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岛礁基础施工平台的行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235907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8 17:50
一种岛礁基础施工平台的行走系统,包括平台主体、行走撑杆和行走装置,所述行走撑杆通过径向限位装置穿过平台主体伸向海底,所述行走撑杆的上端设置在平台主体的上方,下端与行走装置连接并且所述行走撑杆的下端沉入水下使得行走装置与海底接触,所述行走装置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行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保证定位的快速精确的岛礁基础施工平台的行走系统。

Walking system of island reef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platform

Walking system for reefs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platform, including platform body, walking pole and walking device, the walking pole through the radial limit device through the main part of the platform to the sea, walking above the bar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part of the platform,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walking devic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walking pole into the water making walking device and bottom contact, the walking device driven by walking through the pow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the construction time is saved, and the positioning system of the reef base construction platform is fast and accu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岛礁基础施工平台的行走系统,特别是水上桩基础施工机械领域的施工平台行走系统。
技术介绍
在海洋珊瑚礁盘上建设永久性的建筑物的关键是如何高效可靠完成地基基础的施工建设和如何在保证高效的同时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而现在扩礁建岛都是采用吹沙填礁建岛的方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大大破坏了珊瑚礁盘,给珊瑚礁盘造成了不可恢复的损失。而且采用这种方式形成的礁岛,由于是单纯的依靠珊瑚礁和沙子填成的陆地,在遭遇海浪和海风侵蚀,很容易被毁坏,因此需要在填海区周边制作围堰,防止海浪侵蚀,而且围堰上需要附加混凝土和沙石构成的隔离层,阻隔沙袋与海水的接触,同时,在最外围,还需要布设混凝土件,阻挡海浪,因此采用这样的方式建成的岛屿,需要大量的沙土来填充,不仅成本高、耗时耗力,而且给生态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制作高桩承台无疑是一种同时解决水下礁盘基础与凸出海面平台的好方案。而现在岛礁上的施工平台采用通过桩机先在珊瑚礁盘上打桩后再布设桩的方式建设平台,但是由于打桩机在施工时需要定位,现有施工平台采用“两瓣型机绑船”形式,定位孔设置在两瓣型机绑船之间,成桩后桩高出水面且桩正好在两瓣形的连接处,必须分开船体才能移位到下一桩位,而现有的施工平台是非自航式,移位需要利用大型船舶拖或推来就位,这种移位方式耗时且操作麻烦,另外现有的施工平台工作时是浮于水面上,平台的稳定靠支腿穿过平台压于海底。由于支腿没有固定在平台上,可在平台内上下滑动,海水的潮汐会引起施工平台的上下浮动,如果海浪较大,还可能会推动平台横向移动,对成桩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保证定位的快速精确的岛礁基础施工平台的行走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岛礁基础施工平台的行走系统,包括平台主体、行走撑杆和行走装置,所述行走撑杆通过径向限位装置穿过平台主体伸向海底,所述行走撑杆的上端设置在平台主体的上方,下端与行走装置连接并且所述行走撑杆的下端沉入水下使得行走装置与海底接触,所述行走装置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行走。所述行走撑杆的下端通过缓冲装置与行走装置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在行走撑杆的下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铰轴与所述行走装置铰接。所述弹簧为钢弹簧、空气弹簧或橡胶弹簧。