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漂基准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1203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漂基准源电路,所述低温漂基准源电路包括: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启动电路4,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中设有分段电流选择电路5,实现了能够精确补偿带隙电压高阶特性,产生温度系数较小的基准电压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漂基准源电路
本技术涉及带隙基准源设计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低温漂基准源电路。
技术介绍
带隙基准源是最基本的模拟电路模块,ADC/DAC、传感器接口电路、电压转换器等集成电路都需要基准源提供参考电压。集成电路要达到很好的性能和温度稳定性,基准源首先必须具备高精度和低温漂。带隙基准电压产生的原理是:两个电流密度不同的三极管基极发射极电压差(ΔVbe)与温度成正比,三极管基极发射极电压(Vbe)与温度成反比。正温度系数的ΔVbe与幅度系数的Vbe相加产生温度系数很小的电压。这种电路是对Vbe的负温度系数进行了线性的补偿,因此也称为一阶带隙基准源。但是由于Vbe的非线性,一般的带隙基准电源温度漂移依然相对较大,无法满足很多高性能集成电路的要求。综上所述,本申请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带隙基准源电路存在温度漂移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漂基准源电路,解决了现有的带隙基准源电路存在温度漂移较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精确补偿带隙电压高阶特性,产生温度系数较小的基准电压的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温漂基准源电路,所述低温漂基准源电路包括: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启动电路4,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中设有分段电流选择电路5。其中,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与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和启动电路4相连,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与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和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相连;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用于产生一阶带隙电压并与高阶补偿电压相加,产生温漂很小的带隙电压,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同时为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提供正温度系数电流和正温度系数参考电压;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用于产生负温度系数电流,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同时为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提供负温度系数参考电压;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用于产生补偿电流,补偿电流流经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中的电阻,产生高阶补偿电压;启动电路4用于迫使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分段电流选择电路5用于根据不同温度选择正温度系数电流或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V型补偿电流。其中,本申请中的电路对一阶带隙基准电压的高阶温度特性进行了补偿,利用一对正、负温度系数电流和分段电流选择电路,产生V型下抛的补偿电流,补偿带隙电压的上抛温度特性。分段电流选择电路由4个PMOS夸导管组成,结构非常简单,其产生补偿电流的思想为:通过调节正、负温度系数电压交越点和PMOS夸导管的宽长比,可以调整优化补偿电流温度曲线谷底两侧斜率和底部曲线弧度,产生与带隙电压上抛曲线很匹配的补偿曲线。其中,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包括:PMOS管MP1、MP2、MP6、MP7、MP12,NMOS管MN1、MN2、MN3、MN4、MN5、MN6,三极管Q1、Q2,电阻R1、R2、R3;其中:MP1、MP2、MP3的源极与电源相连,MP1、MP2、MP3的栅极与MP6的漏极相连,MP2漏极与MP7源极相连,MP1漏极与MP6源极相连,MP7、MP6、MP12的栅极接到一起并连接到MP12的漏极以及MN6的漏极;MP12的源极与电源相连;MP1、MP2、MP3形成电流镜像电路,MP6与MP1串联,MP7与MP2串联;MN1、MN2、MN3的栅极接到一起并与MN2的漏极相连,MN2的源极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MN1的漏极接到三极管Q2的集电极;MN3的源极接到基准电压输出VREF并接到Q1和Q2的基极,以及MN5的漏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到R1的负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到R1的正端;R2的正端接到Q1的发射极与R1的负端,R3的正端与R2的负端相连,并接到温度补偿电流输出ICOMP,R3的负端接到地;MN4、MN5、MN6的源极接地,MN4、MN5、MN6的栅极接到一起并接到MN4的漏极形成镜像电流源。其中,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包括:PMOS管MP5、MP8、MP9、MP13,三极管Q3、Q4,电阻R4、R5组成;其中:MP5的源极与电源相连,MP5的栅极与MP1的栅极相连;MP5的漏极与MP8的源极相连;MP8的漏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均相连;MP8、MP9的栅极均与MP12的栅极相连;MP8与MP5串联;MP13的源极与接地,MP13的漏极与MP9的源极相连,MP13的栅极与MP9的漏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源极、R5的正端均连接;R5的负端与R4的正端相连,R4的负端接地。其中,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包括:PMOS管MP4、MP14、MP10、MP11和分段电流选择电路5,其中:MP4源极与电源连接,MP4栅极接到MP1栅极,MP4漏极接到MP10源极;MP14源极与电源连接,MP14栅极与MP13栅极连接,MP14漏极与MP11源极连接;MP10、MP11栅极均与MP12栅极连接;MP10和MP11的漏极分别接到分段电流选择电路5的正温度系数电流输入端IPTAT和负温度系数电流输入端INTAT;分段电流选择电路5的正温度系数电压输入端VPTAT接到R2的正端,负温度系数电压输入端VNTAT接到R4的正端;分段电流选择电路5的补偿电流输出端ICOMP接到R3的正端。其中,启动电路包括:PMOS管MP15,NMOS管MN7、MN8;MP15源极与电源连接,MP15栅极和漏极接一起后与MN8栅极和MN7漏极均连接;MN8漏极接电源,MN8源极与MN1栅极、MN2栅极、MN3栅极均连接;MN7源极接地,MN7栅极接到MN4栅极。其中,分段电流选择电路5包括:PMOS管MP16、MP17、MP18、MP19;MP16源极和MP17源极均接到负温度系数电流源INTAT,MP18源极和MP19源极均接到正温度系数电流源IPTAT;MP16栅极和MP19栅极均接到正温度系数电压输入端VPTAT;MP17栅极和MP18栅极均接到负温度系数电压输入端VNTAT;MP16漏极和MP18漏极均接地,MP17漏极和MP19漏极均接到补偿电流输出ICOMP。