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装备,具体是涉及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柱塞泵后盖。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现有的柱塞泵通常包括壳体、后盖、转轴、缸体以及柱塞组件,壳体具有一腔室,壳体的一端安装有封闭腔室的后盖,转轴的一端从壳体外穿入至腔室内,缸体套设于转轴外且与转轴动力连接,同时缸体抵靠于后盖上的配流盘上,并且,转轴外还套设有包括摇摆和柱塞等结构的柱塞组件,且柱塞组件的柱塞伸入至缸体的柱塞孔内,通过转轴带动缸体转动,使得柱塞在对应的柱塞孔内做伸缩运动,通过配油盘完成抽吸操作。
2、现有柱塞泵后盖如附图1所示,其于后盖主体的两侧的分别设置有吸油配流窗12和出油配流窗13,且吸油配流窗12和出油配流窗13分别通过通道与吸油口14和出油口16连通,后续安装时,吸油配流窗12和出油配流窗13分别与配油盘的吸油侧和出油侧连通,满足柱塞泵的抽吸需求。
3、虽然上述的后盖结构已经能满足柱塞泵常规情况下的抽吸需求,并且,行业认为,为保证柱塞泵的正常运转,其吸油口的绝对压力需要在0.8-2.0bar之间。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若出现密封下降等意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柱塞泵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柱塞泵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冲洗油口,所述冲洗油口连通于所述过滤出油口和所述吸油配流窗之间的连通通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柱塞泵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补油泄压孔,所述补油泄压孔连通于所述过滤出油口和所述吸油配流窗之间的连通通道上,并且,所述补油泄压孔中安装有补油溢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柱塞泵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出油泄压孔,所述出油泄压孔连通于所述出油配流窗和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多功能柱塞泵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柱塞泵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冲洗油口,所述冲洗油口连通于所述过滤出油口和所述吸油配流窗之间的连通通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柱塞泵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补油泄压孔,所述补油泄压孔连通于所述过滤出油口和所述吸油配流窗之间的连通通道上,并且,所述补油泄压孔中安装有补油溢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柱塞泵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出油泄压孔,所述出油泄压孔连通于所述出油配流窗和所述出油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上,并且,所述出油泄压孔内安装有出油溢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柱塞泵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主体和盖板,所述壳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带开口的所述补油腔,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壳主体上并封住所述补油腔的开口,所述壳主体的另一侧的中心开设有连通所述补油腔的连通孔,所述内转子的轴心与所述连通孔正对,所述吸油配流窗和所述出油配流窗设置于所述壳主体设置有所述连通孔的一侧且关于所述连通孔对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柱塞泵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进油口和所述过滤出油口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呈同轴布置,且所述过滤进油口和所述过滤出油口之间设置有分隔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式多功能柱塞泵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包括内筒、过滤筒以及外桶,所述内筒的一端插入至所述过滤进油口内并连通,所述内筒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筒的一端抵接并连通,所述外桶套设于所述内筒和所述过滤筒外且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外桶的桶口一端与所述过滤出油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哲伦,高魏磊,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