所述平台主体上还安装有转向装置,所述行走撑杆通过转向装置带动行走撑杆沿轴向旋转。所述行走装置为行走轮或履带。所述平台主体上设有固定在平台主体上并且将平台主体支撑于水面之上的多个支腿。所述支腿为伸缩支腿。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解决了以下问题:通过行走机构的行走轮在海底行走,实现施工平台自动移位及定位,由于施工平台在成桩后,需要去下一个桩位定位,而相邻桩位间隔距离较短,如果用拖船或螺旋桨驱动,由于开启惯性太大,造成一次性移动距离大,因此往往需要来回多次才能实现定位,而采用行走轮,利用摩擦力来行走,可以实现短距离的位移,通过转向装置实现多方位移动,利用行走撑杆的自重实现行走轮与海底的自适应,保证行走轮与海底保持接触,利用行走轮的正反转实现刹车或回退,从而保证定位的快速与精确,特别是通过缓冲装置的弹簧和铰轴实现行走装置翻越海底礁盘陡坡,从而大大提高行走机构的适应性。综上所述,本技术是一种性能可靠,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的海上桩基础施工平台的行走系统,利用该行走系统能前移至孔位完成一次性对准多个桩孔,桩完成后,后移便可以离开,操作简单方便,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保证了成桩质量,该平台与平台上搭载各种设备组成水下礁盘高桩综合作业系统,能方便高效的进行桩基础施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a)是本技术在正常行走时的状态图。图3(b)是本技术在海底礁盘有陡坡时的状态图。图3(c)是本技术在通过陡坡地形后的状态图。图4(a)是本技术移近桩位的状态图。图4(b)是本技术完成对桩的状态图。图中:1、平台主体;2、支腿;3、行走撑杆;4、转向装置;5、弹簧;6、铰轴;7、行走轮;8、马达;9、施工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与图2,岛礁基础施工平台的行走系统包括平台主体1,支腿2,行走撑杆3,转向装置4,弹簧5,铰轴6,行走轮7,马达8,施工开口9。参考图3(a)所示,该图为本为技术的行走方式。平台主体1浮于水面之上,需要移位到指定位置,先需操作支腿2全部往上收回离开礁石。参考图3步骤1所示,行走撑杆3上的行走轮7接触海底,位于行走撑杆3底部的马达8驱动行走轮7旋转,行走轮7与海底产生摩擦力通过行走撑杆3推动施工平台移动。当需要施工平台转向移位时,启动位于平台主体1的转向装置4,使行走撑杆3转动,行走轮7也转动了角度,使平台主体1转向移动。参考图3(b)所示,当遇到海底礁盘有陡坡时,行走轮7沿着陡坡往上爬,同时行走撑杆3也在平台主体1中向上滑动。陡坡的阻力会使撑杆3在铰轴6处产生弯曲,减少行走轮7的阻力,保护了行走装置。参考图3(c)所示,行走轮7通过陡坡地形后,行走撑杆3在平台主体1中向下滑动,由于行走阻力减少,在弹簧5的作用下,行走撑杆3自动回正。按上述行走方式使施工平台到达指定的位置。参考图4所示,施工平台需要一次性对准多个指定位置的桩位。参考图4(a)所示,利用施工平台自带的行走功能,使施工开口9慢慢对准桩位并移近。参考图4(b)所示,当施工平台上的多个施工开口9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时完成对桩。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岛礁基础施工平台的行走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岛礁基础施工平台的行走系统,包括平台主体(1)、行走撑杆(3)和行走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撑杆(3)通过径向限位装置穿过平台主体(1)伸向海底,所述行走撑杆(3)的上端设置在平台主体(1)的上方,下端与行走装置(7)连接并且所述行走撑杆(3)的下端沉入水下,所述行走撑杆(3)利用自重使得行走装置(7)与海底接触,所述行走装置(7)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行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岛礁基础施工平台的行走系统,包括平台主体(1)、行走撑杆(3)和行走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撑杆(3)通过径向限位装置穿过平台主体(1)伸向海底,所述行走撑杆(3)的上端设置在平台主体(1)的上方,下端与行走装置(7)连接并且所述行走撑杆(3)的下端沉入水下,所述行走撑杆(3)利用自重使得行走装置(7)与海底接触,所述行走装置(7)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行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岛礁基础施工平台的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撑杆的下端通过缓冲装置与行走装置(7)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一端安装在行走撑杆(3)的下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铰轴(6)与所述行走装置(7)铰接。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清华熊明强单葆岩凡知秀丁曲
申请(专利权)人: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