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756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变速器包括:离合单元;至少一个输入轴,输入轴适于通过离合单元可选择性地与动力源耦合连接,且输入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挡位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均空套设置有多个挡位从动齿轮,多个挡位从动齿轮与多个挡位主动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挡位同步器;变挡同步器,变挡同步器包括接合部和两个锁止部,接合部与第一输出轴上的一个挡位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两个锁止部分别与第一输出轴及第一输出轴上的另一个挡位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变速器,可以通过较少的挡位齿轮副和同步器实现更多的挡位,变速器的体积小。

Transmiss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ansmission gearbox comprises a clutch unit; at least one input shaft, the input shaft is sel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ource through the clutch coupling unit, and an input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gear driving gear; the first and second output shafts, the first and second output shaft the output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empty sets of gear driven gear, a gear driven gear with multiple gear drive gear corresponding to mesh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output shafts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gear synchronizer; shift synchronizer shift synchronizer including joint and the two a locking portion, and the first joint part on the output shaft of a gear driven gea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locking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output shaft and the first output shaft on a gear driven gea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more gear by less gear, gear pairs and synchronizer, and the transmission is small in s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
本技术属于车辆变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双离合器变速器在汽车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以大众的DQ250和DQ500为代表,大部分已经量产的双离合变速器为6速或者7速,出于燃油经济性方面的需求,多挡变速器(8挡以上)正在成为各公司研究的方向。相关技术中,变速器的挡位切换依靠同步器的切换,且每个挡位均对应一个挡位从动齿轮,对于多挡变速器,这使得同步器的数目和轴向的从动齿轮的数目极多,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大,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挡位多且尺寸小的变速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速器包括:离合单元;至少一个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适于通过所述离合单元可选择性地与动力源耦合连接,且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挡位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均空套设置有多个挡位从动齿轮,多个所述挡位从动齿轮与多个所述挡位主动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挡位同步器;变挡同步器,所述变挡同步器包括接合部和两个锁止部,所述接合部与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一个挡位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锁止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及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另一个挡位从动齿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包括: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均适于通过所述离合单元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动力源耦合连接,且所述第一输入轴和所述第二输入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挡位主动齿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固定连接有二挡主动齿轮、四挡主动齿轮、八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上固定连接有三挡主动齿轮、五挡主动齿轮、七挡主动齿轮、倒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空套设置有三挡从动齿轮、四挡从动齿轮、八挡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空套设置有二挡从动齿轮、五挡从动齿轮、七挡从动齿轮、倒挡从动齿轮,所述接合部与所述三挡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锁止部中的一个与所述四挡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四挡从动齿轮和所述八挡从动齿轮之间设有四八挡同步器,所述二挡从动齿轮和所述七挡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二七挡同步器,所述五挡从动齿轮和所述倒挡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五倒挡同步器。进一步地,所述三挡主动齿轮和所述五挡主动齿轮集成为三五挡主动齿轮。进一步地,所述倒挡主动齿轮与所述倒挡从动齿轮通过倒挡中间齿轮啮合,所述倒挡中间齿轮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八挡主动齿轮、所述二挡主动齿轮、所述四挡主动齿轮、所述七挡主动齿轮、所述倒挡主动齿轮和所述三五挡主动齿轮按照与所述离合单元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布置。进一步地,所述三挡主动齿轮和所述倒挡主动齿轮集成为三倒挡主动齿轮,所述三倒挡主动齿轮与所述倒挡从动齿轮通过倒挡中间齿轮啮合,所述倒挡中间齿轮与所述三挡从动齿轮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还空套设置有九挡从动齿轮,所述九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四挡从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七挡主动齿轮为七九挡主动齿轮。