其中:其中,IQ1为Q1中流过的电流,N为常数8或10或16,VbeQ1为三极管Q1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差,K为波耳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q为电子电荷,VPTAT为正温度系数电压,Vref为一阶带隙基准电压。其中:其中,IR4、IR5、IQ4、IMP13分别为R4、R5、Q4、MP13中流过的电流,VbeQ3为三极管Q3的基极发射极电压差。其中:其中,INTAT为负温度系数电流,IPTAT正温度系数电流,IMP14为MP14流过电流,IMP1为MP1流过电流。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高阶温度补偿的基准源,利用一对正、负温度系数电流和分段电流选择电路,产生V型下抛的补偿电流,补偿带隙电压的上抛温度特性。分段电流选择电路由4个PMOS夸导管组成,结构非常简单,其产生补偿电流的思想为:通过调节正、负温度系数电压交越点和PMOS夸导管的宽长比,可以调整优化补偿电流温度曲线谷底两侧斜率和底部曲线弧度,产生与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温漂基准源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漂基准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漂基准源电路包括: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启动电路4,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中设有分段电流选择电路5,其中,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与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和启动电路4均相连,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与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和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均相连;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用于产生一阶带隙电压并与高阶补偿电压相加,产生带隙电压,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同时为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提供正温度系数电流和正温度系数参考电压;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用于产生负温度系数电流,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同时为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提供负温度系数参考电压;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用于产生补偿电流,补偿电流流经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中的电阻,产生高阶补偿电压;启动电路4用于使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分段电流选择电路5用于根据不同温度选择正温度系数电流或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V型补偿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漂基准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漂基准源电路包括: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启动电路4,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中设有分段电流选择电路5,其中,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与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和启动电路4均相连,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与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和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均相连;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用于产生一阶带隙电压并与高阶补偿电压相加,产生带隙电压,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同时为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提供正温度系数电流和正温度系数参考电压;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用于产生负温度系数电流,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同时为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提供负温度系数参考电压;补偿电流产生电路3用于产生补偿电流,补偿电流流经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中的电阻,产生高阶补偿电压;启动电路4用于使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分段电流选择电路5用于根据不同温度选择正温度系数电流或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V型补偿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漂基准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带隙电压产生核心电路1包括:PMOS管MP1、MP2、MP6、MP7、MP12,NMOS管MN1、MN2、MN3、MN4、MN5、MN6,三极管Q1、Q2,电阻R1、R2、R3;其中:MP1、MP2、MP3的源极与电源相连,MP1、MP2、MP3的栅极与MP6的漏极相连,MP2漏极与MP7源极相连,MP1漏极与MP6源极相连,MP7、MP6、MP12的栅极接到一起并连接到MP12的漏极以及MN6的漏极;MP12的源极与电源相连;MP1栅极、MP2栅极、MP3栅极相连;MP6与MP1串联,MP7与MP2串联;MN1、MN2、MN3的栅极接到一起并与MN2的漏极相连,MN2的源极接到三极管Q1的集电极,MN1的漏极接到三极管Q2的集电极;MN3的源极接到基准电压输出VREF并接到Q1和Q2的基极,以及MN5的漏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到R1的负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到R1的正端;R2的正端接到Q1的发射极与R1的负端,R3的正端与R2的负端相连,并接到温度补偿电流输出ICOMP,R3的负端接到地;MN4、MN5、MN6的源极接地,MN4、MN5、MN6的栅极接到一起并接到MN4的漏极形成镜像电流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漂基准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2包括:PMOS管MP5、MP8、MP9、MP13,三极管Q3、Q4,电阻R4、R5组成;其中:MP5的源极与电源相连,MP5的栅极与MP1的栅极相连;MP5的漏极与MP8的源极相连;MP8的漏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均相连;MP8、MP9的栅极均与MP12的栅极相连;MP8与MP5串联;MP13的源极与接地,MP13的漏极与MP9的源极相连,MP13的栅极与MP9的漏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与三极管Q4的源极、R5的正端均连接;R5的负端与R4的正端相连,R4的负端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永启罗膺王龙峰张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纳杰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