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门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56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门车身结构,能够防止在紧急状况下对操作手柄的操作部进行误操作。车身结构(10)中,在侧门(18)的门饰板(32)上形成饰板凹部(34),在饰板凹部(34)收容内把手(36)。内把手(36)的操作手柄(46)以收容于饰板凹部(34)的状态面向车内(12)侧。另外,操作手柄(46)的操作部(59)沿饰板凹部(34)的上下方向呈倾斜状延伸。乘员用手从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对操作部(59)进行操作。另外,在操作部(59)上形成有前壁部(62),通过前壁部(62)阻碍手(71)从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进入操作部(59)。

Body structure with do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ody structure with a door, which can prevent misoperation of an operation part of an operating handle in an emergency. In the body structure (10), a trim recess (34) is formed on the door trim (32) of the side door (18), and the inner handle (36) is accommodated in the recess (34) of the trim panel. An operating handle (46) of the inner handle (36) faces the inside (12) side of the trim recess (34). In addition, an operating portion (59) of the operating handle (46) extends obliquely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of the trim recess (34). The occupant operates the operating part (59) from the rear of the body in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s. In addition, a front wall portion (62) is formed on the operating unit (59) to prevent the hand (71) from entering the operating part () from the front direction of the front and rear of the body (59) through the front wall portion (6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门车身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门车身结构,在该带门车身结构中,在门的车内侧设置有内饰件,在内饰件上配置有内把手。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带门车身结构,侧门的门主体的内壁由内板形成,在内板的车内侧设置有内饰件,在内饰件的前部的开口部配置有内把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该带门车身结构,内把手被配置在乘员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侧。另外,内把手的壳体配置在门饰板(doortrim)的开口处,在壳体的凹部配置有操作手柄。因此,乘员将手从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后方侧插入壳体的凹部,并利用插入的手将操作手柄向车内侧牵拉,据此,门锁被解锁而将门打开。在此,专利文献1的内把手从壳体的凹部向操作部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侧延伸。由此,在凹部的前端部和操作部之间形成供乘员的手插入的空间。因此,在紧急状况下,有时会发生乘员将手从凹部的前侧插入凹部,用插入的手对操作部实施误操作的情况。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技术专利公开公报实开平4-22312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紧急情况下对操作手柄的操作部进行误操作的带门车身结构。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在门的车内侧设置内饰件的带门车身结构,在该带门车身结构中,具有:凹部,其形成在所述内饰件上;和操作手柄,其以收容于该凹部的状态面向所述车内侧,用于对所述门进行开闭操作。该操作手柄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沿所述凹部的上下方向形成,乘员在对所述门进行开闭操作时用手操作该操作部,在该操作部形成有阻碍手从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伸入所述操作部的壁部。根据上述结构,操作手柄收容于内饰件的凹部,操作部沿凹部的上下方向形成。乘员用手操作该操作部,据此使门锁解锁而能够将门打开。另一方面,在操作部形成壁部,利用该壁部防止手从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进入操作部。据此,能够防止在紧急状况下乘员对操作手柄实施误操作。在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操作手柄的旋转轴设置在所述操作部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后方。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操作手柄的旋转轴设置在操作部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后方,在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时,能够使乘员的手腕位于旋转轴侧。因此,在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时,能够以将操作部向乘员的手腕侧牵拉的方式操作。据此,乘员的手能够顺利地移动,这样能够容易地对操作部进行操作。在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中,优选所述凹部延伸至所述门的前端。根据上述结构,凹部延伸至门的前端,据此,能够确保车内空间的宽度尺寸较大,也就是说,能够提高车内空间的宽敞感。由此,通过确保车内的空间较大,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在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所述门的前端侧具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仪表板(instrumentpanel),在该仪表板上设置有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部(outlet),在所述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出风口部进入所述凹部。