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4472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7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该行星齿轮系可以包括:输入轴,其接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轴,其输出改变的扭矩;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第四行星齿轮组;第一旋转轴,其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第二旋转轴;第三旋转轴;第四旋转轴,其选择性连接至所述第三旋转轴;第五旋转轴,其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并且选择性连接至所述第三旋转轴;第六旋转轴;第七旋转轴,其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六旋转轴或选择性地连接变速器壳体;以及第八旋转轴,其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出轴,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六旋转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4年12月1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4-0177365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通过使用最少量的组成元件来实现十个前进速度挡位,从而提高了动力传递性能并降低了燃料消耗。
技术介绍
近年来,油价的上涨迫使汽车制造商进入到提高燃油效率的无休止竞争中。其结果是,就发动机而言,人们进行了通过缩减尺寸来降低重量并提高燃料效率的研究;就自动变速器而言,人们进行了利用多个速度挡位来同时确保可操作性与燃料效率的竞争力的研究。然而,在自动变速器中,随着挡位数量的增加,其内部构件的数量也会增加,结果是,将变速器安装于车辆中时的工作效率以及动力传递效率将会变差,并且制造成本和车辆的重量也会增加。因此,为了利用多挡位来增加燃油效率提升的效果,对于能够利用若干的构件来产生最大化效率的行星齿轮系的研制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近年来,已经趋向于应用八速和九速的自动变速器,并且对于能够实现更多挡位的行星齿轮系的研究和开发也在积极地进行着。公开于本专利技术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车辆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其能够利用最少量的组成部件来实现十个前进速度挡位和一个倒车速度挡位,从而提高动力传递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并且能够利用设置在低发动机转速下的运行点来改善安静的行驶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可以包括:输入轴,其接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轴,其输出改变的扭矩;第一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以及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以及第三内齿圈;第四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以及第四内齿圈;第一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二内齿圈以及所述第三行星架,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第二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一行星架和所述第四内齿圈;第三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一内齿圈;第四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二太阳轮,并且选择性连接至所述第三旋转轴;第五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二行星架和所述第三内齿圈,所述第五旋转轴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入轴,并且选择性连接至所述第三旋转轴;第六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三太阳轮;第七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四太阳轮,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六旋转轴或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以及第八旋转轴,其包括所述第四行星架,所述第八旋转轴直接地连接至所述输出轴,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六旋转轴。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中的每个行星齿轮组可以是单小齿轮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轮组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可以从发动机侧顺序地布置。所述行星齿轮系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离合器,其插置在所述第三旋转轴与所述第五旋转轴之间;第二离合器,其插置在所述第六旋转轴与所述第八旋转轴之间;第三离合器,其插置在所述第六旋转轴与所述第七旋转轴之间;第四离合器,其插置在所述第三旋转轴与所述第四旋转轴之间;第一制动器,其插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与变速器壳体之间;以及第二制动器,其插置在所述第七旋转轴与变速器壳体之间。第一前进速度挡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器的操作来实现,第二前进速度挡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的操作来实现,第三前进速度挡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操作来实现,第四前进速度挡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操作来实现,第五前进速度挡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操作来实现,第六前进速度挡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操作来实现,第七前进速度挡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四离合器的操作来实现,第八前进速度挡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操作来实现,第九前进速度挡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器的操作来实现,第十前进速度挡位可以通过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的操作来实现,倒车速度挡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器的操作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可以包括:输入轴,其接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轴,其输出改变的扭矩;第一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以及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以及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以及第三内齿圈;第四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以及第四内齿圈;其中,所述输入轴可以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输出轴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四行星架,所述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二内齿圈以及所述第三行星架可以彼此直接地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可以直接连接至所述第三内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可以直接连接至所述第四内齿圈,所述第一内齿圈可以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三太阳轮可以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四行星架,所述第三太阳轮可以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四太阳轮,所述第一内齿圈可以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三行星架可以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所述第四太阳轮可以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所述行星齿轮系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离合器,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内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架;第二离合器,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与所述第四行星架;第三离合器,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与所述第四太阳轮;第四离合器,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内齿圈与所述第二太阳轮;第一制动器,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架与变速器壳体;以及第二制动器,其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四太阳轮与变速器壳体。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将四个行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包括:输入轴,其接收发动机的扭矩;输出轴,其输出改变的扭矩;第一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内齿圈;第二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内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内齿圈;第四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和第四内齿圈;第一旋转轴,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二内齿圈以及第三行星架,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第二旋转轴,其包括第一行星架和第四内齿圈;第三旋转轴,其包括第一内齿圈;第四旋转轴,其包括第二太阳轮,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三旋转轴;第五旋转轴,其包括第二行星架和第三内齿圈,该第五旋转轴直接地连接至输入轴,并且选择性连接至第三旋转轴;第六旋转轴,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七旋转轴,其包括第四太阳轮,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第六旋转轴或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以及第八旋转轴,其包括第四行星架,该第八旋转轴直接地连接至输出轴,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第六旋转轴。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2.10 KR 10-2014-01773651.一种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包括:
输入轴,其接收发动机的扭矩;
输出轴,其输出改变的扭矩;
第一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内齿圈;
第二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内齿圈;
第三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和第三内齿圈;
第四行星齿轮组,其包括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和第四内齿圈;
第一旋转轴,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二内齿圈以及第三行星架,
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
第二旋转轴,其包括第一行星架和第四内齿圈;
第三旋转轴,其包括第一内齿圈;
第四旋转轴,其包括第二太阳轮,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第三旋转
轴;
第五旋转轴,其包括第二行星架和第三内齿圈,该第五旋转轴直
接地连接至输入轴,并且选择性连接至第三旋转轴;
第六旋转轴,其包括第三太阳轮;
第七旋转轴,其包括第四太阳轮,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第六旋转
轴或选择性地连接至变速器壳体;以及
第八旋转轴,其包括第四行星架,该第八旋转轴直接地连接至输
出轴,并且选择性地连接至第六旋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
轮组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中的每个行星齿轮组为单小齿轮行星齿
轮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三行星齿
轮组以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组从发动机侧顺序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进一步包括:
第一离合器,其插置在所述第三旋转轴与所述第五旋转轴之间;
第二离合器,其插置在所述第六旋转轴与所述第八旋转轴之间;
第三离合器,其插置在所述第六旋转轴与所述第七旋转轴之间;
第四离合器,其插置在所述第三旋转轴与所述第四旋转轴之间;
第一制动器,其插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与变速器壳体之间;以及
第二制动器,其插置在所述第七旋转轴与变速器壳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其中:第一前进速度挡位通过操作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
以及所述第一制动器来实现;
第二前进速度挡位通过操作所述第一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
器、所述第二制动器来实现;
第三前进速度挡位通过操作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
及所述第二制动器来实现;
第四前进速度挡位通过操作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二离合器以
及所述第二制动器的来实现;
第五前进速度挡位通过操作所述第一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以
及所述第二制动器来实现;
第六前进速度挡位通过操作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以
及所述第二制动器来实现;
第七前进速度挡位通过操作所述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以
及所述第四离合器来实现;
第八前进速度挡位通过操作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以
及所述第二制动器来实现;
第九前进速度挡位通过操作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四离合器以
及所述第一制动器来实现;
第十前进速度挡位通过操作所述第四离合器以及所述第一制动
器、所述第二制动器来实现;以及
倒车挡位通过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源珉鞠再昌卢明勋池晟旭徐罡寿黄圣旭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