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81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摩擦片本体的中心制有装配孔,摩擦片本体由钢基板和钢基板两侧的铜基板构成,铜基板的外表面上均开设有油槽,油槽为相交叉的双圆弧形结构,油槽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铜基板的边缘,并在边缘处形成开口;油槽的中心线所在圆均经过所述摩擦片本体的中心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采用由钢基板和铜基板构成的复合式结构,在保证表面耐磨性的同时提高了整体强度;通过在铜基板的外表面上开设相交叉的双圆弧形结构的油槽,在制动时给摩擦片降温,能够有效降低摩擦片的摩擦温升,而油槽的中心线经过圆心能够加速油液的流动速度,提高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速机的零配件,尤其指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特别指应用于行走及回转减速机中的摩擦片。
技术介绍
应用于行走及回转减速机中的摩擦片,在停机或换向时,起到制动停止作用。为了保证停机及换向及时,要求摩擦片制动可靠,寿命长。但是由于制动时惯性较大,传统的纸基摩擦片温升大,磨损快,寿命短,需要经常地维护和更换,这也导致了行走及回转减速机无法长期地稳定运行,进而会影响整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现有申请号为201120410798.9名称为“一种摩擦片”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擦片,其具有一个环状盘形芯板,环状盘形芯板的外沿或内沿具有径向花键齿,芯板的侧面设有通孔,弹性摩擦柱体穿过通孔并以弹性力卡置于通孔中,弹性摩擦柱体的两个端头突出于芯板的两个侧面,芯板的一个或两个侧面上设有油槽。本专利技术的摩擦片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完全避免了摩擦片整体烧坏的可能性,其制造和维护成本低廉,省时省力,使用过程中,摩擦接合噪音小,磨损小,故障率低。其通过设置油槽来降低摩擦片的温度,但是该摩擦片上的油槽呈孔状,油不易进入油槽内而影响了其降温效果,因此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耐磨,使用寿命长,摩擦温升小的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摩擦片本体的中心制有装配孔,摩擦片本体由钢基板和钢基板两侧的铜基板构成,铜基板的外表面上均开设有油槽,油槽为相交叉的双圆弧形结构,油槽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铜基板的边缘,并在边缘处形成开口;油槽的中心线所在圆均经过所述摩擦片本体的中心点。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摩擦片本体的外周均匀设置有与减速机壳体上的卡槽相配合的卡块。上述的卡块呈半圆形结构。上述的卡块上设置有通孔。上述的卡块与所述钢基板为整体结构。上述的钢基板外周位于相邻卡块之间设置有凸条,凸条与所述钢基板为整体结构。上述的钢基板的厚度为1.8mm至2.2mm。上述的铜基板的厚度为0.4mm至0.6mm。上述的钢基板由65Mn钢板制成。上述的铜基板的制作材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u:96%;Sn:1.0%至2.5%;Zn:0.4%;Ni:0.2%;余量为杂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其摩擦片本体采用钢基板和两侧的铜基板构成的复合式结构,在保证表面耐磨性的同时提高了整体强度,本摩擦片在铜基板的外表面上均开设有油槽,油槽为相交叉的双圆弧形结构,且油槽的两端均延伸至铜基板的边缘形成开口,如此设计能够保证油液能够顺利地进入到油槽内,随着,转子的转动,制动时,油液从逆向圆弧油槽进入,并从同向油槽甩出,从而给摩擦片降温,能够有效降低摩擦片的摩擦温升;另外,油槽的中心线所在圆均经过所述摩擦片本体的中心点,这样使油液甩出时具有更大的离心力,加速油液的流动,从而提高降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摩擦片的工作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摩擦片本体1、装配孔1a、钢基板11、铜基板12、油槽2、卡块3、通孔3a、凸条4、制动活塞5、分隔片6、减速机壳体7、转子8。