉体2的炉体保温层内侧壁上设有上加热元件4,上加热元件采用电热合金丝材料绕制成螺旋状用瓷管固定在炉壁上。所述下炉体1、上炉体2连接形成的炉体两侧对称设有进料炉门8和出料炉门9,物料从进料炉门8进入,挂在转毂5上完成加热,然后从出料炉门9出料。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占地面积小,与传统的转底式炉相比,占地面积节省一半;工件放在转毂上,能够获得完全辐射加热,热处理质量明显提升;工件随转毂的转动在炉内进行均匀加热,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皮等杂物随转毂的转动自行滑落到炉底部,对后续产品的工艺过程不造成影响;转毂通过两端输出轴引至炉外实施密封、传动和控制定位,密封效果好,散热面积小,有效缩短加热时间,热损失减少40%以上;转毂单独在炉内旋转,不与炉体发生相对运动,避免了此环节的故障隐患,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更便于调整和维护。从而彻底解决了现有转底式炉生产线密封不严、热损失大、可靠性差、维护成本高、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有效提高了生产线的运行生产效率和使用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毂式炉热处理自动生产线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毂式炉热处理自动生产线,包括旋转送料台(10)、进料机构(11)、转毂炉(13)、出料机构(14)、风冷台(15)、集料仓(16)和高温限型压力机(18),其特征是:转毂炉(13)的进料端设有进料机构(11),进料机构(11)的进料端设有旋转送料台(10),进料机构(11)和转毂炉(13)之间设有上料机械手(12);转毂炉(13)的出料端设有出料机构(14),出料机构(14)一侧高温限型压力机(18),出料机构(14)的出料端设有风冷台(15),风冷台(15)出料端设有集料仓(16),出料机构(14)和高温限型压力机(18)之间设有第一工件转移机械手(17),高温限型压力机(18)和风冷台(15)之间设有第二工件转移机械手(19);所述转毂炉(13)包括下炉体(1)、上炉体(2)和转毂(5),下炉体(1)和上炉体(2)通过法兰连接成一体,下炉体(1)和上炉体(2)内壁通过锚固件连接炉体保温层,下炉体(1)和上炉体(2)内设有转毂(5),转毂(5)中心套装在转毂转轴(7)上并随转毂转轴(7)一起转动,转毂转轴(7)两端连接轴承并伸出下炉体(1)和上炉体(2);转毂(5)上设有多个拨叉(6),每个拨叉(6)上设有多个V形结构的开口;所述下炉体(1)的炉体保温层内侧壁上设有下加热元件(3),上炉体(2)的炉体保温层内侧壁上设有上加热元件(4);所述下炉体(1)、上炉体(2)连接形成的炉体两侧对称设有进料炉门(8)和出料炉门(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毂式炉热处理自动生产线,包括旋转送料台(10)、进料机构(11)、转毂炉(13)、出料机构(14)、风冷台(15)、集料仓(16)和高温限型压力机(18),其特征是:转毂炉(13)的进料端设有进料机构(11),进料机构(11)的进料端设有旋转送料台(10),进料机构(11)和转毂炉(13)之间设有上料机械手(12);转毂炉(13)的出料端设有出料机构(14),出料机构(14)一侧高温限型压力机(18),出料机构(14)的出料端设有风冷台(15),风冷台(15)出料端设有集料仓(16),出料机构(14)和高温限型压力机(18)之间设有第一工件转移机械手(17),高温限型压力机(18)和风冷台(15)之间设有第二工件转移机械手(19);所述转毂炉(13)包括下炉体(1)、上炉体(2)和转毂(5),下炉体(1)和上炉体(2)通过法兰连接成一体,下炉体(1)和上炉体(2)内壁通过锚固件连接炉体保温层,下炉体(1)和上炉体(2)内设有转毂(5),转毂(5)中心套装在转毂转轴(7)上并随转毂转轴(7)一起转动,转毂转轴(7)两端连接轴承并伸出下炉体(1)和上炉体(2);转毂(5)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湛宪宪方华林新培俞建新毛润辉付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天龙科技炉业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