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重汽车后保险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3849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7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重汽车后保险杠,包括侧板、侧缓冲孔、橡胶气囊、诱导孔、销轴、正板、安装板、缓冲支撑板和弹簧,所述侧板固定焊接于安装板的顶侧和底侧,所述侧板上设有侧缓冲孔,所述正板上设有正缓冲孔,所述橡胶气囊设于正板的前侧,所述销轴贯穿连接于正板与安装板之间,所述弹簧设于销轴上,所述缓冲支撑板固定焊接于正板与安装板之间。该载重汽车后保险杠缓冲吸能效果明显,当车辆发生冲击力较小的追尾事故时,只发生较小的形变,而大部分力由设置在正板上的橡胶气囊吸收,由于橡胶气囊为柔性材料,不会对后车造成较大的损伤,当车辆发生冲击力较大的追尾事故时,该载重汽车后保险杠能充分发生溃变,将碰撞力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重汽车后保险杠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
,具体为一种载重汽车后保险杠。
技术介绍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发生碰撞时,保险杠可以防护车身,避免车身直接冲撞。对于低速碰撞其可以通过分散撞击力起到保护作用,但对后车的车身部件的保护性差,而现有的汽车保险杠发生速度较快的碰撞时,抗冲击能力薄弱,缓冲效果差,保护作用也有局限。现有的载重汽车后保险杠主要是刚性连接在底盘上,发生追尾碰撞时其自身可以吸收一些能量,但相当一部分则传递到后车上,从而造成后车人员伤亡,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缓冲效果好的保险杠,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重汽车后保险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载重汽车后保险杠在发生较小的追尾事故时对后车的保护性差,而在发生较大的追尾事故时,又不能很好的进行溃变吸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载重汽车后保险杠,包括侧板、侧缓冲孔、橡胶气囊、诱导孔、销轴、正板、安装板、缓冲支撑板和弹簧,所述侧板固定焊接于安装板的顶侧和底侧,所述侧板上设有侧缓冲孔,所述正板上设有正缓冲孔,所述橡胶气囊设于正板的前侧,所述销轴贯穿连接于正板与安装板之间,所述弹簧设于销轴上,所述缓冲支撑板固定焊接于正板与安装板之间。优选的,所述侧板与正板为冲压形成的一体式结构。优选的,所述侧板与正板的截面形成U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缓冲支撑板为波浪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橡胶气囊共上下对称设有两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载重汽车后保险杠能够充分压溃变形,缓冲吸能效果明显;从而减小后车追尾时对后车的伤害,当车辆发生冲击力较小的追尾事故时,该载重汽车后保险杠只发生较小的形变,而大部分力由设置在正板上的橡胶气囊吸收,由于橡胶气囊为柔性材料,不会对后车造成较大的损伤,当车辆发生冲击力较大的追尾事故时,该载重汽车后保险杠能充分发生溃变,将碰撞力吸收,缓冲支撑板在瞬间受到挤压,充分发生形变,设置在正板上的诱导孔能使缓冲支撑板的形变更加充分,同时侧板也会发生形变,弹簧进一步的对碰撞力进行吸收,通过一系列的形变将碰撞力最大化的吸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截面示意图。图中:1、侧板,2、侧缓冲孔,3、橡胶气囊,4、诱导孔,5、销轴,6、正板,7、安装板,8、缓冲支撑板,9、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载重汽车后保险杠,包括侧板1、侧缓冲孔2、橡胶气囊3、诱导孔4、销轴5、正板6、安装板7、缓冲支撑板8和弹簧9,侧板1固定焊接于安装板7的顶侧和底侧,侧板1上设有侧缓冲孔2,正板6上设有正缓冲孔4,橡胶气囊3设于正板6的前侧,销轴5贯穿连接于正板6与安装板7之间,弹簧9设于销轴5上,缓冲支撑板8固定焊接于正板6与安装板7之间。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侧板1与正板6为冲压形成的一体式结构,同时,测缓冲孔2和诱导孔4也通过冲压获得,侧板1与正板6的截面形成U型结构,形成良好的支撑结构。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缓冲支撑板8为波浪形结构,波浪形的结构使缓冲支撑板8在收到挤压时能够充分发生形变,并通过形变吸能。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橡胶气囊3共上下对称设有两处,由于橡胶气囊3为柔性材料,当发生碰撞力较小的追尾事故时,可更好的保护后车车身不会损坏。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载重汽车后保险杠时,首先需对整个载重汽车后保险杠有一个结构上的了解,在使用时,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使用,该载重汽车后保险杠的侧板1与正板6为冲压形成的一体式结构,同时,测缓冲孔2和诱导孔4也通过冲压获得,侧板1与正板6的截面形成U型结构,形成良好的支撑结构,橡胶气囊3固定安装在正板6上,当发生碰撞力较小的追尾事故时,碰撞力主要由橡胶气囊3吸收,由于橡胶气囊3为柔性材料,当发生碰撞力较小的追尾事故时,可更好的保护后车车身不会损坏,当发生碰撞力较大的追尾事故时,缓冲支撑板8在瞬间受到挤压,充分发生形变,设置在正板6上的诱导孔4能使缓冲支撑板8的形变更加充分,同时侧板1也会发生形变,弹簧9进一步的对碰撞力进行吸收与缓冲,通过一系列的形变将碰撞力最大化的进行缓冲与吸收。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载重汽车后保险杠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重汽车后保险杠,包括侧板(1)、侧缓冲孔(2)、橡胶气囊(3)、诱导孔(4)、销轴(5)、正板(6)、安装板(7)、缓冲支撑板(8)和弹簧(9),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固定焊接于安装板(7)的顶侧和底侧,所述侧板(1)上设有侧缓冲孔(2),所述正板(6)上设有正缓冲孔(4),所述橡胶气囊(3)设于正板(6)的前侧,所述销轴(5)贯穿连接于正板(6)与安装板(7)之间,所述弹簧(9)设于销轴(5)上,所述缓冲支撑板(8)固定焊接于正板(6)与安装板(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重汽车后保险杠,包括侧板(1)、侧缓冲孔(2)、橡胶气囊(3)、诱导孔(4)、销轴(5)、正板(6)、安装板(7)、缓冲支撑板(8)和弹簧(9),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固定焊接于安装板(7)的顶侧和底侧,所述侧板(1)上设有侧缓冲孔(2),所述正板(6)上设有正缓冲孔(4),所述橡胶气囊(3)设于正板(6)的前侧,所述销轴(5)贯穿连接于正板(6)与安装板(7)之间,所述弹簧(9)设于销轴(5)上,所述缓冲支撑板(8)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浩和仪器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