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1,摩擦片本体1的中心制有装配孔1a,摩擦片本体1由钢基板11和钢基板11两侧的铜基板12构成,铜基板12的外表面上均开设有油槽2,油槽2为相交叉的双圆弧形结构,油槽2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铜基板12的边缘,并在边缘处形成开口;油槽2的中心线所在圆均经过所述摩擦片本体1的中心点。实施例中,摩擦片本体1的外周均匀设置有与减速机壳体7上的卡槽相配合的卡块3。实施例中,卡块3呈半圆形结构。实施例中,卡块3上设置有通孔3a。卡块3与减速机壳体7上圆弧形卡槽相适配,卡块3与卡槽的配合使摩擦片与减速机壳体7装配在一起。实施例中,卡块3与所述钢基板11为整体结构。实施例中,钢基板11外周位于相邻卡块3之间设置有凸条4,凸条4与所述钢基板11为整体结构。摩擦片的整体厚度为3mm,其中,钢基板11的厚度为1.8mm至2.2mm;铜基板12的厚度为0.4mm至0.6mm。本实施例中,钢基板11的厚度为2mm,两侧的铜基板12的厚度均为0.5mm;两侧铜基板12的厚度相同,更能保证摩擦片的性能。实施例中,钢基板11由65Mn钢板制成。实施例中,铜基板12的制作材料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u:96%;Sn:1.0%至2.5%;Zn:0.4%;Ni:0.2%;余量为杂质。制作时,铜基板12采用压铸工艺用原材料粉末在钢基板11两侧压铸而成,凸条4的设置,方便了压铸的进行。本摩擦片采用钢基板11和两侧铜基板12构成的复合式结构,在保证摩擦片耐磨性的同时,提高了摩擦片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摩擦片在减速机的装配和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摩擦片与分隔片6间隔设置,分隔片6与转子8相固定,摩擦片则装配于减速机壳体7上,当制动活塞5工作向右推时,摩擦片与分隔片6逐个压紧而产生极大的摩擦力,从而达到使转子8停止转动的目的。制动时,摩擦片两侧的铜基板12与相邻分隔片6之间形成摩擦,如设备运转时转子为顺时针转动,油液便会从逆向油槽(逆时针弯曲)进入,再随着离心力的作用从顺向油槽(顺时针弯曲)甩出,随着油液从油槽2中不断地流进、流出,油液与摩擦片发生热交换而带走摩擦片上的热量,从而降低摩擦片的稳定,减小摩擦片制动过程中生产的温升,这样有利于摩擦片使用寿命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摩擦片,其油槽2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铜基板12的边缘,并在边缘处形成开口;如此设计大大方便了油液的进入和流出,能够加速油液的流动性,提高降温效果。而油槽2的中心线所在圆均经过摩擦片本体1的中心点,能够提高油液的甩出速度,同时能够提高油液的流动性,进一步提高降温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1),所述的摩擦片本体(1)的中心制有装配孔(1a),其特征是:所述的摩擦片本体(1)由钢基板(11)和钢基板(11)两侧的铜基板(12)构成,所述的铜基板(12)的外表面上均开设有油槽(2),所述的油槽(2)为相交叉的双圆弧形结构,所述的油槽(2)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铜基板(12)的边缘,并在边缘处形成开口;所述的油槽(2)的中心线所在圆均经过所述摩擦片本体(1)的中心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包括摩擦片本体(1),所述的摩擦片本体(1)的中心制有装配孔(1a),其特征是:所述的摩擦片本体(1)由钢基板(11)和钢基板(11)两侧的铜基板(12)构成,所述的铜基板(12)的外表面上均开设有油槽(2),所述的油槽(2)为相交叉的双圆弧形结构,所述的油槽(2)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铜基板(12)的边缘,并在边缘处形成开口;所述的油槽(2)的中心线所在圆均经过所述摩擦片本体(1)的中心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其特征是:所述的摩擦片本体(1)的外周均匀设置有与减速机壳体(7)上的卡槽相配合的卡块(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其特征是:所述的卡块(3)呈半圆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速机用摩擦片,其特征是:所述的卡块(3)上设置有通孔(3a)。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明官柏平
申请(专利权)人: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