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大规格模具扁钢锻材球化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规格模具扁钢锻后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大规格模具扁钢锻材球化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具体涉及1.2344模具扁钢。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规格模具扁钢锻后热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大规格模具扁钢1.2344锻材球化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1.2344热作模具钢具有良好的热强性、红硬性、较高的韧性和抗热疲劳性能及抗热裂能力,主要用于锻压模具、热挤压模具、压铸模具等领域。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2344模具扁钢球化显微组织按照北美压铸协会NADCA#207评级在AS8-AS9之间,如图2,图3;随着模具行业的发展,大尺寸模具需求量日益增加,加之模具使用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模具的使用寿命越来越引起用户的重视,而现有钢材组织粗大、碳化物分布不均等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目前改善1.2344系列热作模具钢球化组织的方式均为锻后正火+等温球化退火,但是由于正火冷却强度低,对小规格尺寸的棒材或模块效果还可以,对大规格锻材来说,由于尺寸规格大,采用目前冷却方式,心部容易析出网状碳化物,球化组织级别较差,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大规格模具扁钢锻材球化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锻后红送退火待料+超细化处理+等温球化退火处理的工艺组合;所述钢材锻后红送退火炉待料的温度不小于500℃;所述超细化处理是正火加热+正火冷却,正火加热采用1次预热,预热温度700℃~800℃,加热速度为不大于80℃/h,保温时间1.5min/mm,正火温度980℃~1000℃,保温时间1.5min/mm;正火冷却采用水空交替冷却技术,料温控制在300℃~400℃;所述等温球化退火处理,保温温度850℃~1000℃,加热速度为不大于80℃/h,保温时间1.5min/mm,而后以不大于30℃/h降温至76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大规格模具扁钢锻材球化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锻后红送退火待料+超细化处理+等温球化退火处理的工艺组合;所述钢材锻后红送退火炉待料的温度不小于500℃;所述超细化处理是正火加热+正火冷却,正火加热采用1次预热,预热温度700℃~800℃,加热速度为不大于80℃/h,保温时间1.5min/mm,正火温度980℃~1000℃,保温时间1.5min/mm;正火冷却采用水空交替冷却技术,料温控制在300℃~400℃;所述等温球化退火处理,保温温度850℃~1000℃,加热速度为不大于80℃/h,保温时间1.5min/mm,而后以不大于30℃/h降温至760℃~830℃,保温时间(3~5)min/mm,保温后以不大于20℃/h随炉降温至300℃出炉空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善大规格模具扁钢锻材球化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锻后红送退火炉待料:退火炉待料温度512℃~560℃;所述超细化处理:正火加热时预热温度750℃,加热速度69℃/h,保温时间1.5min/mm,正火温度980℃,保温时间1.5min/mm;正火冷却采用水空交替技术,提高冷却强度,使高温煅造产生的粗大晶粒细化,消除网状碳化物组织,料温控制在320℃~351℃;所述等温球化退火处理工艺,等温球化退火保温温度890℃,加热速度70℃/h,保温时间1.5min/mm,而后以16℃/h降至830℃,保温时间4min/mm,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伟,崔鸿,孙大利,李涛,秋立鹏,刘宝石,韩凤军,包文全,刘桂江,
申请(专利权)人: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