进一步地,所述八挡主动齿轮、所述二挡主动齿轮、所述四挡主动齿轮、所述七九挡主动齿轮、所述五挡主动齿轮和所述三倒挡主动齿轮按照与所述离合单元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单元为双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单元和第二离合单元,所述第一离合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离合单元的输入端均与所述动力源相连,所述第一离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二离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入轴相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变速器具有以下优势: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速器,通过调节同步器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较少的挡位齿轮副和同步器实现更多的挡位,可以简化变速器的结构,降低液压模块的复杂性,缩短变速器的轴向长度,减小变速器的体积及重量,提高空间搭载可能性。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变速器的换挡逻辑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变速器的换挡逻辑图。附图标记说明:变速器100,第一离合单元K1,第二离合单元K2,第一输入轴Ⅰ,第二输入轴Ⅱ,第一输出轴Ⅰ’,第二输出轴Ⅱ’,第一主减速器主动齿轮Z1,第二主减速器主动齿轮Z2,二挡主动齿轮2a,三五挡主动齿轮35a,三倒挡主动齿轮3Ra,四挡主动齿轮4a,五挡主动齿轮5a,七挡主动齿轮7a,七九挡主动齿轮79a,八挡主动齿轮8a,倒挡主动齿轮Ra,二挡从动齿轮2b,三挡从动齿轮3b,四挡从动齿轮4b,五挡从动齿轮5b,七挡从动齿轮7b,八挡从动齿轮8b,九挡从动齿轮9b,倒挡从动齿轮Rb,倒挡中间齿轮IG,变挡同步器S34,接合部SN,锁止部SL、SR,二七挡同步器S27,四八挡同步器S48,五倒挡同步器S5R。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考图1-图4,变速器100包括离合单元、至少一个输入轴、第一输出轴Ⅰ’、第二输出轴Ⅱ’、挡位主动齿轮、挡位从动齿轮、挡位同步器和变挡同步器S34。其中,输入轴可以为多个,比如输入轴可以包括:第一输入轴Ⅰ和第二输入轴Ⅱ,第一输入轴Ⅰ和第二输入轴Ⅱ均适于通过离合单元可选择性地与动力源耦合连接,动力源可以是发动机,且第一输入轴Ⅰ和第二输入轴Ⅱ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挡位主动齿轮。优选地,第一输入轴Ⅰ可以套设在第二输入轴Ⅱ外,这样可以有效缩短变速器100的轴向长度,从而可以降低变速器100占用的布置空间。输入轴与动力源通过离合单元可选择性地动力耦合连接,在输入轴包括第一输入轴Ⅰ和第二输入轴Ⅱ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4,离合单元可以为双离合器,双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单元K1和第二离合单元K2,第一离合单元K1的输入端与第二离合单元K2的输入端均与动力源相连,第一离合单元K1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入轴Ⅰ相连,第二离合单元K2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入轴Ⅱ相连。在第一离合单元K1的输入端与第一离合单元K1的输出端接合时,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传递给第一输入轴Ⅰ;在第二离合单元K2的输入端与第二离合单元K2的输出端接合时,动力源输出的动力传递给第二输入轴Ⅱ。第一输出轴Ⅰ’和第二输出轴Ⅱ’上均空套设置有多个挡位从动齿轮,多个挡位从动齿轮与多个挡位主动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第一输出轴Ⅰ’和第二输出轴Ⅱ’上均固定连接有挡位同步器,挡位同步器用于同步对应的挡位从动齿轮与输出轴,使输出轴与对应的挡位从动齿轮随动。第一输出轴Ⅰ’上可以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减速器主动齿轮Z1,第二输出轴Ⅱ’上可以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减速器主动齿轮Z2,第一主减速器主动齿轮Z1和第二主减速器主动齿轮Z2用于输出动力,第一主减速器主动齿轮Z1和第二主减速器主动齿轮Z2可以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啮合。变挡同步器S34包括接合部SN和两个锁止部SL、SR,接合部SN与第一输出轴Ⅰ’上的一个挡位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两个锁止部分别与第一输出轴(Ⅰ’)及第一输出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单元;至少一个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适于通过所述离合单元可选择性地与动力源耦合连接,且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挡位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Ⅰ’)和第二输出轴(Ⅱ’),所述第一输出轴(Ⅰ’)和所述第二输出轴(Ⅱ’)上均空套设置有多个挡位从动齿轮,多个所述挡位从动齿轮与多个所述挡位主动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Ⅰ’)和所述第二输出轴(Ⅱ’)上均固定连接有挡位同步器;变挡同步器(S34),所述变挡同步器(S34)包括接合部(SN)和两个锁止部(SL、SR),所述接合部(SN)与所述第一输出轴(Ⅰ’)上的一个挡位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锁止部(SL、SR)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Ⅰ’)及所述第一输出轴(Ⅰ’)上的另一个挡位从动齿轮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合单元;至少一个输入轴,所述输入轴适于通过所述离合单元可选择性地与动力源耦合连接,且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挡位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Ⅰ’)和第二输出轴(Ⅱ’),所述第一输出轴(Ⅰ’)和所述第二输出轴(Ⅱ’)上均空套设置有多个挡位从动齿轮,多个所述挡位从动齿轮与多个所述挡位主动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Ⅰ’)和所述第二输出轴(Ⅱ’)上均固定连接有挡位同步器;变挡同步器(S34),所述变挡同步器(S34)包括接合部(SN)和两个锁止部(SL、SR),所述接合部(SN)与所述第一输出轴(Ⅰ’)上的一个挡位从动齿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锁止部(SL、SR)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Ⅰ’)及所述第一输出轴(Ⅰ’)上的另一个挡位从动齿轮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包括:第一输入轴(Ⅰ)和第二输入轴(Ⅱ),所述第一输入轴(Ⅰ)和所述第二输入轴(Ⅱ)均适于通过所述离合单元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动力源耦合连接,且所述第一输入轴(Ⅰ)和所述第二输入轴(Ⅱ)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挡位主动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Ⅰ)上固定连接有二挡主动齿轮(2a)、四挡主动齿轮(4a)、八挡主动齿轮(8a),所述第二输入轴(Ⅱ)上固定连接有三挡主动齿轮、五挡主动齿轮、七挡主动齿轮(7a)、倒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Ⅰ’)上空套设置有三挡从动齿轮(3b)、四挡从动齿轮(4b)、八挡从动齿轮(8b),所述第二输出轴(Ⅱ’)上空套设置有二挡从动齿轮(2b)、五挡从动齿轮(5b)、七挡从动齿轮(7b)、倒挡从动齿轮(Rb),所述接合部(SN)与所述三挡从动齿轮(3b)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锁止部(SL、SR)中的一个与所述四挡从动齿轮(4b)固定连接,所述四挡从动齿轮(4b)和所述八挡从动齿轮(8b)之间设有四八挡同步器(S48),所述二挡从动齿轮(2b)和所述七挡从动齿轮(7b)之间设有二七挡同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柳絮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