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氮化镓量子点的紫外LED的外延结构及其生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6624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氮化镓量子点的紫外LED的外延结构及其生长方法,生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衬底上,从下至上依次生长缓冲层、非掺杂层、N型掺杂层;2)在所述N型掺杂层上生长Q个量子阱结构,所述每个量子阱结构包含量子阱层和量子垒层AlyGa1‑yN,并且所述量子阱层包含M个AlxGa1‑xN‑GaN量子点,其中,1≤Q≤50,1≤M≤10,0<x<1,0<y<1,x<y,且Q、M均为正整数;3)在所述Q个量子阱结构上,从下至上依次生长电子阻挡层、P型掺杂AlvGa1‑vN层和P型掺杂GaN层,其中,0<v<1,v>y。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电子空穴复合几率,提高紫外LED的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氮化镓量子点的紫外LED的外延结构及其生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外LED的外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氮化镓量子点的紫外LED的外延结构及其生长方法,属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制造业的持续发展,生活水平也得到不断地改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大幅的提升。然而近年来雾霾、水污染等的加重给日益改善的生活水平增添了瑕疵,空气和水等携带的细菌正在侵蚀我们的健康。为了保护自身的健康,各种消毒杀菌装置孕育而生,如空气净化器,水处理器。而这些杀菌装置的最主要杀菌功能部件为紫外灯,目前比较热门的是采用深紫外LED灯。紫外LED杀菌的原理是利用LED产生的适当波长紫外线对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分子键进行破坏,破坏原有细菌菌落并阻止细菌的复制繁殖,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紫外杀菌技术利用高强度深紫外线照射,能够将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民生、医疗以及生产制造行业。因深紫外LED的杀菌功能,现在对深紫外LED的研究也趋于热门。目前深紫外LED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氮化镓量子点的紫外LED的外延结构及其生长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氮化镓量子点的紫外LED的外延结构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衬底上,从下至上依次生长缓冲层、非掺杂层、N型掺杂层;2)在所述N型掺杂层上生长Q个量子阱结构,所述每个量子阱结构包含量子阱层和量子垒层AlyGa1‑yN,并且所述量子阱层包含M个AlxGa1‑xN‑GaN量子点,其中,1≤Q≤50,1≤M≤10,0<x<1,0<y<1,x<y,且Q、M均为正整数;3)在所述Q个量子阱结构上,从下至上依次生长电子阻挡层、P型掺杂AlvGa1‑vN层和P型掺杂GaN层,其中,0<v<1,v>y。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氮化镓量子点的紫外LED的外延结构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衬底上,从下至上依次生长缓冲层、非掺杂层、N型掺杂层;2)在所述N型掺杂层上生长Q个量子阱结构,所述每个量子阱结构包含量子阱层和量子垒层AlyGa1-yN,并且所述量子阱层包含M个AlxGa1-xN-GaN量子点,其中,1≤Q≤50,1≤M≤10,0<x<1,0<y<1,x<y,且Q、M均为正整数;3)在所述Q个量子阱结构上,从下至上依次生长电子阻挡层、P型掺杂AlvGa1-vN层和P型掺杂GaN层,其中,0<v<1,v>y。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若M=1,则所述步骤2)包括:a.调节温度为900~1200℃,压力为30~200torr;通入氢气、三甲基镓、三甲基铝、硅原子以及氨气,生长量子垒层AlyGa1-yN,其中,所述量子垒层AlyGa1-yN的垒宽为2~25nm;b.通入氢气、三甲基镓、三甲基铝以及氨气,生长所述量子阱层中的AlxGa1-xN,其中所述AlxGa1-xN的阱宽为1~5nm;c.降温至800~1200℃,压力为30~200torr;通入氢气、三甲基镓以及氨气,生长所述量子阱层中的GaN量子点,所述GaN量子点的厚度为1~20个原子层级;d.重复步骤a~cQ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若2≤M≤10,则所述步骤2)包括:A.调节温度为900~1200℃,压力为30~200torr,通入氢气、三甲基镓、三甲基铝、硅原子以及氨气,生长量子垒层AlyGa1-y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辉王小文康建梁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圆融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