根据上述结构,在门关闭的状态下,使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部进入凹部。因此,出风口部能够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而远离方向盘。据此,能够降低从出风口部吹出的调温气体受到方向盘妨碍而产生的影响,由此能够将从出风口部吹出的调温气体顺畅地向乘员侧送风。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操作部形成有壁部,利用该壁部防止乘员的手从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进入操作部。据此,能够防止在紧急状况下乘员对操作手柄实施误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从车内侧观察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带门车身结构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图1的带门车身结构中拆下方向盘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从斜前方观察图2的内把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沿图3的4-4线剖切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3的5-5线剖切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从车内侧观察图3的操作手柄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从车外侧观察图3的操作手柄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操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操作手柄的例子的说明图。图9是防止在紧急状况下误操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操作手柄的例子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车身结构(带门车身结构);12车内;13仪表板(仪表板);16出风口部;18侧门(门);21空气调节装置;32门饰板(内饰件);32c门饰板的前缘(侧门的前端);34饰板凹部(凹部);46操作手柄;55支承轴(旋转轴);59操作部;62前壁部(壁部);71乘员的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前(Fr)”“后(Rr)”“左(L)”“右(R)”是以驾驶员观察的方向为基准设定的。实施例对实施例所涉及的带门车身结构10进行说明。下面,以带门车身结构10作为“车身结构1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车身结构10中具有:仪表板13,其区划车内(车厢)12的前部;方向盘14,其配置成比仪表板13更靠车内12侧;出风口部16,其设置在仪表板13的外端部13a;和侧门(门)18,其开闭车身11的侧部开口17。仪表板13在左右的前柱19(左前柱19未图示)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且配置在侧门18(具体是门主体27)的前端部27a侧。转向轴从发动机室侧经由仪表板13向车内12侧延伸。在转向轴的后端部安装有方向盘14。如图2所示,出风口部16为空气调节装置21的吹风口,由上框部22、下框部23、内框部24和外框部25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由外框部25、上框部22的外端部22a和下框部23的外端部23a形成出风口部16的外端部16a。出风口部16的外端部16a从仪表板13的外端部13a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利用空气调节装置21调整过的调温气体从出风口部16吹向车内12。侧门18具有:门主体27,其前端部27a藉由门铰链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侧部开口17;门框(sash)28,其设置于门主体27;和玻璃窗29,其被支承于门框28。门主体27以门铰链为轴,以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自由开闭的方式被支承。门主体27具有:门内板31,其形成内壁;内饰件(以下称为“门饰板”)32,其安装于门内板31的车内12侧;饰板凹部(凹部)34,其形成于门饰板32;和内把手36,其被收容于饰板凹部34。饰板凹部34位于门饰板32的上部32a的下侧附近,且从出风口部16的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部位32b向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呈大致水平状延伸至门饰板32的前缘32c。门饰板32的前缘32c为相当于侧门18(具体为门主体27)的前端的部位。该饰板凹部34具有:上表面41,其从门饰板32的上壁部38向车宽方向外侧折弯;下表面42,其从门饰板32的中壁部39向车宽方向外侧折弯;和壁面43,其连接上表面41和下表面42的外端。由上表面41、下表面42以及壁面43,使饰板凹部34形成为向车宽方向外侧凹进的凹部。另外,饰板凹部34延伸至门饰板32的前缘32c。据此,能够确保车内12的前部空间的宽度尺寸较大,也就是说,能够提高车内12的空间的宽敞感。由此,通过确保车内12的空间较大,能够提高乘坐舒适性。尤其是,饰板凹部34形成在车内12前侧的乘员容易看到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使乘员感觉车内12的空间宽敞。另外,通过使饰板凹部34延伸至门饰板32的前缘32c,能够在侧门18被关闭的状态下,使出风口部16的外端部16a进入饰板凹部34的前端部34a而被收容。据此,能够使出风口部16的外端部16a从仪表板13的外端部13a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因此,如图1所示,出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门车身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门车身结构,在门的车内侧设置有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具有:凹部,其形成在所述内饰件上;和操作手柄,其以收容于该凹部的状态面向所述车内侧,用于对所述门进行开闭操作,该操作手柄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沿所述凹部的上下方向形成,乘员在对所述门进行开闭操作时用手操作该操作部,在该操作部形成有阻碍手从车身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伸入所述操作部的壁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0 JP 2016-0239231.一种带门车身结构,在门的车内侧设置有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具有:凹部,其形成在所述内饰件上;和操作手柄,其以收容于该凹部的状态面向所述车内侧,用于对所述门进行开闭操作,该操作手柄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沿所述凹部的上下方向形成,乘员在对所述门进行开闭操作时用手操作该操作部,在该操作部形成有阻碍手从车身前后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贤太郎清水阳佑佐藤友哉仓桥欣男仓田渉吾竹山冬人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