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面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出风面板结构包括:面板本体,面板本体具有封堵空调器壳体的出风口的封堵区域以及与出风口选择性连通的多个出风区域,多个出风区域分别对应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多个出风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孔状出风区域,孔状出风区域的孔隙率为K,其中,70%≤K≤85%。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降低空调器出风的硬度,增加了空调器出风的柔性,即增加了空调器出风舒适性,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面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圆形立式空调器出风板设置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是关闭、左右扫风状态和定格扫风。其中,空调器处于关闭状态时,出风板闭合,整机待机。空调器处于左右扫风状态时,出风板左右扫风,整机工作,室内温度没有达到预设状态。空调器处于定格扫风状态时,出风板处于左右某一个位置,整机工作,室内温度达到预设状态。在上述空调器工作过程中,当整机工作,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此时空调器吹出来的风还是比较硬,造成空调器出风舒适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面板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出风舒适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面板结构,包括:面板本体,面板本体具有封堵空调器壳体的出风口的封堵区域以及与出风口选择性连通的多个出风区域,多个出风区域分别对应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多个出风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孔状出风区域,孔状出风区域的孔隙率为K,其中,70%≤K≤85%。进一步地,多个出风区域还包括第一出风区域,第一出风区域包括出风格栅。进一步地,多个出风区域包括第二出风区域,第二出风区域包括条形孔。进一步地,条形孔的长边方向沿面板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多个出风区域依次设置,封堵区域设置在多个出风区域的一侧。进一步地,封堵区域为板状结构。进一步地,面板本体为弧面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出风面板结构,出风面板结构为上述的出风面板结构。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壳体,具有出风口,面板本体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出风面板结构包括面板本体,面板本体具有封堵空调器壳体的出风口的封堵区域以及与出风口选择性连通的多个出风区域,多个出风区域分别对应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多个出风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孔状出风区域,孔状出风区域的孔隙率为K,其中,70%≤K≤85%。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降低空调器出风的硬度,增加了空调器出风的柔性,即增加了空调器出风舒适性,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出风面板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具有图1中的出风面板的空调器处于关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空调器的第一出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图2中的空调器的第二出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面板本体;11、封堵区域;12、出风区域;121、孔状出风区域;122、第一出风区域;20、壳体;21、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结合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具体地,如图1所示,出风面板结构包括面板本体10。面板本体10具有封堵空调器壳体的出风口的封堵区域11以及与出风口选择性连通的多个出风区域12,多个出风区域12分别对应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多个出风区域12中包括至少一个孔状出风区域121,孔状出风区域121的孔隙率为K,其中,70%≤K≤85%。在本实施例中,将出风面板的孔隙率K设置成70%≤K≤85%,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降低空调器出风的硬度,增加了空调器出风的柔性,即增加了空调器出风舒适性,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其中,多个出风区域12还包括第一出风区域122,第一出风区域122包括出风格栅。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空调器在通过出风格栅进行出风时,能够增加空调器的换热效率,此时,空调器实现常规送风。进一步地,为了增加空调器出风模式的多样性,空调器的多个出风区域12还可以包括第二出风区域,第二出风区域包括条形孔。采用条形孔的出风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加空调器的出风量,同时使得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热空气能够顺畅的从条形孔吹出能够实现暖空气很好落地,增加了空调器的制热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在制热模式中空调器的暖空气实现很好的落地效果,将条形孔的长边方向设置成沿面板本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再请参照图1所示,多个出风区域12依次设置,封堵区域11设置在多个出风区域12的一侧。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空调器能够通过出风面板的转动从而实现出风区域之间的相互切换。为了增加空调器在停机时的安全性和密封性,将封堵区域11设置成板状结构。优选地,面板本体10为弧面结构。多个出风区域以及将封堵区域沿弧形面板本体10的周向设置。上述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结构还可以用于空调器设备
,即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出风面板结构,出风面板结构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出风面板结构。该出风面板结构包括面板本体10,面板本体10具有封堵空调器壳体的出风口的封堵区域11以及与出风口选择性连通的多个出风区域12,多个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出风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本体(10),所述面板本体(10)具有封堵空调器壳体的出风口的封堵区域(11)以及与所述出风口选择性连通的多个出风区域(12),所述多个出风区域(12)分别对应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多个所述出风区域(12)中包括至少一个孔状出风区域(121),所述孔状出风区域(121)的孔隙率为K,其中,70%≤K≤8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本体(10),所述面板本体(10)具有封堵空调器壳体的出风口的封堵区域(11)以及与所述出风口选择性连通的多个出风区域(12),所述多个出风区域(12)分别对应多种不同的出风模式,多个所述出风区域(12)中包括至少一个孔状出风区域(121),所述孔状出风区域(121)的孔隙率为K,其中,70%≤K≤8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风区域(12)还包括第一出风区域(122),所述第一出风区域(122)包括出风格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风区域(12)包括第二出风区域,所述第二出风区域包括条形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校,何振健,林金煌,肖林辉,陈荣华,郑海文,余明养,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