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后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19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后梁,包括后梁主体,所述后梁主体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所述压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弹簧,所述限位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橡胶板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外壁套接有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立杆的顶端套接套环,所述固定杆通过限位筒与后梁主体相连接。该汽车防撞后梁,后梁主体受到撞击时,后梁主体向下运动,后梁主体推动移动杆向下运动,套环推动固定杆和限位筒向上运动,限位筒推动后梁主体向上运动,汽车后梁的防撞效果较好,避免了当后梁受到撞击时驾驶员的身体受到伤害。

A car cras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anti-collision beam,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the rear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main body are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moving rod, wherein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second telescopic spring, the limiting seat fixed on the bottom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of rubber plate, rubber plate bottom the fixed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late, the top center position of the rubber plate is fixed with a vertical rod, the vertical rod is sheath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spring, the top sleeve ring the vertical rod and the fixed rod through the limiting cylinde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The automobile anti-collision beam, main beam impact, the main body to facilitate the downward movement of beam moving rod downward, push rod and a limiting ring fixed cylinder to move upwards, limiting the upward movement of the main cylinder driving beam, good effect of the automobile anti-collision beam, avoiding the rear impact body by the driver hu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撞后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汽车防撞后梁。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防撞装置一般为一根铝合金或者钢铁材料制成的防撞钢梁,将该防撞钢梁焊接在汽车大梁的前端,在汽车前端发生碰撞时,防撞钢梁变形,既能保护车内人的安全,还起到保护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散热器等零部件的左右。但是现有的防撞后梁还存在问题,例如申请号为201280024125.7的专利,包括碰撞部位于中央部,塔架部,形成于上述碰撞部的两侧后方,安装固定于配备在车身侧构件前端的冲撞盒,汽车后梁以碰撞部的剖面分别具有向保险杠的反向内侧开放的内部空间的方式成型,内部空间收纳加强件,内部空间和加强件以曲率小于后梁的曲率的方式成型,尽管后梁能防撞,但是防撞的效果较差,当后梁受到撞击时会对驾驶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防撞后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防撞后梁,包括后梁主体,所述后梁主体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外部安装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座的内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内部设有滑动凹槽,所述移动杆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滑动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压板,所述压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弹簧,所述限位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橡胶板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外壁套接有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立杆的顶端套接套环,所述立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套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限位筒与后梁主体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安装有压帽,所述压帽的内部安装有套杆,所述套杆外壁套接有第三伸缩弹簧。优选的,所述推杆与压帽的连接处安装有加固件。优选的,所述移动杆通过稳定杆与推杆相连。