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万洪专利>正文

一种夹片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66000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夹片的生产工艺,包括下料、去毛刺、加热、预锻、成形、整形、冷却、抛丸等步骤,通过凸模与凸模套先配合定心后一起进入凹模先穿孔再整形,防止产品偏心,高度经调整后能定死,保证整形后工件达到工艺要求,整形后凸模带着工件上升,到设定位置后凸模和凸模套分离卸料完成,取出工件,同时通过自动冷却系统对模具进行冷却,模具零件实现快速更换,相对于目前的工艺,采用模具锻造的方式加工成锚具工作夹片的通孔,节约了原材料的使用量,根据工作夹片通孔的体积和工作夹片的总体积的关系可以得知,相比目前的工艺,能够节约原材料的用量,减少机加工工序,达到降低成本20%左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锻造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夹片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预应力锚具技术的发展,夹片锚在预应力锚具工程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用量急剧增加,而夹片锚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时锚具夹片。锚具夹片用于在锚固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应力钢筋时夹持预应力筋,他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桥梁道路高层建筑等建筑施工中。目前各预应力生产厂家生产锚具夹片的传统工艺是采用圆棒料,然后进行车端面、车外圆孔、钻孔、精车内孔、加工内孔锥度、攻内螺纹、车外锥度、剖切、热处理和喷砂等工序。热处理后的喷砂处理过程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力小,导致工作效率低,处理后的工件表面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片的生产工艺及成形模具,达到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量,减少机加工工序,降低成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夹片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下料:利用锯床下料;(B)去毛刺:利用研磨机对步骤(A)的坯料去毛刺,将毛坯上毛刺、油污、锈斑和污垢去除,当坯料清洁干净后,将坯料按照不同炉号分开;(C)加热:将步骤(B)的干净坯料放置中频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100±20℃;(D)预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夹片的生产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下料:利用锯床下料;(B)去毛刺:利用研磨机对步骤(A)的坯料去毛刺,将毛坯上毛刺、油污、锈斑和污垢去除,当坯料清洁干净后,将坯料按照不同炉号分开;(C)加热:将步骤(B)的干净坯料放置中频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100±20℃;(D)预锻:使用100吨冲床,对步骤(C)的热工件进行正挤压闭式锻造;(E)成形:使用100吨冲床,对步骤(D)得到的锻件进行反挤压闭式锻造:(F)整形:使用100吨冲床,对步骤(E)得到的锻件进行正挤压闭式锻造;(G)冷却:将步骤(F)得到的锻件放置于滑料槽中冷却至600℃后,将锻件钩入料箱中堆冷;(H)抛丸:用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下料:利用锯床下料;(B)去毛刺:利用研磨机对步骤(A)的坯料去毛刺,将毛坯上毛刺、油污、锈斑和污垢去除,当坯料清洁干净后,将坯料按照不同炉号分开;(C)加热:将步骤(B)的干净坯料放置中频加热炉加热,加热温度为1100±20℃;(D)预锻:使用100吨冲床,对步骤(C)的热工件进行正挤压闭式锻造;(E)成形:使用100吨冲床,对步骤(D)得到的锻件进行反挤压闭式锻造:(F)整形:使用100吨冲床,对步骤(E)得到的锻件进行正挤压闭式锻造;(G)冷却:将步骤(F)得到的锻件放置于滑料槽中冷却至600℃后,将锻件钩入料箱中堆冷;(H)抛丸:用抛丸机将步骤(G)得到的工件氧化皮完全去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需要在5S内完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D1)将模具正确安装,检查凸模、凹模是否对正、闭合高度是否正确,凸模套进入凹模20mm后依据产品高度微调,(D2)打开循环冷却水,依据模具温度调节凹模循环冷却水的流量,让冷却水能进入凹模内,冷却水进入凹模的流量为1~5ml/s;(D3)开机,先空运行两次,检查冲床是否正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洪
申请(专利权)人:刘万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