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行程吸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39298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行程吸能装置,包括两个端部封套,及设置在两个端部封套之间的多个轴向排列的吸能块;相邻的吸能块之间通过导向套连接;所述导向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吸能块的导向套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多级较小轴向尺寸的吸能块组装成为具有大行程的吸能装置,不仅提高吸能能力,还避免了大行程吸能块压缩易失稳问题。同时,由于吸能块级间设置导向套,可对吸能块周向产生约束以使吸能块变形可控,并根据吸能块尺寸及吸能需求对导向套进行轻量化最优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缓冲吸能装置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大行程吸能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蜂窝由于其轻质、高强、比吸能高、变形可控等优点,作为理想的缓冲吸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金属蜂窝吸能块具有优异的轴向承载能力。当承受轴向冲击载荷时,金属蜂窝发生沿轴向的屈曲弹塑性变形,将冲击能转化为金属材料的弹塑性变形能,从而达到缓冲吸能的目的。金属蜂窝吸能块的吸能能力与金属蜂窝吸能块的强度、截面面积及有效压缩行程有关。在承载强度确定时,其吸能能力与承载截面面积、有效压缩行程成正比,承载截面面积越大、有效压缩行程越大,其吸能能力越大。当承载截面面积受限时,为满足吸能要求,只能增大蜂窝有效压缩行程,进而使蜂窝轴向尺寸增大。当金属蜂窝轴向长度与承载截面短边长度之比过大时,会导致金属蜂窝被压缩时会产生失稳现象,吸能能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效。现有大行程金属蜂窝吸能装置的组合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将多级金属蜂窝吸能块沿蜂窝轴向排列,并用隔板将相邻两级蜂窝隔离开,在蜂窝吸能块轴线处及隔板轴线处加工通孔,在其中安装筒形结构的导杆。此种结构破坏了单级蜂窝吸能块的完整性(需在蜂窝吸能块轴线处加工通孔),势必会降低蜂窝吸能块的吸能能力。此外隔板无法对蜂窝吸能块周向产生约束,当冲击速度过大时,依然无法解决蜂窝压缩失稳问题。第二种是将多级金属蜂窝吸能块沿蜂窝轴向排列,并用活动隔板将相邻两级蜂窝隔离开。此活动隔板沿蜂窝吸能块轴向对其包覆一定长度,可对蜂窝吸能块周向产生约束。在该蜂窝吸能装置侧边装有导轨,在蜂窝被压缩时,活动隔板可沿导轨滑动。此种结构具有较大的吸能能力,且蜂窝吸能块压缩变形可控,但由于导轨的存在,整个蜂窝吸能装置重量较大,不利于轻量化设计。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行程吸能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多级金属蜂窝吸能块沿蜂窝轴向排列,并用隔板将相邻两级蜂窝隔离开时,要么是在蜂窝吸能块轴线处及隔板轴线处加工通孔破坏单级蜂窝吸能块的完整性,导致蜂窝吸能块的吸能能力降低且当冲击速度过大时蜂窝压缩易失稳,要么在蜂窝吸能装置侧边装有导轨导致整个蜂窝吸能装置重量较大,不利于轻量化设计的缺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行程吸能装置,其中,包括两个端部封套,及设置在两个端部封套之间的多个轴向排列的吸能块;相邻的吸能块之间通过导向套连接;所述导向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吸能块的导向套凹槽。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其中,所述端部封套包括封套顶部,及位于所述封套顶部同一侧的封套外缘。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其中,所述封套顶部及所述封套外缘一体成型,且所述封套外缘与所述封套顶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吸能块的封套凹槽。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其中,所述封套外缘上设置有多个封套凸起。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其中,所述封套外缘上设置有6个封套凸起。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套包括导向套顶部,及以所述导向套顶部为对称面的导向套外缘。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套顶部与所述导向套外缘一体成型,所述导向套顶部与其左侧的导向套外缘形成左侧导向套凹槽,且所述导向套顶部与其右侧的导向套外缘形成右侧导向套凹槽。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套外缘上设置有多个导向套凸起。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其中,所述导向套外缘上设置有6个导向套凸起。本技术所提供的大行程吸能装置,包括两个端部封套,及设置在两个端部封套之间的多个轴向排列的吸能块;相邻的吸能块之间通过导向套连接;所述导向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吸能块的导向套凹槽。本技术中将多级较小轴向尺寸的吸能块组装成为具有大行程的吸能装置,不仅提高吸能能力,还避免了大行程吸能块压缩易失稳问题。同时,由于吸能块级间设置导向套,可对吸能块周向产生约束以使吸能块变形可控,并根据吸能块尺寸及吸能需求对导向套进行轻量化最优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中端部封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中导向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中导向套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在吸能被压缩时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N级串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行程吸能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大行程吸能装置包括两个端部封套100,及设置在两个端部封套之间的多个轴向排列的吸能块200;相邻的吸能块200之间通过导向套300连接;所述导向套30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吸能块200的导向套凹槽。当其吸能被压缩时,如图6所示。具体实施时,所述吸能块200为金属蜂窝吸能块。金属蜂窝吸能块是由大小规则有序的正六边形堆叠而成,成型方式有成形法和拉伸法两种。通过试验测试,该金属蜂窝吸能块具有高强度、高一致性,是吸收冲击能量的核心部件。通过改变α(α为蜂窝块截面对角线与蜂窝孔格壁厚为2t的边长的法线的夹角)的大小可改变蜂窝的安装方式。金属蜂窝吸能块在导向套300中安装方式不同,其压缩特性也不同。所述吸能块200的自身结构不限于正六边形的孔格形状,各级吸能块的孔格形状及孔格尺寸可不相同;不限于特定的金属材料;不限于截面形状及截面面积;不限于蜂窝结构,也可以是泡沫金属;不限于金属蜂窝吸能块的轴向长度,即各级吸能块轴向长度不必全相等;其与端部封套及导向套的安装方式也不限定。在装配时,将第一级吸能块的一端安装至左侧的端部封套100,再将第一级吸能块的另一端安装至第一级导向套左侧的导向套凹槽,之后再将第二级吸能块的一端安装在第一级导向套右侧的导向套凹槽,如此重复安装N级吸能块,最后将第N级吸能块的一端安装至端部封套100中。将N级吸能块组装好时,其如图7所示。这样,将多级较小轴向尺寸的吸能块组装成为具有大行程的大行程吸能装置,不仅提高吸能能力,还避免了大行程吸能块压缩易失稳问题。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4,其中图4为本技术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中端部封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端部封套100包括封套顶部110,及位于所述封套顶部110同一侧的封套外缘120。所述封套顶部110及所述封套外缘120一体成型,且所述封套外缘120与所述封套顶部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大行程吸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行程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部封套,及设置在两个端部封套之间的多个轴向排列的吸能块;相邻的吸能块之间通过导向套连接;所述导向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吸能块的导向套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行程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部封套,及设置在两个端部封套之间的多个轴向排列的吸能块;相邻的吸能块之间通过导向套连接;所述导向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吸能块的导向套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封套包括封套顶部,及位于所述封套顶部同一侧的封套外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套顶部及所述封套外缘一体成型,且所述封套外缘与所述封套顶部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吸能块的封套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大行程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套外缘上设置有多个封套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大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昌杰于文泽黄科黄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