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经由减震装置,使发动机和变速器相互联接的动力系的车辆的控制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控制发动机的转速或操作点的系统。
技术介绍
为通过抑制传送到驱动轮的转矩的波动,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度或降低噪声的目的,减震装置布置在发动机的输出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3-113348(JP2013-113348A)描述了具有下述构造的扭转减振装置。在发动机的输出轴和变矩器之间,布置弹簧减震器,并且摆式减震器连接到弹簧减震器的输出侧(从动侧)构件。在JP2013-113348A所述的系统中,因为摆式减震器联接到弹簧减震器的从动侧构件,扭转减振装置的整体减振特性可以取决于施加到摆式减震器上的惯性质量而改变。即,摆式减震器包括作为惯性质量体的振动子(或滚动元件);然而,联接到摆式减震器的旋转构件的质量充当惯性质量体,取决于将旋转构件联接到摆式减震器的方式。通常,不聚焦在这种摆式减震器或动态减振器的特性上,不能有效地利用包括弹簧减震器和摆式减震器的扭转减振装置的整体减震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在发动机的低转速范围中,提高减振特性并且还提高燃料消耗和动力性能的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系统。在车辆中,包括能连续改变速度比的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单元经由包括锁止离合器的液力联轴节联接到发动机,在变速单元和锁止离合器之间提供弹簧减震器,在变速单元中提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控制系统,在所述车辆中,包括能连续改变速度比的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单元经由包括锁止离合器的液力联轴节联接到发动机,在所述变速单元和所述锁止离合器之间提供弹簧减震器,在所述变速单元中提供动态减震器,所述动态减震器包括基座部和相对于所述基座部振荡的质量体,所述基座部联接到所述变速单元,使得所述变速单元的惯性力矩被包括在所述基座部的惯性力矩中,所述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由输出转矩和输出转速确定的所述发动机的操作点,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得由在所述变速单元中设定的速度比确定的速度比等效值,以及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来控制所述发动机:设定所述发动机的操作点,使得在所述锁止离合器被接合并且所述速度比等效值大的情况下的所述操作点,在对于预定输出转矩的所述输出转速方面,低于在所述锁止离合器被接合并且所述速度比等效值小于所述大的速度比等效值的情况下的所述操作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1.07 JP 2014-227398;2015.09.24 JP 2015-186861.一种车辆的控制系统,在所述车辆中,包括能连续改变速度比
的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单元经由包括锁止离合器的液力联轴节联接到发
动机,在所述变速单元和所述锁止离合器之间提供弹簧减震器,在所
述变速单元中提供动态减震器,所述动态减震器包括基座部和相对于
所述基座部振荡的质量体,所述基座部联接到所述变速单元,使得所
述变速单元的惯性力矩被包括在所述基座部的惯性力矩中,所述控制
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由输出转矩和输出转速确定的
所述发动机的操作点,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得由在所述变速单元中设定的速度比确定
的速度比等效值,以及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来控制所述发动机:设定所述
发动机的操作点,使得在所述锁止离合器被接合并且所述速度比等效
值大的情况下的所述操作点,在对于预定输出转矩的所述输出转速方
面,低于在所述锁止离合器被接合并且所述速度比等效值小于所述大
的速度比等效值的情况下的所述操作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包括至少两个操作线,即,第一操作线和第
二操作线,作为用于控制所述发动机的操作点的操作线,
所述第二操作线在对于所述预定输出转矩的所述输出转速方面低
于所述第一操作线,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锁止离合器被接合并且所述速度比等
效值超出预定值时,在所述第二操作线上的操作点处操作所述发动机,
并且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当所述锁止离合器被接合并且所述速度比等
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值时,在所述第一操作线上的操作点处操作
所述发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线和所述第二操作线中的每一个由最佳燃料消耗线
和低转矩操作线构成,所述最佳燃料消耗线连接预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野浩之,宫原悠,铃木裕二,近藤宏纪,关口匡史,塚野聪弘,本多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