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防撞后梁,后梁主体受到撞击时,后梁主体向下运动,后梁主体推动移动杆向下运动,移动杆带动滑动块在滑动凹槽的内部向下滑动,移动杆压动压板向下运动,压板压动第二伸缩弹簧进行伸缩,第二伸缩弹簧进行反弹,第二伸缩弹簧推动移动杆向上运动,移动杆推动后梁主体向上运动,同时后梁主体收到撞击时,后梁主体推动限位筒和固定杆向下运动,固定杆推动套环向下运动,套环在立杆上向下运动时,压动第一伸缩弹簧进行伸缩,第一伸缩弹簧进行反弹推动套环向上运动,套环推动固定杆和限位筒向上运动,限位筒推动后梁主体向上运动,有效地确保了汽车后梁的防撞效果,避免了当后梁受到撞击时驾驶员的身体受到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滑动凹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梁主体,2、固定杆,3、限位筒,4、推杆,5、限位座,6、压板,7、放置槽,8、橡胶板,9、稳定杆,10、套杆,11、第一伸缩弹簧,12、立杆,13、固定板,14、第二伸缩弹簧,15、滑动板,16、滑动块,17、限位板,18、移动杆,19、加固件,20、限位板,21、套环,22、压帽,23、第三伸缩弹簧,24、安装板,25、滑动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防撞后梁,包括后梁主体1,后梁主体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18,移动杆18外部安装有限位座5,通过限位座5可对滑动板15放置,限位座5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7,通过限位板17可对滑动块16进行限位,限位座5的内部设有放置槽7,通过放置槽7可对第二伸缩弹簧14进行放置,放置槽7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板15,滑动板15内部设有滑动凹槽25,通过滑动凹槽25可实现滑动块16的滑动,移动杆18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16,移动杆18通过稳定杆9与推杆4相连,滑动块16与滑动凹槽25配合连接,移动杆18的底端固定安装压板6,压板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弹簧14,通过第二伸缩弹簧14可减小后梁主体1受到的撞击力,限位座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橡胶板8,通过橡胶板8可减小对车辆的撞击力,橡胶板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4,通过安装板24可实现后梁主体1的安装,橡胶板8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立杆12,立杆12外壁套接有第一伸缩弹簧11,第一伸缩弹簧11为螺旋压缩弹簧,弹性系数为10N/CM,通过第一伸缩弹簧11可进一步减小后梁主体1受到的撞击力,立杆12的顶端套接套环21,通过套环21可压动第一伸缩弹簧11进行伸缩,立杆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0,通过限位板20可对套杆10进行固定,套环2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推杆4,通过推杆4可推动压帽22向下运动,推杆4与压帽22的连接处安装有加固件19,推杆4的底端安装有压帽22,压帽22的内部安装有套杆10,套杆10外壁套接有第三伸缩弹簧23,通过第三伸缩弹簧23可减小后梁主体1受到的撞击力,固定杆2通过限位筒3与后梁主体1相连接。当后梁主体1受到撞击时,后梁主体1向下运动,后梁主体1推动移动杆18向下运动,移动杆18带动滑动块16在滑动凹槽25的内部向下滑动,移动杆18压动压板6向下运动,压板6压动第二伸缩弹簧14进行伸缩,第二伸缩弹簧14进行反弹,第二伸缩弹簧14推动移动杆18向上运动,移动杆18推动后梁主体1向上运动,减小后梁主体1受到的撞击力,同时后梁主体1受到撞击时,后梁主体1推动限位筒3和固定杆2向下运动,固定杆2推动套环21向下运动,套环21在立杆12上向下运动时,压动第一伸缩弹簧11进行伸缩,第一伸缩弹簧11进行反弹推动套环21向上运动,套环21推动固定杆2和限位筒3向上运动,限位筒3推动后梁主体1向上运动,进一步减小了后梁主体1受到的撞击力。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能够是固定连接,也能够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能够是机械连接,也能够是电连接;能够是直接相连,也能够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能够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防撞后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防撞后梁,包括后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梁主体(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18),所述移动杆(18)外部安装有限位座(5),所述限位座(5)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7),所述限位座(5)的内部设有放置槽(7),所述放置槽(7)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板(15),所述滑动板(15)内部设有滑动凹槽(25),所述移动杆(18)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16),所述滑动块(16)与滑动凹槽(25)配合连接,所述移动杆(18)的底端固定安装压板(6),所述压板(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弹簧(14),所述限位座(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橡胶板(8),所述橡胶板(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3),所述橡胶板(8)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立杆(12),所述立杆(12)外壁套接有第一伸缩弹簧(11),所述立杆(12)的顶端套接套环(21),所述立杆(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20),所述套环(2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通过限位筒(3)与后梁主体(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撞后梁,包括后梁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梁主体(1)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18),所述移动杆(18)外部安装有限位座(5),所述限位座(5)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7),所述限位座(5)的内部设有放置槽(7),所述放置槽(7)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板(15),所述滑动板(15)内部设有滑动凹槽(25),所述移动杆(18)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16),所述滑动块(16)与滑动凹槽(25)配合连接,所述移动杆(18)的底端固定安装压板(6),所述压板(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弹簧(14),所述限位座(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橡胶板(8),所述橡胶板(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3),所述橡胶板(8)的顶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立杆(12),所述立杆(12)外壁套接有第一伸缩弹簧(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军郑荻余阿东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